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看颁奖现场那些企业抢着送钱的架势,活脱脱就是菜市场里抢新鲜猪肉的场景。90万现金啊!多少985毕业生工作十年都攒不下这个数。人民日报夸她“为职业教育正名”,要我说这哪是正名,根本是把学历歧视的遮羞布扯下来踩了几脚。
19岁中专女生鲁静怡捧回世界技能大赛金牌,90万奖金拿到手软。这事狠狠抽了那些“唯学历论”者一记耳光!
中考失利的姑娘,用三年时间把环境检测这个冷门专业玩成了绝活,每天训练16小时,夜里一点才回宿舍。这拼劲,比那些混日子的本科生强多了!
看看颁奖现场那些企业抢着送钱的架势,活脱脱就是菜市场里抢新鲜猪肉的场景。90万现金啊!多少985毕业生工作十年都攒不下这个数。人民日报夸她“为职业教育正名”,要我说这哪是正名,根本是把学历歧视的遮羞布扯下来踩了几脚。
最讽刺的是那些天天喊着“不上普高没出路”的家长。现在傻眼了吧?人家中专毕业直接名利双收,你们孩子还在为考研二战呢!就像两个卖煎饼的,一个非要去商场里租摊位,另一个在街角练出独家手艺,结果谁赚得多?
这事暴露了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我们的教育体系早就该改革了。德国技校生比大学生吃香,瑞士钟表匠比银行职员受尊重,凭什么在中国就非得挤高考独木桥?鲁静怡的成功不是偶然,是给所有被中考分流的孩子指了条明路——与其在不擅长的赛道当陪跑,不如在热爱的领域当冠军。
那些唱衰职业教育的人该醒醒了。看看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的成绩单:2015年首金,2022年金牌榜第一。这进步速度,跟中国制造升级的轨迹一模一样。当年说“蓝领没前途”的人,现在脸疼不疼?就像二十年前看不起淘宝开店的那批人,现在看着直播带货的主播们年入千万,肠子都悔青了。
鲁静怡拿金牌这事,让多少人开始做“中专逆袭”的美梦?但现实是,99%的职校生毕业后面对的,是电子厂流水线上永不停歇的传送带。
还记得前两年那个“外卖小哥高考623分”的新闻吗?当时全网吹捧“励志”,却没人问问他为什么要放弃月薪过万的外卖工作去读书——因为在车间送外卖,永远比不上办公室吹空调体面!
现在各地职校都在拿鲁静怡打广告,可他们敢不敢公布毕业生真实就业数据?江苏某技校去年把学生集体送进手机组装厂,每天站12小时拧螺丝,工资还没食堂打饭阿姨高。
这算哪门子“技能改变命运”?分明是把年轻人当廉价劳动力!就像菜市场里挂羊头卖狗肉,招牌写着“高薪就业”,实际是“包吃包住月薪三千”。
更荒诞的是企业的双重标准。一边喊着“缺高级技工”,一边给老师傅开的工资还不如新招的实习生。广东有家模具厂,二十年工龄的老师傅月薪八千,刚毕业的管培生起步价一万二。老板还振振有词:“学历代表学习能力”。照这逻辑,鲁静怡的金牌还不如三本毕业证值钱?
要说真榜样,得看德国。人家初中毕业就分流,技校生进企业带薪学习,满师直接拿折合人民币三四万的月薪。我们的职校呢?校企合作成了“卖人头”,学生交着学费给工厂当苦力。某汽车厂甚至把实习期延长到一年,美其名曰“实训”,其实就是规避劳动合同。这哪是培养人才?分明是合法压榨!
来源:无风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