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是今年2月,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盐湖”)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亿。这家由中国五矿和青海国资共同成立的央企,去年底斥资135.58亿元收购了盐湖股份12.54%的股权,瞄准的就是青海全国最大的钾盐和盐湖锂盐生产基地。
摘要:
一个市值超500亿人民币的锂矿龙头,竟然要被并购了,交易对手方是一家市值超过4700亿人民币的矿业巨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撰文 | Penn
编辑 | Tang
号称“白色石油”的碳酸锂价格这几年跌惨了,从最高60万元一吨,跌到不到7万,让一些资本和企业看到了抄底机会。
随着价格触底,一些企业的库存只够两三个星期。在此关键时刻,锂矿的复产和争夺战也在悄悄进行。
今年2月,电池一哥宁德时代把江西停产4个月的锂云母矿给重新开起来了。
还是今年2月,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盐湖”)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亿。这家由中国五矿和青海国资共同成立的央企,去年底斥资135.58亿元收购了盐湖股份12.54%的股权,瞄准的就是青海全国最大的钾盐和盐湖锂盐生产基地。
今年4月,四川省天府锂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该公司由资产总额340亿的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业界惊呼:“鲶鱼”来了!新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四川国资正式加入锂矿竞争的行列。
5月6日,资本市场再爆百亿并购案,又是关于盐湖锂产业。全球矿业巨头紫金矿业和盐湖提锂龙头藏格矿业进行重磅“联姻”,前者收购了后者实际控制权。
当天,矿业龙头紫金矿业发布《关于完成藏格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收购的公告》。
公告称,2025年5月6日,公司全资子公司紫金国际控股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确认西藏藏格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永鸿实业有限公司、肖永明、林吉芳等合计持有的藏格矿业392,249,869股股份已于2025年4月30日全部过户登记至紫金国际控股名下。
这意味着,紫金国际控股正式入主藏格矿业。这是紫金矿业继控股龙净环保后第二次取得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也是紫金矿业首次揽入A股矿业上市公司控制权。
截至5月8日收盘,藏格矿业总市值达562.3亿元,紫金矿业市值则超过4720亿元。
紫金矿业的主业在铜矿和金矿,其中,公司矿山产铜相当于中国总量的65%,公司矿山产金相当于中国总量的24%。截至2024年末,紫金矿业保有总资源量为铜11037.41万吨、金3972.53吨、锌(铅)1298.23万吨、银31836.01吨,锂(LCE)1788.15万吨。
在2024年主要品种产量均实现同比提升的背景下,紫金矿业当年的锂产量为0。
在这样的营收结构下,紫金矿业为何突然对锂矿感兴趣?这是一盘什么样的布局?
图说:紫金矿业发布完成控制权收购公告 来源:资金矿业
其实,这笔交易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紫金矿业的精准布局。
在2023年年报中,紫金矿业首次提出“紫金系”平台的概念。具体表述为形成集团资本投资、资金归集的金融平台,通过控股、参股形成“紫金系”上市平台;拓展“紫金系”资本版图。
所以,近年来紫金矿业在资本市场颇为活跃。2022年,公司成为龙净环保第一大股东;2024年,紫金矿业入股龙高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现在又收购藏格矿业控制权。
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曾表示,矿业是比较古老的行业,如果只是吃老本,这些矿迟早会被开发完,所以通过包括资本市场手段在内的各种方式增加公司资源储备,推动项目建设,实现增长是必然的选择。
那为何这一次要收购锂矿企业呢?紫金矿业副董事长、总裁邹来昌在今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进入锂板块是非常重大的战略举措,“力争今年锂项目能够初见成效,能够对企业形成一定贡献,三年左右希望能大见成效。”
图说:紫金矿业收购藏格矿业旗下巨龙铜业50.1%的股权 来源:紫金矿业
事实上,这并不是紫金矿业与藏格矿业首次合作。早在2020年6月,紫金矿业就收购了藏格矿业控股子公司巨龙铜业50.1%的股权,成为其大股东,,实现对项目控股并主导开发。同时,截止2024年9月30日,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持有藏格矿业0.85%的股权,是其第十大股东。
藏格矿业聚焦于氯化钾、碳酸锂和铜矿业务,是国内第二大钾肥生产商和主要的盐湖提锂企业,掌控察尔汗盐湖724平方公里资源,氯化钾年产能20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年产能1万吨。同时,藏格矿业持有巨龙铜业30.78%的股权,2024年,巨龙铜业新增备案铜资源量1472.6万吨,铜资源量已达2588万吨。
图说:藏格矿业聚焦于钾、锂、铜业务 来源:藏格矿业
紫金矿业收购藏格矿业,看中的绝不只是铜矿。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将藏格矿业纳入麾下将是一场“双赢”,紫金矿业有望借此成为“世界锂王”。
在锂矿方面,依托察尔汗盐湖中的锂资源,藏格矿业目前建有1万吨/年的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单吨成本可以达到3万元/吨出头的水平,即使当下碳酸锂价格跌至六七万的水平,其行业竞争优势依旧明显。根据年报,2024年藏格矿业碳酸锂产量 1.16 万吨,销量 1.36 万吨,碳酸锂实现收入 10.22 亿元,平均销售成本为4.1 万元/吨。
此外,藏格矿业还拥有西藏麻米错盐湖24.01%权益,西藏龙木错盐湖、结则茶卡盐湖 21.09%权益,三座盐湖当量碳酸锂资源量分别为218万吨、189万吨、201万吨,规划碳酸锂产能分别是10万吨/年、7万吨/年和6万吨/年。其中麻米错一期5万吨/年项目采矿权正在申请中;结则茶卡盐湖1万吨氢氧化锂产线正在建设中;龙木错盐湖项目目前已取得环评批复。
图说:青藏高原盐湖型锂矿分布图 来源:紫金矿业
紫金矿业表示,藏格矿业深耕西藏和青海地区,在产的察尔汗盐湖项目的氯化钾、碳酸锂成本低,毛利率高,盈利能力强;在建的麻米错盐湖与公司拉果错盐湖紧邻,锂资源丰富且锂浓度极高,依托其低成本优势预估经济效益较好。
依靠紫金完备的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藏格矿业麻米措项目落地进程有望加快。同时与紫金在西藏的盐湖项目在资源、产业、技术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结合双方行业领先的成本控制水平,能够加快藏格矿业钾、锂板块资源潜力的释放,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
备受关注的是,近年来,紫金矿业锂产业方面不断发力,相继取得阿根廷3Q盐湖、西藏拉果错盐湖、湖南道县湘源硬岩锂矿各100%、70%、100%权益。此外,其还获得刚果(金)国家矿业部批准的马诺诺锂矿东北部项目的探矿权。
紫金矿业表示,公司将充分吸收藏格矿业盐湖开发经验和低成本盐湖提锂技术,实现双方西藏板块盐湖项目的高效协同,促进公司锂矿项目的开发。
紫金矿业在公告中承诺,为解决本次收购后双方在锂矿业务方面存在的、或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将在取得藏格矿业控制权之日起60个月内,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并优先由藏格矿业开展与锂矿、钾肥业务相关业务机会。
紫金矿业拥有“两湖两矿”世界级锂资源储备,根据规划,到2028年,公司将实现25—30万吨的当量碳酸锂产量。叠加藏格矿业远期产量,本次交易完成资源整合后,紫金矿业旗下碳酸锂储量和产能将迅速扩大,有望一举成为全球锂行业龙头。
对投资收购者而言,在锂矿集中减产且价格低谷期收购或许是最优选择。矿企之间的并购整合不仅是商业层面的交易,更是对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重构。对于紫金矿业而言,收购的不仅仅是股权,更是对盐湖资源控制权的获取,拥有上游资源就意味着掌握了产业链的话语权。
不过,紫金矿业首先要面对的仍将是全球锂资源产能扩张周期下碳酸锂过剩的格局,以及锂价弱势低位震荡的现实。
-------
参考资料:
[1]https://www1.ftchinese.com/story/001105272/ce?topnav=english&subnav=ce&archive
[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48589
[3]https://36kr.com/p/3122368273010688
[4]https://www.cnenergynews.cn/news/2025/05/07/detail_20250507211817.html
[5]https://www.zjky.cn/news/news-detail-121724.htm
[6]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21/doc-inefsutf8825638.shtml
[7]https://www.news.cn/finance/20250117/b80d6e3ecee84b78b3407b5ea881ea67/c.html
[8]https://www.yicai.com/news/102437837.html
[9]https://stcn.com/article/detail/1688268.html
[10]https://36kr.com/p/3117840196276231
[11]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767083.html
[12]https://www.cnenergynews.cn/news/2025/05/07/detail_20250507211817.html
[13]20250118-民生证券-藏格矿业-000408-事件点评:紫金赋能,发展提速
[14]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04/doc-inecvmit5122123.shtml
[15]https://guba.eastmoney.com/news,601899,15318230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环球零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