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科普】胃癌的凶手之一,藏在8亿中国人的身体里!这3种人容易感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5:03 1

摘要:大量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我国,约有50%~60%的人群,即大约7亿至8.4亿人,正受到幽门螺杆菌的侵扰。

幽门螺杆菌

胃部的“隐形刺客”

是唯一能在人体胃部

强酸环境中存活的细菌

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

大量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我国,约有50%~60%的人群,即大约7亿至8.4亿人,正受到幽门螺杆菌的侵扰。

当心!这3种途径

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1

口-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胃-食管反流进入口腔,存在于唾液、牙菌斑、龋齿以及反流呕吐物中,并通过唾液、亲吻或沾染餐具、食材等进行传播感染。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中母亲或其他成员的一些不良喂食习惯,如口对口喂食、咀嚼食物后喂食、亲吻婴幼儿口唇,以及让婴幼儿使用大人的餐具或吸管等,均可能增加婴幼儿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

2

粪-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会随着粪便排出,从而污染食物和水源。

健康人若饮用或食用被污染的水源和食物,或接触患者粪便后未洗手即进食,均有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

3

医源性感染

侵入式检查如胃、喉镜,口腔、牙科、鼻腔的治疗等,若使用的医疗器械未经过严格消毒,也可能造成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

会1人感染,全家“遭殃”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家庭聚集的现象。在家庭环境中,由于成员间接触密切,且可能存在共用餐具、食物等习惯,因此幽门螺杆菌可以在家庭内部发生传播。

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家庭环境中具有较高的传播风险,但并非所有家庭成员都会同时感染。

若家庭中有一位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他家庭成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这3种人容易“中招”

1

12岁以下儿童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尤其是12岁前,可能导致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

2

老年人

老年人群体由于常伴随心脑血管和其他系统疾病,或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导致免疫力相对较弱,因此成为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一旦感染,由于机体衰老,免疫系统难以有效杀灭细菌。

3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对于已经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如消化性溃疡患者,其胃部黏膜受损,抵抗力降低,因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显著增加。据统计,这类患者的感染率高达70%~90%。

日常生活中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1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在接触食物、饭前饭后、上厕所后等情况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2

注意口腔卫生

幽门螺杆菌可在牙垢和龋齿上生长繁殖,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口腔会产生异味,应养成餐后刷牙或餐后漱口、定期更换牙刷及消毒牙杯的习惯。

3

避免交叉感染

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他家庭成员应及时接受检测和治疗,同时应尽量避免共用茶杯、毛巾、牙刷杯等,防止感染的传播和复发。

4

使用公筷公勺

在用餐时,增强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避免直接用手触摸食物。

5

分餐制

在家庭或集体用餐时,可以采取分餐制,每个人使用独立的餐具和碗盘,避免食物交叉污染。

6

食用安全食品和饮用干净水

来 源:临夏州疾控中心

来源:积石山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