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日,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向荣村水库的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52岁的村民杨秀文正带领着村民将26万只“光和一号”螃蟹苗投放进自家承包的水库。这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承载着他对今年丰收的期待,也见证着向荣村特色水产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
本报记者 高伟 通讯员 林倩倩
5月9日,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向荣村水库的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52岁的村民杨秀文正带领着村民将26万只“光和一号”螃蟹苗投放进自家承包的水库。这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承载着他对今年丰收的期待,也见证着向荣村特色水产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
杨秀文前年就曾尝试螃蟹养殖,并且凭借着自己的精心照料和科学管理,取得了成效。有了之前的经验,今年他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希望能在水产养殖领域收获更大的成果。“前年养殖的时候,就发现这个螃蟹品种很适合我们这里的水质和环境,而且市场反响也不错,所以今年就想着多投一些蟹苗,争取有个更好的收成。”杨秀文笑着说道,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此次投放的“光和一号”螃蟹苗,生长期为5个月,预计到“十一”国庆节期间便可上市,主要销往本地市场。据杨秀文介绍,秋季上市时母蟹售价在每斤30—40元,公蟹售价为每斤20—30元。为了让螃蟹健康成长,他在饲料方面下足了功夫。投放的饲料包括玉米、豆粕和小鱼,其中玉米都是自己用锅蒸熟后,人工做成窝窝头来投喂,平时也会投喂小鱼,确保螃蟹能够摄取到充足的营养。“自己做窝窝头虽然麻烦一点,但这样更放心,能保证饲料的质量,螃蟹吃好了,长得才会好。”杨秀文说。
在养殖过程中,杨秀文始终秉持着科学的养殖理念。定期观察螃蟹的生长情况,关注水质的变化,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同时,不断学习新的养殖技术,希望能提高螃蟹的成活率和产量。“养殖这个事儿,不能只靠蛮干,得讲科学、讲方法,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让自己的养殖事业越来越好。”村党支部书记宋卫东介绍。
向荣村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村里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产业,鼓励像杨秀文这样有经验、有想法的村民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杨秀文的螃蟹养殖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村里的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对于今年的收入,杨秀文充满了信心。他的目标不仅仅是自己致富,还希望能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养殖中来,共同打造向荣村的特色养殖品牌,让更多人了解向荣村的优质水产品。
随着26万只蟹苗在水库中安家落户,杨秀文的养殖之路也开启了新的篇章。相信在杨秀文等养殖户的努力下,向荣村的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将会越来越壮大,村民们的生活也会像这水中的螃蟹一样,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