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1次收10茬以上,亩产10万元,这5种蔬菜基地都能种!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5:45 1

摘要:“药食同源”“抗炎饮食”入选“2024年度十大营养热词”,客观上反映出,特色蔬菜市场需求量明显增长,受到市场的高度青睐。

“药食同源”“抗炎饮食”入选“2024年度十大营养热词”,客观上反映出,特色蔬菜市场需求量明显增长,受到市场的高度青睐。

武汉有家种植药食同源等特色蔬菜的基地,2022年以来特色蔬菜销量年增长率达30%

为此,小蔬介绍5种特色蔬菜,期待转型的农民朋友可以试试,庭院种植或阳台种菜的朋友更是不可错过。

紫苏——可以按片卖的菜

紫苏原产于中国,分布范围广,中国各地均有栽培。紫苏气味独特,有一种强烈的薄荷味,还伴随着一丝清苦的药香。

值得注意的是:紫苏并不意味着都是紫色。

紫苏种内差异很大,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环境下种植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性状,虽然形态有差异,但都是同一种植物,均可入药。

一般意义上的紫苏整个叶片都是紫色的,纯紫的紫苏味道浓郁,适合做香料。而叶片全绿的紫苏称为“白苏”,白苏的芳香味较轻,适合作为配菜直接夹烤肉吃。而广东最常见的是叶面绿色、叶底紫色的紫苏,味道适中,烹饪时作为配菜最适合。

紫苏还下属四个亚种,最常见的是回回苏,其叶缘有较深的齿,用途和普通紫苏没有区别。

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左上:紫苏(全紫);右上:紫苏-白苏(全绿)

左下:紫苏(面绿背紫);右下:回回苏

湖北武汉地区近年有基地从日本引进的优质青叶紫苏。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他们的紫苏100片装一盒,盛产期每天可生产800-1000盒,参考批发价区间为6-8元/盒(数据来源于该基地2024年统计),年亩产值可达8万元-10万元。

据了解,该基地种植30多亩青叶紫苏,供应武汉至少90%的市场份额,甚至都卖到了北京、广州等城市。

市场上,大多还是按斤出售。目前,惠农网产地价1.5元/斤,零售市场行情价格差距较大,大多在2-22元之间,最高的广东揭阳,达25.33元/斤。

图片来源:惠农网

常见品种

中国各地紫苏地方品种较多,但缺乏系统的紫苏品种选育工作。比较常见的有河北石家庄紫苏、湖南长沙野紫苏(白苏)、大叶野紫苏、观音紫苏、益阳青梗紫苏、南县紫梗紫苏、陕西紫苏、上海紫苏、湖北竹溪紫苏、神农架紫苏、保康紫苏、秭归紫苏、宣恩紫苏、咸丰紫苏、鹤峰紫苏等。还有从日本引进的紫叶紫苏和绿叶紫苏等。

蒲公英——种1次可收10茬以上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

蒲公英植株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2016年下半年,山东章丘白云湖街道的“新农人”韩莹莹发现了蒲公英的商机。据介绍,在网络上销售的生鲜蒲公英,曾经有60%都是她供货,有时一天最多能卖出1000多单。

能做到这个成绩,是因为韩莹莹做出了“花样”。“蒲公英除了可以当生鲜出售,还能做酒,做面条,做酱,做茶等,差不多能做六七种产品。”她掰着手指头数着,仿佛为蒲公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韩莹莹种蒲公英还有一个原因:可以偷“懒”!

图片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

蒲公英抗病虫害能力很强,喜光、喜温凉、耐寒、耐涝、耐瘠薄,抗旱,适应性强,种植起来简单,粗放好管理。我国大多地区均可人工种植。

因此,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说,比种植其他蔬菜品种管理和人工成本低,可以进行“懒人”式生产。如果在保护地种植,一年可收割5-6茬,能持续2~3年。

无论是从种植效益,还是从栽培管理角度来说,蒲公英都可以算作一个好项目。如果您看好市场,可以尝试积极供应这个蔬菜,在满足自己种菜理想的同时,让人们饱尝口福,并在吃菜中清热解毒身体健康。

目前,鲜食蒲公英价格差异较大。京东平台5月9日数据显示,鲜食蒲公英价格在10-40元/斤(以实际页面为准)。

图片来源:京东

常见可用于鲜食的品种

北京大叶蒲公英、日本大叶、俄罗斯野生型改良、意大利早熟品种。

黄秋葵——地头价曾达10元/斤的“网红”蔬菜

黄秋葵又名秋葵、羊角豆、咖啡黄葵等,2015年开始,突然成了蔬菜界的“网红”、各大市场上的热卖食材,地头价高峰时达到10元/斤。

图片来源:北京农技推广

现在,在批发市场上,黄秋葵价格也令人欣喜。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2025年1月以来数据显示,黄秋葵批发价格一直在10元/斤以上,2月10日曾一度达到16元/斤。

图片来源:北京新发地

黄秋葵种植简单易行,具有费工少、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但在我国种植较晚,且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种植黄秋葵方法有所差异。

黄秋葵前期生长缓慢,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与其他生育期短的蔬菜和农作物间作。黄秋葵也可在庭院、阳台或楼顶盆栽种植,盆的口径33~34cm、高26~28cm。

图片来源:北京农技推广

江西萍乡在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中,曾进行春提早设施栽培,栽培密度为行距60 cm、株距45cm,667㎡施有机肥5000 kg、三元复合肥80kg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与收入,667㎡产量1850 kg左右,收入18500元左右。

黄秋葵品种

国内栽培品种主要为五角、五福、清福、红秋葵、卡里巴、绿五星、千指黄秋葵等。

国内在新品种选育方面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多采用系统选育法,如绿白1号、石秋葵1号等均是系统选育而成。

很多地方也选育出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如适合江苏省沿海地区栽培的品种苏秋葵1号,适合浙江平湖市及相同生态区露地或设施栽培的品种绿空,福建地区则选育出闽秋葵1号、闽秋葵2号、风行555等秋葵品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成功选育出适于速冻出口的杂交新品种秋葵101、秋葵102、秋葵104。萍乡地方传统特色的系列品种有赣秋葵1号、赣秋葵2号、赣秋葵3号、赣秋葵4号、赣秋葵5号、赣秋葵6号等。

人参菜——此参非彼参的“土人参”

人参菜又名土人参、东洋菜,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药菜两用

其膨大根虽形似人参,但二者在科属、成分及功效上差异显著人参菜根部可作为特色蔬菜或普通滋补品,但不可替代人参的药用价值。

人参菜嫩茎叶食用味道鲜美、清新爽口,药膳可辅助治疗肺燥咳嗽、补中益气、通乳汁等。

图片来源:农产信息网

种植要点

人参菜喜光耐阴、耐高温高湿、不耐寒冷,可采取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扦插。

育苗一般在3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选择充分老壮的枝条,插条长约10厘米入土深度为5厘米,株行距以10厘米x30厘米为宜,浇足底水。

播种繁殖时,将种子与细土拌匀,均匀条播或撒播在畦面上,耙平畦面浇足底水,一般未经处理的种子需10~20天才能出芽。

在寒冬或早春育苗,通过催芽和地膜覆盖播种后7天即可出土。施肥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每次采收后追肥1次,一般每亩施复合肥15~20千克。

夏秋季蒸腾作用强、采收次数多,要勤浇水,但又要防止积水。采收以嫩叶为主4月上旬至10月下旬,每隔10~20天采收1次,每次采收300~500千克,1亩地每年可采收4000千克。冬季低温时覆盖薄膜以防冻害。

图片来源:阳台养花种菜交流群

种子方面,一亩田、惠农网、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有商家销售,价格不等。平台上也有种植户销售鲜食人参菜,价格在25元/斤左右。想要种植的农民朋友可小包试种。

图片来源:惠农网

十香菜——老家河南特产

十香菜又名芗草,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留兰香的一种,也是河南特产之一。

十香菜植株内还有丰富的精油,主要成分为香芹酮、薄荷酮、柠檬烯等,具有疏风散热、消炎止血等功效,既可食用,又可入药,还可开发成化工产品。

栽培要点

十香菜喜光耐热、忌涝,可进行根茎繁殖、扦插繁殖。

根茎繁殖:于3月中旬将十香菜的地下根茎翻起,选健壮色白、节密、无病虫害的新鲜根茎,切成6~8厘米长的根段,摆在开好的种植沟内,沟深6~8厘米,沟距25厘米左右,摆放时,每段根茎应首尾相连,摆好后随即覆土,压实,并浇透水。

扦播繁殖:于5~6月,选健壮的地上茎切成6厘米长的小段,在苗床上扦播,生根成活后移栽。

无论哪种方式繁殖,栽前都要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方便排灌和管理。

田间管理以除草为主,通常4月上旬返青后便可采收嫩叶上市,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花时一次性割除植株顶部老茎叶,10~15天又可采收新嫩叶,生长期可长达210天左右。

电商平台上同样有商家销售种子,价格不等。平台上也有种植户销售鲜食十香菜,价格在20元/斤左右。

图片来源:京东

温馨提醒:特色蔬菜市场价格较高,有的属于小众蔬菜,农民朋友种植时需多调研市场,莫要跟风种植。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信息来自农产信息网、成都农商通、北京农技推广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来源:长江蔬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