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对成瘾机制缺乏科学认知,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大量关于成瘾的迷思和误解。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加重了成瘾性疾病患者所承受的污名化压力,更严重阻碍了他们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与帮助,使成瘾问题愈发严峻复杂。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成瘾问题不仅深刻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更在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层面引发强烈震动。
长期以来,由于对成瘾机制缺乏科学认知,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大量关于成瘾的迷思和误解。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加重了成瘾性疾病患者所承受的污名化压力,更严重阻碍了他们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与帮助,使成瘾问题愈发严峻复杂。
美国青少年尝试毒品是正常现象:许多人对美国青少年吸毒和尝试毒品问题持有轻视态度,甚至家长也未能充分认识到其严重性。他们错误地认为,美国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尝试毒品是正常的,无需过度担忧。
科学研究表明,任何吸毒行为都会对青少年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造成严重危害。在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着来自学业、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远离酒精、烟草、大麻和其他毒品才是他们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
上瘾是一种个人弱点:长期以来,成瘾被简单地归结为人们意志薄弱的问题,但事实上,成瘾的机制远比这复杂得多。成瘾取决于所用药物、剂量、途径、频率以及使用者年龄等多种风险因素。
由于个体差异以及是否存在创伤性过往经历,相同剂量的同一种药物对不同个体的影响也截然不同。耶鲁大学发现了与成瘾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变异,不过基因特征并非孤立作用,而是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物质使用障碍
药物过量不会造成脑损伤:社会大众普遍对药物过量的危害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药物过量不会造成脑损伤。实际上,滥用药物会严重损害大脑,过量用药的幸存者可能会遭受未被发现的脑损伤,以及由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导致的缺氧性脑损伤。
研究估计,至少有一半阿片类药物使用者曾因非法途径服用过量(而非致命)或目睹过量服用,经常吸毒者因意外、斗殴和过量服用面临较高的脑损伤风险,一次芬太尼过量就可能导致缺氧、脑损伤以及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
2023年,美国因药物过量死亡的人数估计为107,543人,其中约76%与阿片类药物有关,因非致命性阿片类药物过量到急诊就诊的人数也高达296,323人次,假药等物质的过量使用通常也含有芬太尼,使得神经系统损害的过量用药更为常见。
这些关于成瘾的迷思和误解,在社会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错误观念降低了成瘾性疾病患者获得及时有效治疗的可能性。由于认为成瘾治疗无效,或者坚持错误的成瘾康复观念,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缺乏信心,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导致病情延误,成瘾问题愈发严重。此外,对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忽视,使得青少年无法得到及时的引导和干预,增加了他们成瘾的风险,对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潜在的威胁。
现代科学研究对成瘾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逐渐揭开了成瘾的神秘面纱。成瘾并非单纯的个人意志问题,而是与大脑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密切相关。大脑中控制奖赏、压力和决策的区域在成瘾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当人们使用成瘾物质时,这些物质会作用于大脑的奖赏系统,促使大脑释放大量多巴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和满足感。长期使用成瘾物质会导致大脑对这种奖赏机制产生适应性改变,使得大脑需要不断摄入更多的成瘾物质才能获得相同的愉悦效果,从而形成成瘾。
同时,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也在成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耶鲁大学发现的与成瘾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变异,会影响个体对成瘾物质的反应和耐受程度,而不良的生活环境、心理创伤等环境因素则会增加个体成瘾的风险。
大量的实证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成瘾治疗的有效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明确指出成瘾者自身的否认态度是治疗的主要障碍,而并非治疗本身无效。
一些康复组织的成功案例也充分展示了科学治疗方法的积极作用。这些组织为成瘾者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环境,通过同伴互助、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多种方式,帮助成瘾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逐步摆脱成瘾物质的依赖。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成瘾问题,专业的医疗团队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也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许多成瘾者在接受治疗后成功康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恢复家庭和社会功能。
为了打破成瘾认知迷思,构建科学的成瘾认知体系,加强成瘾知识的科普与教育至关重要。政府、医疗机构、教育部门和社会组织应联合起来,开展广泛的成瘾知识宣传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将成瘾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成瘾的危害、成瘾机制以及预防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社区层面,组织专业人员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向公众传播科学的成瘾知识,纠正错误观念,消除对成瘾者的歧视和偏见。同时,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成瘾相关知识和成功治疗案例,营造全社会关注成瘾问题、支持成瘾治疗的良好氛围。
预防胜于治疗,重视成瘾前期的预防与干预是解决成瘾问题的关键环节。对于青少年群体,家庭和学校应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加强沟通与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存在家族成瘾史、经历过心理创伤或生活环境不良的个体,应建立早期筛查和干预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成瘾风险,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支持。此外,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减少成瘾物质的传播和滥用,从源头上降低成瘾的发生率。
成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打破关于成瘾的认知迷思,构建科学的成瘾认知与治疗体系刻不容缓。通过加强成瘾知识的科普与教育,让社会大众正确认识成瘾的本质和危害。完善成瘾治疗体系与服务,为成瘾者提供专业、有效的治疗和支持。重视成瘾前期的预防与干预,降低成瘾的发生率。
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摒弃错误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应对成瘾问题,才能帮助成瘾者摆脱困境,重获新生,同时也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文字来源:心理学今日的内容
来源:动物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