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智时代彻底改变了信息的生成、传播及消费方式。面对传媒行业的业态革新,各大主流媒体在平台生态构建、体制机制创新、内容IP打造、媒体内生动力与外部活力提升方面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尝试打造具备资源整合能力、深度跨媒介融合的“传媒航母”,实现媒体自身的转型升级与
数智时代彻底改变了信息的生成、传播及消费方式。面对传媒行业的业态革新,各大主流媒体在平台生态构建、体制机制创新、内容IP打造、媒体内生动力与外部活力提升方面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尝试打造具备资源整合能力、深度跨媒介融合的“传媒航母”,实现媒体自身的转型升级与长远发展。人民日报着力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的“人民媒体方阵”,涵盖报、刊、网、端、微、屏等十多种载体,综合覆盖受众超过10亿人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集聚品牌资源打造“综合性国际传媒航母”,国际重大新闻全球首发率达27.6%;在CTR媒体融合研究院《2023年主流媒体网络传播力榜单》中,总台在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媒体机构传播力排名第一。由多家单位整合而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聚力打造新型军事“传媒航母”,构建全媒体编组、全天候传播、全要素集成的军事传播矩阵,阅读量过亿的现象级融媒产品不断涌现。这些主流媒体的“传媒航母”建设成为数智时代媒体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一、强化技术引领与资源整合,打牢媒体发展的“航母底座”
新型主流媒体的“传媒航母”并不仅仅是各组成要素的简单合并或叠加,而是在内部实现各要素之间的高效联动与有效协同。这不仅要求对媒体资源进行有效重组和优化,还需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作为推动力,并依赖先进技术打造起坚实的基础平台。
1.拥抱新兴技术,打造融合发展的“技术底座”。先进技术是数智时代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关键力量。主流媒体在打造“传媒航母”的过程中,以先进技术为引领,建设坚实的“数字底座”,旨在建立一个技术驱动、数智引领、高效协同的技术平台。以数智化为支撑,打造融媒体生产传播平台,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到选题策划、信息采集、内容生产、稿件分发等新闻生产传播的全过程,形成更加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用户画像体系,强化传播分析与用户互动,对海量优质内容进行智能化分析,实现不同用户、不同阶段稿件的智能推送。依托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人民云”技术平台,以云基础设施与数据服务为核心,推出了人民党建云、人民问卷调查系统、人民链等多元应用,全方位服务不同圈层用户群体。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倾力打造的“交汇云”平台,则是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赋能下,围绕移动实时指挥这一关键功能构建了一体化融媒体业务生产及协同管理系统,全面覆盖内容生产的策划、采集、编辑、发布、传播、监控、反馈等全流程环节,确保了移动优先战略下数据交换与能力共享的标准统一。
2.有效重塑媒体资源,构建合而为一的“传播底座”。不同形态的媒体具有各自的独特优势,如传统媒体具有深厚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公信力,新媒体具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和高效的传播网络。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是将不同媒体形态、不同媒体渠道以及各类媒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重塑,构建起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多形态、立体化的媒体传播平台,实现1+1>2的效果。作为综合性的国际传媒航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整合各类广播电视节目资源、新媒体传播矩阵、宣传资源,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抢占传播高地。在国际传播方面,发挥总台68种语言、CGTN融媒体平台、国际视频通讯社、海外总站、网红工作室等资源优势,深化多语种产品精准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在国内媒体融合建设中,总台在信息流通、数字经济等领域整合媒体资源,大力拓展央地合作模式,《乘着大巴看中国·天边草原乌拉盖》《“央young之夏”草原之夜歌会》《灯火里的中国》《山水间的家》等融媒体产品更是成为资源整合、央地合作的典型案例。围绕旗舰新闻栏目《新闻联播》,以“联播”为IP有效整合大小屏内容资源,推出《主播说联播》《联播一瞬》等融媒体品牌产品。
3.创新体制机制,夯实转型升级的“组织底座”。“传媒航母”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坚实的“组织底座”。这就需要媒体主动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发展活力,为媒体转型升级构建有效的制度保障。主流媒体通过深入破除体制性壁垒,探索并实践新型管理机制,能够实现各业务板块之间优势互补,激发媒体内部组织的无限活力。在此过程中,主流媒体需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传媒航母”能够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为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坚实基础。比如,湖南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事业产业“双机构”运作、一体化运行机制,将具备经营性质的业务资产及相应人员有序并入集团架构中,对各下属二级事业单位进行整合升级,全部转型为集约化、高效的一体化公司形态,增强集团作为市场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事业与企业在管理体系、运营模式及发展路径上的深度交融与协同发展。对集团全体员工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宣传、内容产品、运维、营销、技术研发等不同岗位设计相应的薪资分配制度,创新推出项目制、工作室制,特别注重对于年轻员工的鼓励、激励,打破事业编制下“大锅饭”的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员工积极性,为事业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内容创新创优,提升“传媒航母”的核心竞争力
优质的内容服务是“传媒航母”赢得公众信任、塑造品牌形象、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更是其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1.坚持内容立身,释放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传媒航母”作为信息传播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内容的品质与深度直接决定了其在受众心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坚持内容立身意识意味着对每一个报道、每一档节目、每一篇专栏精益求精,追求内容的原创性、独特性和价值性。主流媒体坚持精品引领,提高内容创作与传播的能力与水平,才能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有深度的信息与文化产品,提升媒体品牌价值与影响力。例如,湖南广电坚持精品立台,湖南卫视与芒果TV双平台深度融合、一体运行,从2020年的“脱贫攻坚三部曲”、2021年的“庆祝建党百年交响乐”,到2022年的“奋进新时代洪波曲”、2023年的“新征程上谱新篇”,再到2024年的“中国式现代化光明行”,精品内容主题策划牵引全年重点新闻宣传和文艺创作。生产出了新闻大片《总书记来信》《盛世修文》、理论片《十讲二十大》、综艺节目《声生不息》、纪录片《中国》《岳麓书院》等优秀作品。湖南广电的原创精品力作充盈在大小屏、各端口,形成了精品创作与立体传播的独特打法,构建了芒果新闻大片、芒果理论大片、芒果爆款综艺、芒果电视剧、芒果纪录大片、芒果电影大片的“航母级”精品内容矩阵。
2.统一内容对外出口,实现内容的优化升级。主流媒体整合分散的内容资源,通过统一标识、界面风格、语言规范等视觉元素,统一内容对外出口,打造具有一致性的内容调性,有利于塑造具有强识别性的内容品牌,提升受众的品牌认知度。特别是在媒体融合初期,传统媒体开设了许多客户端,进入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后,主流媒体主动从量的发展跨越到质的飞跃,实现内部自建新媒体内容的深度整合和优化升级,提升了整体竞争力。例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整合浙江新闻、天目新闻、小时新闻三大移动端,推出“潮新闻”平台,依托深度聚合“传播大脑”的先进技术,整合省域媒体资源,紧密联结全省101个市县媒体单位,共绘省域传播一体化蓝图,上线两百余天,全网用户就超过了1亿。平台精心锻造“潮鸣计划”,汇聚约1500位优质内容创作者加盟;并通过“潮声”与“潮评”两大品牌栏目,有力塑造观点引领力。此外,平台创建“潮新闻大V圈”,对平台原创内容进行专业解读与互动,成功营造出集新闻资讯、深度评论与社交互动于一体的崭新内容生态系统。
3.扎根文化沃土,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内容IP。在各级主流媒体的媒体融合实践中,“传媒航母”的内容打造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区域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地方文化特色作为内容创新的源泉。主流媒体可以将这些文化瑰宝进行整理、提炼,转化为一系列高质量、高辨识度的融媒体节目和短视频内容,打造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内容IP,强化“传媒航母”的媒体品牌辨识度和知名度。例如,作为西部地区传媒领域的“传媒航母”,四川广电围绕三星堆文化,通过电视、直播、短视频、纪录片等多元方式,全力打造特色内容IP。四川卫视与三星堆博物馆跨界联动推出《又见三星堆——2023四川卫视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在整体舞美上还原古蜀王国,单个表演上融合青铜大立人、太阳神树等三星堆文化元素,在四川卫视和四川观察旗下抖音、快手、微博、视频号等传媒矩阵账号中同步直播。该场晚会创造了40多个词条登上微博、抖音热搜榜单的纪录。历时四年,全程伴随式记录三星堆考古、发掘、研究全过程,策划制作超高清文物短片《微观三星堆》。通过三星堆这一超级文化IP,四川广电进一步发扬了巴蜀文化魅力,提升了媒体品牌形象。
三、外拓融合边界,壮大“传媒航母”的规模体量
“传媒航母”的发展不仅在于内部资源整合与优化,还在于其能够拓宽媒体融合边界,向其他行业延伸与渗透,实现主动融合、跨界融合,壮大自身媒体产业的体量规模。当前,主流媒体在基层治理、文化旅游等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创造了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1.参与社会治理,延伸传媒“触角”。基层社会是“传媒航母”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也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主流媒体基于强大的传播力与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深度参与到数字乡村、智慧城市建设之中,并与交通、电信、文旅、医疗、教育等各行各业加速融合,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带来新的可能,为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例如,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上游新闻客户端,依托“帮帮频道”积极搭建服务用户平台,联动政府机构回应民众关切。开设“帮你问”板块,联动了卫生健康、社会保障、交通出行、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医疗保障、城市管理等多个市级职能部门,以及大量的街道乡镇政府机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该频道通过搭建“曝光台”“帮你问”“找答人”和“社区帮”等板块连接政府、民众和专家,实现与本地资源的深度融合。这一过程中,主流媒体围绕公共事务治理,适时跨越组织边界,协调多元治理主体及其利益关系,促进对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体现了主流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传媒航母”与社会各行各业无缝对接,拓展了媒体发展边界。
2.跨区域跨平台融合,形成集群作战的发展态势。主流媒体跳出固守“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主动突破地域限制,打破原有的媒介边界和地域限制,跨区域联动拓展“朋友圈”,聚合各自地域特色与行业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提升整体传播实力。跨区域的媒体联动合作意味着各成员单位均拓宽了传播渠道,宣传互动更加频繁、高效,打造相互支撑、各具特色、互联互通的传播生态,拓宽各级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边界。例如,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牵头成立的天府融媒联合体,由四川广电、四川报业、四川新传媒集团、中国广电四川公司4家单位发起,涵盖21个市(州)媒体、1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三级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传播“航母”。面对各县市区融媒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天府融媒联合体主动打破数据壁垒、向各成员单位提供涵盖策、采、编、审、发等流程的公益性的技术产品,把内容统一汇聚至技术平台,向全省各市、县级媒体提供内容交换的服务,对重大主题报道、省市县级媒体原创优质稿件进行全网分发。
3.产业跨界融合,探索新商业模式与增长点。主流媒体通过多维度资源的紧密联结,突破原有的业务界限,强化跨界协作,与相关产业携手创新业态模式,共同孕育出新颖的服务产品与商业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不断的产业活力与资源补给,不断促使“传媒巨舰”的规模日益扩大。媒体跨界融合产业发展优势在于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驱动力。主流媒体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内容生产力和渠道优势,能够迅速吸引并整合各类资源,通过与教育、旅游、金融、交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形态和商业模式,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例如,河南日报社积极推动大融合纵深实践,通过“媒体+政务商务服务”模式,强化跨界融合,延长“文化+”产业链,拓宽数字化边界,跨界融合图书发行、动漫制作、物贸印刷多个领域;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资源整合,深度融合教育、金融、文旅等行业,实现传媒产业结构扩容和规模扩张。“互联网+酒店”业务、数字文化产业、数智化互动电商、智慧速递产业、基于数据要素的智慧普查系统,都成为其产业创新的重要成果,并形成了规模较大、利润稳定的产业单元。2023年,实现营收25.1亿元,拥有全资和控股二级企业34家,实现事业版图的不断扩张。
来源 《传媒》
编辑 曾敏
二审 景诗瑶
三审 陈发文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