苹果创新引擎减速?2027 年能翻盘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4:10 1

摘要: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朋友盯着刚买的 iPhone 16 说:“这手机和去年的 iPhone 15 长得差不多啊?”。确实,这两年的 iPhone,除了新颜色,老用户都得凑近看摄像头排列才敢确认型号。

文 | 路边同学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朋友盯着刚买的 iPhone 16 说:“这手机和去年的 iPhone 15 长得差不多啊?”。确实,这两年的 iPhone,除了新颜色,老用户都得凑近看摄像头排列才敢确认型号。

这不是个例。最近爆料大牛马克·古尔曼也公开表示:“苹果的创新引擎正在减速”。从 iPhone 到 Apple Watch,从 Mac 到 Vision Pro,近年产品多是小步迭代,鲜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性创新。

是新意不足?
还是审美疲劳?

从 2017 年 iPhone X 的刘海屏算起,苹果的全面屏设计已经用了 8 年!期间只有 2020 年 iPhone 12 把圆角边改成直角边,算是大点的改动。这两年的 iPhone 15、16 和前几代差不多,除了新颜色。

Apple Watch 的问题更扎心。过去两年,苹果基本靠换块芯片就当新品卖,这被行业戏称芯片迁移式更新。IDC 数据显示:2024 年 Apple Watch 销量从 2022 年的 4300 万骤降到 3400 万,收入暴跌 14%,市场份额只剩 22.5%。研究经理 Jitesh Ubrani 直言:“苹果做的东西很好,但手表这边太缺乏新意了。”

唯一能算新类别的 Vision Pro,却成了华而不实创新的典型。2.5 万元的高价、笨重的机身、匮乏的空间内容,让它成了工程师的杰作,消费者的负担。现在苹果又对标 Meta 的 Ray-Ban,转向 2027 年推出的智能眼镜。

创新放缓,销量 “连坐”

创新乏力直接反映在产品的销售数据上,iPhone 销量连续两年停滞,Apple Watch 暴跌 14%,是近五年最惨的下滑。“这代和上代长得一样”的用户审美疲劳比数据更可怕,从心理学上来说,用户买新手机多少想有点升级的仪式感。

创新者的窘境
路径依赖和创新惯性,让苹果难回创业状态

苹果为啥变慢了?业内分析指出,可能是 "大公司病" 犯了。

1. 决策流程长,创新不足。乔布斯时代,苹果总说自己 “像全球最大的创业公司” —— 决策快、试错成本低。但库克接任后,管理层级变多,决策链条变长,创新的冲劲被磨平了。

2. 开发流程变迟钝。这两年 iOS 更新 bug 变多(比如后台杀应用、连接不稳定),AI 版 Siri 也被吐槽 "像人工智障"—— 这些都在暗示:苹果的开发流程可能变迟钝了。

3. 从每年新设计到 “八年一循环”。乔布斯时期,iPhone 几乎每代都有大设计(比如 4 代的玻璃机身、5 代的金属中框)。但从 iPhone 6 开始,苹果进入小改款时代。iPhone 6 的设计用了两代,X 代设计用了 8 年(2017-2025)。这种设计吃老本的策略,现在终于反噬了

2027 年的产品大爆发,能否扭转局面

好消息是,苹果 2027 年及以后的产品路线图挺热闹:

(1)折叠设备:折叠 iPhone(iPhone Fold)、折叠 iPad;
(2)全玻璃曲面 iPhone:20 周年纪念款,无刘海 + 全玻璃机身;
(3)智能眼镜:2027 年推出,对标 Meta Ray-Ban;
(4)折叠 iPad + 触控 Mac 混合设备:2028 年登场,可能重新定义电脑形态。

但这些能救场吗?关键看两点:

(一)定价。Vision Pro 的失败定价过高是主因。如果未来苹果的折叠设备、智能眼镜依旧定价过高,很可能重蹈覆辙。

(二)能否带来真实体验提升。用户愿意为真实的体验升级付费,用户需要的不仅是样子新,更是用着爽。比如折叠屏是否耐用、智能眼镜是否轻便、混合设备是否真能替代电脑。

现在的苹果需要一场真正酣畅淋漓的创新。创新减速的本质是大公司如何保持小团队活力的难题。2027 年的产品大爆发或许是苹果的一次翻盘机会。但用户要的不是概念机,而是用着香、买得起的真实创新

来源:路边同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