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1日,芝加哥联合试训场馆外,一位身高2.18米的中国青年正在进行最后的热身。他叫杨瀚森,这位来自青岛的中锋,即将以唯一中国球员的身份,在这个NBA选秀前最重要的舞台上接受全球目光的审视。这不仅是个人的逐梦之旅,更是中国篮球时隔九年冲击NBA的关
杨瀚森芝加哥试训:中国篮球新希望的淬炼之旅
2025年5月11日,芝加哥联合试训场馆外,一位身高2.18米的中国青年正在进行最后的热身。他叫杨瀚森,这位来自青岛的中锋,即将以唯一中国球员的身份,在这个NBA选秀前最重要的舞台上接受全球目光的审视。这不仅是个人的逐梦之旅,更是中国篮球时隔九年冲击NBA的关键一役。
一、从淄博少年到CBA新星的蜕变
出生于山东淄博的杨瀚森,成长轨迹充满戏剧性。小学三年级时,因身高异于常人被选入体校,启蒙教练王颖至今记得他“边运球边观察全场”的天赋。2023年U19男篮世界杯成为转折点,18岁的他单场6次封盖美国队,被美国媒体称为“中国篮下的铁闸”。进入CBA后,他迅速成长为联盟顶级内线——2024-2025赛季场均16.6分10.5篮板2.6盖帽,攻防正负值+22的数据,让他毫无悬念地当选最佳星锐球员和盖帽王。
与前辈不同,杨瀚森的国际化路径更为系统。青岛队为他配备了双语战术板,训练间隙他戴着耳机听英文播客,甚至朋友圈文案都要反复打磨。这种“沉浸式”准备,让他在赴美前就已具备与NBA球队沟通的基础。
二、特训营里的“魔鬼改造”
为了这次试训,杨瀚森在洛杉矶经历了为期六周的“地狱式特训”。美方经纪公司Klutch Sports Group为他组建了豪华团队,包括曾指导詹姆斯、韦德的训练师克里斯·约翰逊。训练重点直指NBA最看重的技术细节:
- 投篮重塑:教练托住他的手肘反复调整手势,针对手指过长导致的抓球变形问题,设计了500次勾手加练计划。
- 体能突破:核心力量训练强度提升30%,短跑教练专门改良启动姿势,垂直起跳高度增加8厘米,助跑摸高达到3米72。
- 战术适应:每天五小时的特训中,穿插大量挡拆模拟和换防演练,目标直指“空间型五号位”转型。
这些努力在试训前的模拟测试中初见成效:他的三分命中率从CBA赛季的34%提升至特训后的38%,挡拆外弹投篮稳定性显著增强。
三、芝加哥舞台上的“双面考验”
此次试训包含三大核心环节,每个环节都直指杨瀚森的技术短板:
1. 体测环节:在3/4场冲刺测试中,他的3.48秒成绩虽不及博古特当年的3.43秒,但较之前提升了0.2秒;站立摸高3.79米的数据,则让他在禁区防守中仍具威慑力。
2. 技术展示:试训首日的半场攻防演练中,他连续三次用“上下步+肩部假动作”戏耍对手,但随后换防小个子时的两次失位,再次暴露横向移动不足的问题。
3. 5V5实战:在与塞尔维亚中锋米洛维奇的对抗中,两人肌肉碰撞声充斥全场。杨瀚森的策应能力得到认可——单场送出4次助攻,但失误率偏高的问题仍需改进。
尽管优缺点并存,他的表现已赢得球探关注。某西部球队总经理私下表示:“我们更关注他的进步速度,他就像未完全发酵的面团,每天都在膨胀。”
四、中国篮球的“破冰之旅”
自姚明2002年以状元身份登陆NBA以来,中国球员的NBA之路充满坎坷。周琦2016年首轮第43顺位被选中,成为最后一位进入NBA的中国球员。如今杨瀚森的试训,承载着中国篮球突破“九年空白”的期待。
与前辈相比,他的优势在于全面性:场均3.3次助攻的数据超过许多后卫,这在传统中锋中极为罕见。但挑战同样严峻——NBA强调无限换防的体系下,他的横移速度仍是最大短板。ESPN评论员直言:“第二轮中段选个彩票不亏,万一刮出‘谢谢惠顾’,损失也就百来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杨瀚森的团队深谙造势之道。训练视频中,深夜独自加练的画面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定制中餐饮食、华人聚居区公寓等安排,也在降低文化适应风险。这种“未雨绸缪”,或许能避免重蹈易建联当年的覆辙。
五、未来的无限可能
根据最新模拟选秀,杨瀚森的顺位已攀升至第47位,雄鹿、湖人等队被列为潜在下家。若能被选中,他将成为中国篮球历史上第八位NBA球员。更重要的是,他的成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同属Klutch Sports Group的林葳也在筹备选秀,中国篮球有望迎来“双星闪耀”的新时代。
对于杨瀚森而言,试训只是起点。联合试训结束后,他将参加Klutch组织的专项试训,并前往对他感兴趣的球队进行单独展示。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每次练到力竭时,就想起姚主席说的‘机会留给准备好的人’。”
站在芝加哥联合试训的场边,看着这个20岁青年在篮下辗转腾挪的身影,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篮球新的希望。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杨瀚森已经用行动证明:中国球员冲击NBA的征程,从未停止。而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篮球热浪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