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头爆火背后:体育圈的热度,从来都是“人”带起来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1 23:49 1

摘要:刘翔退赛后,110米栏收视率腰斩;羽生结弦退役后,花滑直播从黄金档跌到凌晨三点。如今国乒莎头组合(王楚钦/孙颖莎)火得一塌糊涂,却有人开始琢磨:这流量是不是太“偏科”了?

刘翔退赛后,110米栏收视率腰斩;羽生结弦退役后,花滑直播从黄金档跌到凌晨三点。如今国乒莎头组合(王楚钦/孙颖莎)火得一塌糊涂,却有人开始琢磨:这流量是不是太“偏科”了?

先说个扎心的事实:体育圈的热度,从来都是“人”带起来的。

孙颖莎打比赛,多少平时不看乒乓球的人守着屏幕?王楚钦赢球时,多少中学生跟着学他挥拍庆祝?他俩混双夺冠那天,连小区里的大爷大妈都在聊莎头组合——这不是“饭圈入侵”,是顶流用个人魅力给乒乓球“开了一扇门”。就像当年林丹让全民知道“羽毛球不止是公园大爷的运动”,顶流的价值,就是把项目从“小众圈”拽到“大众眼前”。

但现在的问题是:需要热度时,把莎头当摇钱树;需要“纯粹”时,又把他俩当流量原罪。

商业代言时,品牌抢着用莎头的国民度带货;赛事招商时,主办方靠他俩的话题度拉满赞助;可当观众因喜欢选手而涌入评论区,却被批干扰体育纯粹性。这种既要热度变现,又要切割流量的操作,像极了对着结满果实的树抱怨枝叶太茂盛——没有顶流吸引的关注,哪来后续对项目深度的挖掘?

再说点实在的:体育的长久生命力,从来不是靠均分热度,而是靠借光育苗。

羽生结弦退役后,日本花滑协会没有急着去羽生化,反而借他的影响力推动冰场建设和青训普及;林丹时代结束后,国羽用他积累的观众基础做羽毛球进校园活动。同理,面对莎头带来的流量,与其纠结粉丝属性,不如把热度导向乒乓球文化输出——让因人而来的观众,最终因项目本身而留。

最后说句大实话:观众喜欢谁,是人家的自由;体育圈该做的,是把这份喜欢变成「对项目的热爱」。

有人吐槽“莎头粉丝只看脸不看球”,但换个角度想:多少人因为喜欢他俩,第一次看懂“拧拉”和“弧圈”的区别?第一次知道乒乓球还有“直通赛”赛制?体育的魅力本就该多元——有人爱竞技热血,有人爱青春叙事,只要最终能让更多人走进球馆、拿起球拍,“饭圈”还是“球迷”重要吗?

结语:

顶流不是洪水猛兽,体育圈的“畏流量如虎”才是。与其纠结“莎头热度是不是虚火”,不如思考:当顶流打开流量闸门后,我们有没有准备好承接热度的“蓄水池”?毕竟,真正的体育强国,从不排斥“因星而来”的观众,只会用更专业的内容让他们“因热爱而留”。

来源:黑小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