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进商场科普防灾知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08:00 1

摘要:今天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上午,全市防灾减灾日主会场活动在大兴区荟聚商场举行。今年,本市首次将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开进商场,通过“科普宣传+体验”的形式,促进市民“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上午,防灾减灾日活动在大兴区荟聚商场举行。 本报记者 甘南 摄

本报讯(记者王琪鹏)今天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上午,全市防灾减灾日主会场活动在大兴区荟聚商场举行。今年,本市首次将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开进商场,通过“科普宣传+体验”的形式,促进市民“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活动现场,两台机器人“助教”吸引了市民的目光。它们是人形机器人“天工lite”和智能机器人“小瑞”。在前不久的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中,机器人“天工Ultra”一马当先,而“小瑞”则在比赛中担任啦啦队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为半马冠军的“同门”,“天工lite”这一次则担任迎宾和导览的角色,不但站在前台负责迎宾,还与市民互动。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一起参观。”人形机器人的出现,顿时在商场里圈了一波“粉丝”。不少市民与之合影,感叹科技的进步。

家中起火怎么办?机器人“小瑞”现场对市民进行科普:“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119……”

本次防灾减灾日活动采取“科普宣传+体验”的方式,设置主题展示区、生活安全实验区、生活安全科普区、技能培训区等9个区域,向公众全方位进行科普展示,现场科技感满满。侦检四足机器人、水下地形测量船、机器狗、无人机……各种先进的应急设备“组团”进入商场,让市民大开眼界。

在展区内,一款黑色的“安全云盒”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安全云盒”如同名片盒大小,能够监测电动自行车的健康程度,还能在监测到入户充电时自动断电,当充电温度超过60摄氏度时也会自动断电。据了解,大兴区清源街道自2024年6月以来,已为3662辆电动自行车安装了“安全云盒”,累计消除隐患2412起,其中室内充电318起,有效降低了电动车违规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居民还可以登录‘车安盾’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查看车辆位置和电池温度。”展台负责人陈颖介绍,目前“安全云盒”已在大兴区多个镇街推广应用,从而让充电更加安全。

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从今天起,本市将连续7天在北京科学中心举办应急安全大课堂,邀请消防、燃气、森防、防汛、地质灾害、地震等领域专家,面向中小学生、社区群众开展面对面交流。

■相关

应急救援“黑科技”集中亮相

本报讯(记者张雪)今天上午9时30分许,朝阳区三里屯太古里广场上已汇成一片蓝色的海洋,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朝阳区联合主办的2025防灾减灾科技文化节暨朝阳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在此启动。

活动现场,来自应急管理部、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市地震局、朝阳区等二十余家单位的代表共同观摩了朝阳区社区群众应急演练,观看了朝阳区实验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视频。现场还同步展播了《极限守护》防灾纪录片,并向社区捐赠科普读物千余册。记者看到,活动现场设置了应急装备展区、应急科普体验区、无人机展示区等,集中展示应急救援领域的前沿科技。市民可以近距离观看机器人救援实战演练,模拟地震坍塌场景,展示救援机器人精准定位、破拆救援的全流程操作;还可了解到新型航空无人机快速投送物资、搭建临时通讯网络,突破复杂地形限制等。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郑国光指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不确定性、极端性明显增强,当前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多,特别是一些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还不够强,市民朋友应从自身做起,排查身边的灾害隐患,学习和掌握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共同提升全社会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举办此次防灾减灾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目的是要推动防灾减灾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助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郑国光说。

据悉,科技文化节将持续至5月15日,其间还将联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开展“安全进万家”专项行动;线上平台推出全民防灾减灾安全公开课公益宣讲活动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