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科技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在演讲中说:“文科是蒸汽时代的马车,人工智能将让诗歌、历史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但敦煌研究院的一位学者反驳说:“莫高窟的壁画跨越千年,数字技术让它重获新生。没有解读文明的眼睛,代码永远只是冰冷的符号。”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科技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在演讲中说:“文科是蒸汽时代的马车,人工智能将让诗歌、历史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但敦煌研究院的一位学者反驳说:“莫高窟的壁画跨越千年,数字技术让它重获新生。没有解读文明的眼睛,代码永远只是冰冷的符号。”
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800字。
【例文】
以人文之光照亮科技之路
某科技公司 CEO 断言文科将成为 “博物馆里的标本”,这一观点看似彰显科技至上的论调,实则暴露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认知的狭隘。敦煌研究院学者以莫高窟的重生为证,道出了真相:文科绝非时代的弃子,而是照亮科技之路的明灯,是让代码拥有温度的灵魂。在科技与人文深度交融的今天,我们更应坚定地捍卫文科的价值,让二者携手共筑人类文明的未来。
文科是人类文明的精神根基,承载着超越时代的智慧与情感。诗歌用凝练的语言传递着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哲学以深邃的思考叩问生命的意义,历史则用过往的故事为当下提供镜鉴。《诗经》中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跨越千年仍能引发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共鸣;孔子 “仁” 的思想,历经岁月沉淀,依旧是塑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源泉。这些文科瑰宝,是人类在精神世界不断探索的结晶,是任何科技都无法替代的存在。若将文科束之高阁,人类将失去精神的依托,陷入价值虚无的困境。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文科的指引与滋养。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注入,科技可能会沦为冰冷的工具,甚至给人类带来灾难。人工智能若缺乏伦理层面的思考,可能会侵犯人类的隐私、加剧社会不平等;基因编辑技术若没有道德的约束,可能会突破人类伦理的底线。而文科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能为科技发展划定边界,确保科技始终服务于人类的福祉。正如学者所言,“没有解读文明的眼睛,代码永远只是冰冷的符号”,文科赋予科技人文内涵,让科技闪耀人性的光辉。
事实上,文科与科技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重生,正是二者融合的典范。数字技术让精美的壁画得以永久保存和广泛传播,而学者们对壁画背后历史、文化、艺术的研究与解读,则赋予了这些数字化成果深刻的内涵。这种融合,不仅让古老的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科技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在当今社会,从智能医疗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到数字文化产业中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文科与科技的融合正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兼具科技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领域,应打破学科壁垒,促进文科与理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主动汲取文科与理科的双重养分,既要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也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上,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科不是被时代淘汰的 “蒸汽时代的马车”,而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灯塔。让我们以人文之光照亮科技之路,在二者的交融中,书写人类文明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老熊作文高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