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太平洋上往来的货轮突然停摆,全球贸易的脉搏都为之震颤。2025 年 5 月,一则堪称 “经济地震” 的消息从美国港口传来 —— 中国货船靠岸美国数量骤降为零!这一数字的归零,不仅让美国官员惊掉了下巴,更在全球经济领域掀起惊涛骇浪,引发了人们对中美贸易乃至世界
当太平洋上往来的货轮突然停摆,全球贸易的脉搏都为之震颤。2025 年 5 月,一则堪称 “经济地震” 的消息从美国港口传来 —— 中国货船靠岸美国数量骤降为零!这一数字的归零,不仅让美国官员惊掉了下巴,更在全球经济领域掀起惊涛骇浪,引发了人们对中美贸易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强烈关注与深刻思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 月 10 日的报道,将这一惊人状况展现在世人眼前。美国圣佩德罗湾港区,这个由加州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两大核心港口组成、在全球繁忙港区中排名第五的重要枢纽,其官员于 9 日上午披露:过去 12 个小时内,没有一艘来自中国的货船驶向这里。时间回溯到 6 天前,原本计划中,会有 41 艘货船从中国启航奔赴此地,可如今,计划彻底落空,数字归零的现实残酷地摆在眼前。要知道,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如此景象从未出现过,这无疑是给美国贸易版图的一记沉重打击。
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场席卷美国港口的 “贸易寒冬”。长滩港货运量较正常水平暴跌 35% - 40%,洛杉矶港本周货运量也锐减 31%,就连美国东海岸的纽约和泽西港也未能幸免,货运量同样呈下降趋势。5 月 7 日,美国第二大集装箱港西雅图港更是传来 “零到港” 的惊人消息,港口专员瑞安・卡尔金斯在接受 CNN 采访时,语气中满是无奈:“根本没有任何东西运过来。” 全球第二大航运公司马士基也证实,美中之间货运量较正常水平下降了 30% - 40% 。这些冰冷的数据,直观地勾勒出美国港口如今的萧条惨状,码头工人无货可卸,港口起重机陷入沉默,曾经繁忙热闹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深入探究背后原因,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难辞其咎。自特朗普政府推行对华高额关税政策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的阴云便笼罩着中美贸易。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一度高达 145%,如此畸高的关税,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直接导致美国企业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呈几何倍数增长。以美国服装进口商为例,过去从中国进口一批价值 10 万美元的服装,关税成本可能仅为几千美元,但在高额关税政策下,关税成本飙升至数万美元,企业利润被大幅压缩甚至亏损。面对这样的困境,众多企业不得不减少甚至取消从中国的订单,转而寻求其他替代市场。航运公司敏锐察觉到市场变化,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纷纷撤回运力,取消前往美国的航线。曾经连接中美贸易的海上航线,如今如同被掐断的血管,失去了活力。
这一局面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逐步显现,首当其冲的便是美国消费者。长滩港首席执行官马里奥・科尔德罗发出警告,如果情况持续恶化,美国消费者将在未来 30 天内感受到切肤之痛 —— 商品价格上涨、货架商品短缺。要知道,运抵长滩港的货物中,超过 63% 来自中国,占比在美国所有港口中最高。那些美国民众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物美价廉的电子产品、种类繁多的日用品、时尚的服装鞋帽等,都依赖从中国进口。如今,随着中国货物的大幅减少,这些商品的供应将面临严重不足,供不应求的局面必然导致价格水涨船高。普通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将大幅增加,原本能够轻松购买的商品,如今可能变得遥不可及,民众的生活质量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企业也陷入了困境。美国零售联合会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商品进口减少,美国零售业库存水平急剧下降,部分大型连锁超市的货架空置率已达 20%。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利润,还打乱了整个供应链的节奏。以玩具行业为例,美国玩具行业协会首席执行官格雷格・埃亨忧心忡忡地表示,若不能尽快恢复从中国的进口,今年的圣诞购物季,美国市场上的玩具将严重短缺,孩子们可能无法收到心仪的礼物,而玩具企业也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制造业、电子业等众多行业也面临着零部件短缺、生产停滞的难题,许多企业不得不裁员或缩减生产规模,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就业压力。
加州州长纽森在接受播客专访时,言辞激烈地抨击了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他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加州北部港口奥克兰港进口量减少了 20%,南加州由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组成的港区进口量减少了 35%,加州整体预定入港货轮数量锐减 60% 。纽森直言,美国经济已经亮起了红灯,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高额关税政策不仅没有实现所谓的 “贸易公平”,反而让美国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元气。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贸易往来密切且相互依存。过去几十年,中美贸易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美国消费者享受着来自中国的质优价廉的商品,而中国企业也通过对美出口,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如今,中国货船靠岸美国数量归零的现象,无疑给中美贸易关系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但危机中也蕴含着转机,这一现象为双方敲响了警钟,促使中美两国重新审视贸易政策,寻找解决分歧的有效途径。
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美国政府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挥舞关税大棒不仅无法解决贸易问题,反而会破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损害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国际形象。中美两国唯有摒弃对抗,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合作,才能打破当前的贸易僵局,重建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国际社会也期待着中美双方能够展现出大国担当,携手推动全球经济早日走出困境,让贸易的巨轮重新在太平洋上破浪前行,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跳出这个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