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百千”行动 绘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5:03 1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中央密集出台政策,擘画壮大集体经济的宏伟蓝图。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时代征程中,发展好农村集体经济意义深远。

深化“百千”行动 绘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篇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委书记 林青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中央密集出台政策,擘画壮大集体经济的宏伟蓝图。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时代征程中,发展好农村集体经济意义深远。

近年来,福建省福鼎市积极开展集体经济“进五争十”“消薄强村”“提质强村”等行动,成果丰硕。2020年底,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突破10万元,平均达25.12万元,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非常坚实。同时,福鼎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白茶、黄栀子、槟榔芋及水产养殖闻名遐迩,核电、锂电、鼎盛钢铁等重大项目落地,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然而,农村集体经济仍存在发展不均、基础薄弱、需求难满足等问题。福鼎市于2021年底正式启动“百万村财、千万乡财”行动(简称“百千”行动),力争到2026年,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年收入基本达10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平均年收入超100万元,年收入超100万元的村达100个。

全面统筹谋发展 压实责任促落实

党建引领强机制,明确责任激活力。福鼎市将发展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全面统筹、扎实推进。一是高位引领,谋篇布局。成立以市委书记挂帅的“百千”行动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七组”,构建协同高效的组织体系。市委书记亲抓顶层设计,统筹县处级领导挂钩帮扶薄弱村,督促乡镇党委书记带头谋划特色项目,形成“书记抓、抓书记、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出台14个配套文件,整合资源向集体经济项目倾斜。二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构建“1+2+N”农业特色产业格局,实施“一村一策”。沿海村盘活养殖设施、码头资源,发展特色服务;山区村依托特色产业,开展租赁招商;旅游村融入乡村旅游,实现资源变现,全面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三是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制定发展规划,聚焦争创“百万重点村”、突破50万元大关、消除20万元以下薄弱村,细化“一办七组”职责。将集体经济发展纳入绩效考评,建立“月调度、季会商、年推进”机制,设立增收奖励制度,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激发发展活力。

强化要素保障,集聚发展动能。发展乡村集体经济需健全投入机制。福鼎市将要素保障作为“百千”行动的基石,全力强化资金、人员和资源保障。一是多元筹资,资金护航。统筹各级扶持资金,谋划多村抱团项目,发挥资金聚合效应。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500万元专项资金,2022年以来谋划96个项目,发放奖补3487万元。二是配强队伍,专业赋能。组织部门牵头,选拔6名项目专员组建专班,选派344名“一书记三大员”驻村帮扶,市直部门50余人参与,乡镇明确到村责任人,确保工作有人干、责任有人担。三是盘活资源,资产增效。开展闲置国有资产委托管理,28宗资产委托乡村运营,年增收入461万元。规范海域权证发放,委托沿海村收取租金,年增收979.5万元。

创新发展模式,激活资源潜力。福鼎市积极创新模式,拓宽增收渠道。一是村企携手,互利共赢。开展“百企结百村·党建助振兴”“国企联村”活动,围绕企业需求,通过合股联营、资产出租等方式合作。截至2024年底,1400多个项目落地,年增收8200多万元,形成村企联动新格局。二是抱团发展,携手共进。通过“强村带弱村”“镇域统筹”“县域飞地”等模式,组织100多个村实施24个抱团项目,年增收1400多万元。三是服务创收,多元拓展。引导村集体发展品牌服务、物业保洁、直播带货等特色业务,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年增收1300多万元,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健全监管体系,守护资产安全。福鼎市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确保保值增值。一是清理合同,规范运营。开展合同整顿专项行动,依法收回侵占资产,调整问题合同,公开竞价发包。已清理25份合同,收回茶园1378亩,年增收入325万元。二是透明交易,平台赋能。搭建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实现资产处置网络化、交易透明化、价值最大化。2022年以来,93个村完成235笔资产流转,成交2.747亿元。三是镇管村产,强化审核。推行“村产镇管”,乡镇审核资产流转,定期开展清产核资和专项检查。220多宗事项提交审核,整改问题30多个,保障资产安全。

集体收入倍增跃升 乡村面貌焕发新颜

经济实力跃升,发展模式蝶变。“百千”行动实施后,福鼎市集体经济项目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由“物业租赁型”“资源开发型”拓展为“服务创收型”“特色产业型”“村庄经营型”等。村集体经济平均年收入从2021年的25.12万元增长至56.44万元,年均增幅30.98%,彰显强劲发展活力。

产业结构优化,业态蓬勃兴起。在项目谋划中,福鼎市注重引入新技术、培育新业态。沙埕镇8村联合实施玻璃钢撑杆紫菜养殖项目,提升产量,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人居环境改善,乡村颜值提升。福鼎市将项目建设与村庄整治相结合,实现产值与颜值双提升。管阳镇农贸市场项目既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又解决旧市场脏乱差问题,改善镇容村貌。

干部能力增强,队伍担当作为。基层干部在项目全流程中经受锻炼,谋划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锻造出一支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党建引领聚合力 创收监管两手硬

党建领航,凝聚发展合力。福鼎市坚持党委“一盘棋”统筹,将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书记工程。从责任落实到风险防范,全方位引领,形成上下联动格局。实践证明,发展集体经济需强化党委领导,主要领导牵头,部门协同,凝聚强大合力。

观念革新,创新发展路径。“百千”行动带来的转变,核心在于思想解放和思路创新。从单一模式到多元发展,从经济优先到协调共进,福鼎市创新理念,探索新形式。发展集体经济需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促进要素流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精准施策,分类靶向发力。福鼎市传承“四下基层”传统,深入调研,实施“一村一策”。实践表明,发展集体经济需坚持“四下基层”,弘扬务实作风,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健全监管,规范运行机制。“百千”行动经验表明,发展集体经济需健全监管机制。福鼎市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运行程序,保障资产安全。发展集体经济需构建科学监管体系,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来源:微观三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