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劳力士的一举一动,从来都是表迷和媒体的焦点,每年春季的表展期间尤甚。劳力士的行事以稳重著称,往年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今年4月的“钟表与奇迹”展,劳力士颠覆了以往的做法,一把在官网公开全新Land-Dweller的全部资料。
劳力士的一举一动,从来都是表迷和媒体的焦点,每年春季的表展期间尤甚。劳力士的行事以稳重著称,往年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今年4月的“钟表与奇迹”展,劳力士颠覆了以往的做法,一把在官网公开全新Land-Dweller的全部资料。
何为Land-Dweller?
Land-Dweller,偏正结构,名字以Dweller为主,1967年Sea-Dweller石破天惊,2012年Sky-Dweller横空出世,今年Land-Dweller震撼登场,至此,劳力士的海陆空Dweller全部出齐,功德完满,这也是12年来劳力士推出的最重要的家族成员。
劳力士“海陆空”三使
早在2023年7月28日,劳力士美国公司就注册了Land-Dweller与Coast-Dweller两个商标,事实上等于宣告了新品的问世,让一众表友热血沸腾。
自2014年开始,Jean-Frédéric Dufour任劳力士CEO,在其率领下,劳力士的战略和战术越来越积极主动,不仅设计屡屡突破,还有类似2015年启动的5年质保,2022年推出的二手表认证计划,2023年收购Bucherer等营销策略方面的重大举措,每一步都在高级制表领域掀起滔天巨浪,当然销售业绩也是一骑绝尘,而2025年以Land-Dweller揭幕为标志,劳力士又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陆使型的外形与传承
先来聊聊设计和颜值,4月1日劳力士官网一放出照片,各路英雄好汉就在一起研究了,每个细节都研究个遍。
首先是表壳造型和一体式表带设计,通常也被称为“Oyster quartz”。此为1975年推出Datejust Ref. 1530时的设计,距今刚刚好50年,是不是也有深意在里面?不得而知,反正就是有来头。1530的后续作品,Datejust Ref. 17000与Day-Date Ref. 19018继续发扬了这种设计,“Oyster quartz”由此广为人知。今年的陆使型重新演绎1530基因,直径变成36毫米与40毫米两种规格。同时包括三种材质,即白色金钢 (钢和白金), 永恒玫瑰金 和 950 铂金。表壳非常薄,厚度仅为 9.7 毫米,比Datejust 41薄2.3毫米。表圈为经典的狗牙圈,也有叫太阳圈的,这个设计延续了劳力士的传统,标识度相当高,当然也提供表圈镶方钻版本,给更喜欢珠光宝气的客户。
盘面为飞秒激光雕刻扁蜂巢造型,极为别致,也是近些年劳力士最为大胆的设计之一。飞秒激光雕刻技术此前曾用于日志型 31 和 36 表款,这些表盘饰有花卉、棕榈树和凹槽等图案,激光雕刻深度精准控制在4至25微米,可以避免手工雕刻产生的瑕疵问题,对于强迫症完美主义者是莫大的福音。传统的太阳纹饰与飞秒激光雕刻相结合,还能打造出哑光或粒面效果。整个工艺包含两种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即表面结构化处理和飞秒激光深度雕刻。
表盘数字和指针为Explorer风格,Chromalight夜光加持,所以第一眼看上去,似曾相识,又感觉不一样。Chromalight 夜光为夜光陶瓷粉末与热固性聚合物的混合体,后者在遇热后会固化变硬。这种材料不仅拥有极强的夜光性能,而且坚固可靠,易于精密加工,包括可以干净利落的进行切割,使其与金属边框的锐利几何形状完美契合。
3点钟位置为经典的Cyclops日历放大镜,也是劳力士经典元素。表底为透底设计,劳力士透底过去都是表友自己改的,这几年,在迪通拿和1908型开启透底先例的情况下,陆使型属于是首次在钢壳作品中出现透底设计,冲这个首次,也值得入手了。
Jubilee扁平表带基因同样来自1970年代,五节扁平结构,中间3节为抛光工艺加工,外侧两节为磨砂工艺处理,表扣为隐藏式设计,也就是外侧看不出来表扣在哪里,让Jubilee扁平表带呈现手链的效果。前面说过,陆使型的表壳与这个一体式表带属于1970年代经典设计的现代演绎,所以看起来和AP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大家都是经典的传承。
非比寻常的芯 — 7135自动机芯
陆使型不仅新在属于新系列的奠基作品,还新在机芯——7135,这是劳力士首次推出的5赫兹高频自动机芯。1988到2000年迪通拿搭载的4030机芯,是基于真力时的El Primero 400机芯,这也是一款5赫兹高频机芯,只不过劳力士对其进行了降频处理,从5赫兹降为4赫兹,同时对擒纵系统也进行了替换,提升劳力士的耐用性和稳定性。这次7135机芯重回高频,让人心动不已,说明随着技术进步,5赫兹更加成熟,与4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劳力士依然站在创新的时代潮头。
7135自动机芯,基于原先搭载于1908型的7140机芯,厚度为4.68毫米,略厚于不带日历的7140机芯(4.13毫米)。高频的秘密在于Dynapulse擒纵系统。
劳力士研发的Dynapulse擒纵,远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期的制表大师,如Pierre Le Roy, John Arnold, 和Thomas Earnshaw等,他们的巧思妙想,以后会单独聊;近可以与2001年雅典的Dual Direct硅材质擒纵相比较。
简单地说,叉瓦式擒纵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摩擦冲击能量的损失,一个就是擒纵叉在“起飞”和“降落”两个阶段中空转的能量损失,这两个能量损失,都意味着精确度的降低,而雅典Dual Direct将两个擒纵轮代替擒纵叉,结果就是能量传递衔接更加紧密,两个一模一样的擒纵轮类似跷跷板,起起落落,能量高效传递,这个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其中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两个擒纵轮一个“起飞”,一个“降落”,二者冲击的能量不对称,这样会导致微小的颤动和误差,这个问题就是折磨制表师们的问题所在。双擒纵轮方案都少不了一个杠杆,双擒纵轮能量传递不对称的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
雅典双向擒纵
Dynapulse的思路牛在将擒纵轮也做了类似同轴擒纵的处理,也就是擒纵轮从单层变成了双层,这样处理的结果就是擒纵轮“起飞”过程在输出能量,另外一个擒纵轮在“降落”过程也在输出能量,二者同步,能量输出也对称,由此解决了双擒纵轮输出能量不对称的问题,精度得到了保证。
这里笔者用“起飞”来代替解锁过程,以“降落”来描述锁定过程,希望读者能心有灵犀,总之,擒纵系统的设计,是对力学的深刻理解与人类工程学与材料学的结晶,加上伟大的计算机CAD,也许很快人工智能也会参与到擒纵系统的设计中,并成为主力,拭目以待吧。
按照劳力士的官方说法,Dynapulse 擒纵机构的效率比传统的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高出 30%,而 Chronergy 擒纵机构的效率则比传统擒纵机构高出 15%。这意味着 Dynapulse 的效率比 Chronergy 高出约 13%。
除了全新研发的擒纵系统外,劳力士7135 型机芯的摆轮组件在材质和结构上均经过了重新设计,摆轴、摆轮、游丝每个细节皆有改进,比如摆轮采用全新优化的黄铜合金,这亦是劳力士的又一创新之举。与摆轮常用的传统Glucydur合金不同,这种合金不含铁或镍等铁磁元素,具有卓越的抗磁性能,真正实现了无磁性;摆轮轴采用高科技陶瓷制成,陶瓷完全无磁性,确保摆轮轴完全不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还有经过优化的Paraflex减震器,旨在实现抗磁、抗震、节能和高频稳定性。
劳力士为陆使型共申请了32项专利,其中18项为腕表独有;16项专利与7135 型机芯密切相关,劳力士的创新,不仅意味着品牌的实力,也在塑造和引领整个高级制表业。
全新Land-Dweller陆使型震撼登场,由外向内都令表友大开眼界,虽然坊间议论纷纷,看法褒贬皆有,但无论如何,这回全球表友确实一同见证了劳力士的又一款里程碑作品。
一表人才
坊间人称表坛吴彦祖,练过摊,卖过表,浪迹江湖,最喜与各地表友切磋,与无良商人互撕,段子信手拈来,内涵丰富,你懂的。
来源:ctime表态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