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急诊抢救室到重症监护病房,从慢性病护理到特殊人群照护,镜头定格天使身影,光影诉说护理温情。在第114个“5・12”国际护士节之际,上海中医药大学面向9家附属医院征集“那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收到近百份来自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投稿,这些珍贵图文构成了一幅护理工作
转自:上观新闻
从急诊抢救室到重症监护病房,从慢性病护理到特殊人群照护,镜头定格天使身影,光影诉说护理温情。在第114个“5・12”国际护士节之际,上海中医药大学面向9家附属医院征集“那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收到近百份来自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投稿,这些珍贵图文构成了一幅护理工作的全景画。
在圈内,谁是护理高手?明年,中国上海就将主办“技能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而护士节期间,作为世技赛入场券的竞技场,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上海市选拔赛正在进行中,看看曾在国赛夺金、世赛夺牌的上海选手能否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卫冕。
宝山医院助产士小瞿挽救母婴。
【临床惊心镜头:温暖更有力量】
某天凌晨三点,宝山医院产房被一阵急促的胎心监护仪警报声猛然惊醒。一位怀孕37周多的产妇,突发胎膜破裂、羊水大量流失,监护屏上胎心曲线急剧下降。助产士小瞿触到床单上的湿润,后颈瞬间沁出冷汗。
“保持侧卧,我托住宝宝!”小瞿半跪上床,右臂如钢支架般撑起产妇臀部,掌心牢牢托住胎头,防止脐带进一步受压。她的护士裤很快被浸透,膝盖在床面压出红痕,却始终保持着托举姿势。转运至手术室的途中,她维持托举动作长达9分钟。直到主刀医生完成手术,在场医护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小瞿用专业与毅力为胎儿撑起了一把“生命保护伞”。
龙华医院男护士孙鑫岳在抢救病人。
凌晨时分,龙华医院脑血管造影DSA导管室门口,术中灯骤然亮起,监护仪的尖锐警报声撕裂了手术间的沉寂。52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王先生刚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屏幕上的心电图波形突然扭曲成室颤的锯齿状风暴。“立即除颤!”主刀医生的指令未落,男护士孙鑫岳已从铅衣口袋中抽出导电膏涂抹均匀,同时用膝盖顶开抢救车锁扣,动作如精密机械般无缝衔接。
第一次电击后,室颤的波形短暂平息,再度狂乱。孙鑫岳的左手持续按压患者胸骨中段,右手快速推注胺碘酮注射液。他弓腰形成的力学支点与DSA手术床形成稳定三角,确保导管位置在抢救中不发生毫米级偏移。
当第三次除颤仍无效时,他果断启用“压迫静脉充盈法”:双掌交叠压迫患者腹股沟区,原本塌陷的股静脉瞬间充盈,18G规格的留置针一针见血,为后续肾上腺素静脉推注打通了生命通道。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需要植入时,他托举患者髋部协助穿刺的动作依然稳如磐石——30斤铅衣下的手术服早已汗透,却凝练成介入护士独有的“铅衣美学”。生死竞速后,窦性心律终于在监护仪上划出平稳弧线。
曙光医院护士长王晶穿刺中。
曙光医院病房内,一位老年危重症患者血压持续走低,外周静脉因长期治疗几近塌陷,高年资护士轮番穿刺均告失败,监护仪的滴答声敲打着紧张到凝固的空气。护士长王晶快步走到床旁,指尖轻触家属紧绷的手背:“让我们再试一次!”
她抱起超声仪器,小心翼翼调整探头角度,在患者胫前静脉锁定目标后,拿起动脉穿刺针进行穿刺。针尖刺入皮肤的刹那,患者肌肉轻轻颤动,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入针管,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监护仪上的血压数字开始回升时,王晶仍保持着进针的姿势,直到确认留置针稳妥固定。“你们比我们还上心……”患者家属抹着泪握住两人的手,此时王晶的上衣已被冷汗浸湿……
百份投稿记录临床护理日常,照片故事诠释白衣天使初心。“从惊心动魄的生命抢救,到默默坚守的社区服务,再到跨越国界的无私援助,每一份付出都闪耀着人性光辉。”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专硕研一学生张欣悦感言:“这些故事中,不仅在于精湛的技术,更在于那份沉重的责任和爱心。”上中医2021级护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姜珊也说:“镜头中,一线护理工作者们专注的身影,更坚定了我在护理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念。”
上海市中医医院石门路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护士长吴菁茜深入静安区社区、养老院、学校、企业及地铁站点开展中医健康讲座与咨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获悉,在5月14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举办的“大美无言,大爱有声”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第六季“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中,部分故事的主人公将在现场与护理学子们分享他们的感人故事和实践经验。一同通过真实案例传播,为在校护理学子树立职业榜样,也为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提供鲜活教材。
【国赛金牌选手:技能为翼 仁心为灯】
护士是天使也是战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今年国际护士节同期,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上海市选拔赛在上海健康医学院举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技能领域的顶级赛事,只有国赛金牌选手才有望代表中国参加2026年在沪举办的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作为世界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国家主训练基地,上海健康医学院参赛学生自2018年起先后在这项“技能奥林匹克”中斩获多枚奖牌,并三次蝉联全国冠军。其中,吴怡欣于2022年代表中国首次摘得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铜牌,曾小桉则在2024年再获世赛铜牌,实现我国在该项目奖牌的突破性积累。
曾小桉分享寄语学妹学弟。
在第46、47届世界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为国摘得铜牌的背后,师门传承,后继有人。市赛之际,上海健康医学院举行“以爱为擎,同心致远”2025年国际护士节传光授帽。上健医党委书记郭永瑾表示,建校10年来,学校已培养护理相关专业毕业生1.2万人,占全校人才培养总数的1/3,其中9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0%毕业生进入上海三级医院,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携爱鸢尾开,五月天使来。”当天,校长吴韬将校旗和院旗传递到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的教练组代表和参赛学生代表手中,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院长朱爱勇、参赛选手闵思达分别领旗。之后,上海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庹焱点燃红烛,启动传光授帽环节。只见点点烛光映照着护生们的脸庞,圣洁的燕帽承载着守护生命的责任。
在现场,庹焱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奚慧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原主任曹艳佩、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查庆华等10位护理前辈,共同为即将走上实习岗位的400多名护生代表授帽,并将象征着生命之光的红烛传递到她们手中。作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国赛金牌获得者,身着胸前带有国徽的世赛领奖服,曾小桉也激励同学们用专业与温度守护生命,以技能为翼,以仁心为灯,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题图来源:上健医 图片来源:受访高校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