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7日,印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谁也不知结果会怎么样,国弱民穷的巴基斯坦能不能抵抗住印度的进攻,西方媒体分析印巴两国的军力对比,判断印度必胜。这时候自媒体人卢克文发文称巴基斯坦引入中国的战斗机系统,判断巴基斯坦必胜,并自称已满仓中航成飞,就问印度敢不敢试试。
印巴战争豪哥哥赚了3个亿的播放量,被印度告到联合国。这里介绍另外一个奇人,印巴战争五天,他至少赚了一千万,而且赚钱方法都提前告诉粉丝了。
5月7日,印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谁也不知结果会怎么样,国弱民穷的巴基斯坦能不能抵抗住印度的进攻,西方媒体分析印巴两国的军力对比,判断印度必胜。这时候自媒体人卢克文发文称巴基斯坦引入中国的战斗机系统,判断巴基斯坦必胜,并自称已满仓中航成飞,就问印度敢不敢试试。
卢克文为何敢满仓中航成飞?中航成飞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核心资产”,承担着歼-20、歼-10CE等主力战机的研发生产任务,是国防现代化和军工技术突破的象征。2023年成飞集团通过中航电测借壳上市后,市值迅速攀升至近2000亿元,其技术壁垒(如隐身技术、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如巴基斯坦歼-10CE订单)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卢克文身在成都,身边不乏中航成飞系统的朋友,对中航成飞非常了解。作为长期关注国际局势的观察者,深谙“大国博弈,军工先行”的逻辑。他通过分析全球地缘冲突频发(如俄乌战争、印巴冲突)、各国军费开支激增的趋势,判断军工产业将迎来长周期景气。
歼10试飞
2025年5月8日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使用歼-10CE击落印度阵风战机,一时令人惊叹。这场战争不仅为中国军工产品背书,更直接刺激了中航成飞订单预期。卢克文在自媒体中多次强调“技术决定战场胜负”,而歼-20S的升级版本(支持无人机协同作战)和自贡无人机基地的投产,进一步强化了成飞的长期增长预期。这种从技术突破到实战验证的闭环,为其满仓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中航成飞借壳上市后,股价从停牌前的62.5亿元飙升至1932亿元,涨幅超30倍。卢克文擅长捕捉市场情绪,其文章常以“宏大叙事”激发爱国情怀与投资热情。例如,他将成飞对标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市值超万亿人民币),强调中国军工资产证券化进程中的估值洼地效应。这种逻辑既迎合了政策导向(军工企业市场化改革),又契合了散户投资者的“强国梦”心理。
卢克文5月7日发文时自称满仓成飞,一定是5月6日之前买的中航成飞,当时股均价57左右。时至笔者发文时,股价已达95.86,涨幅达67%,倘若卢克文团队总计1500万投入股市,五天时间已赚1000万,这还不算卢克文团队融资加杠杆的收益。若其通过融资融券或场外配资加杠杆,可能实现更高的收益。尽管这种操作风险极高,但卢克文凭借对信息传播链的掌控(如提前布局、利用自媒体放大市场预期),形成了独特的“内容-资本”联动模式。
卢克文团队有没有1500万投入股市呢?这要从其资产收入分析。卢克文团队东莞搬到成都后,收入大幅增长,支出减少。其主要收入是自媒体自媒体和财产收入。
1.自媒体流量收入:卢克文的全网粉丝量超2000万,覆盖微信公众号、头条、抖音、B站等平台。其公众号日均阅读量40万+,头条广告报价50万元/条,年广告收入约3000万元;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单条播放量百万级,按行业标准估算年流量分成超1000万元。此外,知乎招募任务、品牌合作等长尾收益贡献约500万元。
2. 知识付费收入:知识星球**:会员费268元/年,4.3万会员年收入1152万元。写作课程与出版:《卢克文工作室写作方法论》等课程单价999元,年销量超1万份;书籍版税收入约500万元。私域社群收入:高端付费微信群年费1万元/人,保守估计500名会员贡献500万元。
3. 电商与实体产业:通过抖音橱窗销售书籍、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约2000万元。
4.餐饮投资收入:成都“卢克文文化主题餐厅”日均营业额40万元,年收入超1.5亿元,按持股比例估算个人分红约3000万元。
5:军迷周边:与军工企业合作推出歼-10模型、军事主题旅游等,年利润约800万元。
以上总收入预计1.2亿元,扣除买房各种花销2000万,卢克文手中现金大约有一个亿。这一个亿拿出15%满仓成飞,这五天收益已超1000万,如果一个亿满仓成飞,五天收入已经是6700万。
卢克文团队之所以印巴开战前敢满仓单一股票(中航成飞),是经过多年的调研和国际地缘政治预判的。满仓单一股票的投资策略在牛市中收益惊人,但军工股受政策调整(如军费增速放缓)、地缘局势变化影响极大。若国际冲突缓和或成飞订单不及预期,高杠杆持仓可能引发爆仓危机。
卢克文的成功,本质上是“内容杠杆”与“资本杠杆”的双重放大,将国际政治分析降维为“中层人群的逻辑梦想,以自媒体积累的信任资本为支点,撬动军工股等高风险资产,实现财富指数级增长。这一路径既展现了新媒体时代的创富奇迹。
卢克文的成功来自于他多年国际地缘政治的研究。2025年5月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E和枭龙Block3战机,以零伤亡击落印度6架战机(包括3架法国“阵风”战机),引发全球对中国军工产品的关注。这一实战成果被视为中国武器可靠性的直接证明,导致中航成飞股价开盘即涨停,涨幅达20.01%。此次冲突将推动中国军工出口订单激增,尤其是成飞生产的歼-10CE和枭龙系列战机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采购的热门选择。卢克文在其视频和文章强调了中国军工技术的突破及实战表现。例如,他在分析中指出“法国货不如义乌造”,并调侃印度空军使用过时的XP系统等细节,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中国军工技术领先的认知。卢克文提到中国军工体系(如预警机“天空WiFi”和PL-15导弹)的协同优势,以及印度装备的散装信息化问题,这些分析可能加剧了市场对成飞未来订单的乐观预期,吸引投资者跟风买入。
坐落在成都的中航成飞集团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核心企业,负责研发歼-20、歼-10系列等先进战机,去年刚刚借壳上市登录资本市场,给卢克文一个内容介入资本的机会。2023年,中航电测以174亿元收购成飞集团,虽被质疑“蚂蚁吞大象”,但实为中航工业内部资产重组,旨在推动军工企业市场化改革。成飞的技术积累(如隐身技术、多用途战机设计)和实战验证(如歼-10CE在印巴冲突中的表现)为其股价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成飞股价的短期暴涨是印巴冲突催化、中国军工技术认可度提升及市场情绪共振的结果。卢克文的观点通过传播强化了市场预期,但投资者需警惕事件驱动的波动性及政策风险。长期来看,中国军工出口的潜力仍需依赖技术迭代与国际政治环境。
来源:防疫家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