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少女遇上AI唐俑,国潮如何用“科技+文化”重塑商业基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4:34 1

摘要:当故宫文创的口红在直播间被抢购一空,当汉服少女在洛阳古城与数字全息唐俑共舞,国潮行业早已突破“传统文化符号+现代设计”的简单叠加,进化为一场覆盖消费、科技、文旅的“文化新基建”。从Z世代“血脉觉醒”的消费狂欢,到“一带一路”沿线刮起的东方美学旋风,国潮正以年均

当故宫文创的口红在直播间被抢购一空,当汉服少女在洛阳古城与数字全息唐俑共舞,国潮行业早已突破“传统文化符号+现代设计”的简单叠加,进化为一场覆盖消费、科技、文旅的“文化新基建”。从Z世代“血脉觉醒”的消费狂欢,到“一带一路”沿线刮起的东方美学旋风,国潮正以年均18%的增速,重构中国商业的文化基因与全球话语权。

国潮经济是指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潮流设计的消费趋势,涵盖服装、鞋帽、美妆、家居、文创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国潮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推动中国本土品牌发展的重要力量。国潮不仅体现了消费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也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个性化、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9.4%,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3万亿元。

2025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2025年国潮经济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2.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细分行业中,美妆、服饰、食品饮料等品类增长较快。例如,珀莱雅、巨子生物等国产美妆品牌凭借国潮设计和创新营销策略,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此外,Z世代已成为国潮消费主力军,占比超过60%,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个性化设计和时尚感的产品。

国潮经济的产业链涵盖上游的文化创意、IP授权、原材料供应,中游的品牌设计、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零售渠道、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在上游环节,文化机构、博物馆、设计师工作室等提供原创IP和创意内容;中游则由品牌方主导产品开发与制造,如李宁、波司登等国货品牌通过跨界合作、联名款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下游主要依赖线上电商(如天猫、京东、抖音)和线下新零售渠道(如百货商场、国潮集合店)进行销售。

据行行查研究中心资料显示,目前国潮经济的主要竞争者包括传统国货品牌升级后的代表企业(如李宁、安踏、波司登)、新兴国潮品牌(如泡泡玛特、完美日记、花西子)以及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本土化产品(如耐克、阿迪达斯与中国文化结合的限量款)。其中,李宁凭借“中国李宁”系列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并在多个时装周上亮相;泡泡玛特作为潮玩领域的龙头企业,2023年营收超过40亿元,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国潮经济的商业模式主要围绕“文化+品牌+电商”展开。品牌通过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形象,结合社交媒体营销(如小红书、微博、抖音),吸引年轻消费者关注并形成社群传播效应。盈利模式方面,主要包括直接销售商品、IP授权合作、会员订阅服务、跨界联名分成等。例如,故宫文创、敦煌研究院等文化机构通过与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款产品,实现文化价值向商业价值的转化。

未来几年,国潮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一是政策支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国货潮品”作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并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二是消费结构变化,Z世代和千禧一代成为主力消费人群,他们更加重视文化认同和个人表达;三是数字化转型加速,直播带货、元宇宙虚拟商品、AI定制等新技术推动国潮产品不断创新。预计到2028年,国潮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占整个消费品市场的比重持续上升。

查询 行行查 官网,了解更多行业数据!

来源:行行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