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作为活跃在首都戏曲舞台上的一支重要艺术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紧扣时代脉搏,守正创新奋楫笃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河北梆子艺术,取得了骄人的艺术成就。王洪玲,作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党总支书记、团长,当今河北梆子的领军人物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作为活跃在首都戏曲舞台上的一支重要艺术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紧扣时代脉搏,守正创新奋楫笃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河北梆子艺术,取得了骄人的艺术成就。王洪玲,作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党总支书记、团长,当今河北梆子的领军人物,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情,带领全团同志不断向着更高的艺术高峰攀登。在王洪玲团长的带领下,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出人、出戏,一部部经典保留剧目得以有序传承,名家涌现、新人辈出,让古老的梆子腔唱响神州大地;一出出新编大戏,讲好中国故事,讴歌时代精神,塑造出的鲜活艺术形象,成功屹立于中华戏曲艺术宝库,为提升河北梆子剧种的艺术水平赋能添彩,受到业内专家和广大戏迷观众盛赞。
2025年5月7日、8日,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携全本《王宝钏》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再度重磅上演,受到广大戏迷观众的热烈关注,来自各地的戏迷观众们纷纷涌进剧场,为首都的戏曲舞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作为喜欢河北梆子的戏迷观众们,只要提起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提起“掌门人”王洪玲和梆子团的名家新秀,戏迷们的兴奋之情就难以言表,对于他们各自主演的剧目、代表的作品、唱表的风格、更是如数家珍、了如执掌。由王洪玲领衔主演的河北梆子《王宝钏》,以完整的叙事、巧妙的铺陈、精彩的唱腔和老中青年三代演员同台献艺、以老带新、传承创新的表演形式,更是倍受大家的喜爱。每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贴演此戏,喜欢河北梆子的戏迷们就像过年一样,竞相传告、相邀看戏。外地的戏迷们也是早早做好进京准备,翘首以盼殷殷期望,静等好戏开锣!河北梆子艺术的魅力,好角儿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河北梆子《王宝钏》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也是河北梆子的看家戏,脍炙人口的唱腔、起伏跌宕的剧情,深受大家的喜爱。剧中主人公“王宝钏”韧如蒲苇的心性与情比金坚的坚守,与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高度吻合,让大家萌生共情与喜爱。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能演全本《王宝钏》的剧团早已寥寥无几。为了让这部经典剧目焕发艺术生机,十余年前,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就对这部经典剧目进行了全新的打磨与调整,以更加适合戏曲艺术的规律、河北梆子剧种的特点和时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先请已故著名的河北梆子编剧、作曲家姬君超先生对剧本《王宝钏》上部作了精心取舍和编排,突出了主要人物的故事主线,强化了叙事的完整性和矛盾冲突,使剧情结构更加紧凑、主线更为清晰、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新编的《王宝钏》上本从“彩楼配”演起,接下来是“三击掌”、“降马归窑”、“别窑”。下本内容为“探窑传书”、“武家坡”、“算粮”和“大登殿”。重新调整的剧本去粗取精、匠心选材,以彰显作品价值内涵和强化人物为基调,突出河北梆子剧种的艺术特色,合理调度优化场次,在叙事手段、表现手法、舞美设计和灯光调度方面赋予了新意境、新追求,使得这部传统剧目的艺术面貌焕然一新,尤其在唱腔和音乐上下足了功夫。河北梆子的声腔高亢激越、慷慨悲壮,但也不乏细腻婉转,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已故著名河北梆子编剧、作曲家姬君超先生作为《王宝钏》上部的唱腔设计,为这部经典剧目的再度焕彩立下了汗马功劳。此版本《王宝钏》板式丰富、运用巧妙、设计得当,汇集了河北梆子青衣、老生、花脸、老旦、武生、小生、花旦等不同行当的声腔风格和演唱特色,充分体现了河北梆子以“唱、做”见长的剧种风格。在“三击掌”一折中,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艺术体验,更有利于演员情感的抒发和唱腔魅力的表现,将“王允”一角由传统的“花脸”应工,改为“老生”应工。这一匠心的变换,不仅让对手戏演员的唱功得以全面发挥,更是突出了人物形象,在演出中得到高度认可与好评。为深化人物内心情境,营造符合剧中人物的艺术氛围,在整体音乐的设计上也是颇有亮点,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技法,将河北梆子的音乐魅力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更为令人可喜的是,全本《王宝钏》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演出实践和再提升、再创作,不仅让经典作品再度焕彩,更为河北梆子剧种赋能,成为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的成功典范!
虽然戏迷观众都是多次观看王洪玲主演此剧,但是每一次观演都能给大家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历久弥新更觉魅力无两。在当晚的演出中,王洪玲的震撼表演给现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象。一板一腔,余音袅袅不绝于耳;一举一动,华彩呈现令人叫绝。“彩楼配”的端庄秀丽、“三击掌”的坚贞不屈、“归窑”的温良贤惠、“大登殿”的华彩重生,精湛的表演,动人的声腔,将演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爆棚的掌声、叫好声时时响彻全场。河北梆子声腔素以高亢激越著称,但是为塑造好人物亦有细腻婉转的一面。王洪玲作为资深的艺术家,表演真挚感人,细腻入微之处更显真功,多个细节的表演深深打动了每位观众。“三击掌”作为戏份最重的一场戏,既重唱也重做,矛盾冲突激烈,人物情感丰富复杂,极为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王洪玲将戏曲艺术程式化的表演技法化于人物之中,将主人公的恪尽孝道、知书达理、温良坚贞揭示的层次分明、可信可敬,塑造刻画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将王宝钏不忍绝情、一忍再忍,情难舍、意难平的两难境地,昭示的生动形象、感人至深,一步步营造出的悲情氛围,让人感同身受,不禁潸然泪下。剧中多个核心唱段“奉圣命定终身择善而选”“曾记得韩信受过胯下辱”“在寒窑左盼右盼望穿双眼”“金牌调银牌宣”、“讲什么节孝两双全”韵调别致、情感充沛,行腔婉转、润腔细腻,展示了王洪玲在演唱方面高超的艺术造诣。了解王洪玲的戏迷们都知道,她的嗓音天赋极好,又“挂味儿”,高音处穿云裂帛珠落玉盘,低音处行云流水泉响叮咚,且“腭嗽”“喷口”“夯音”等特殊技巧娴熟老练,但更为难得的是,她的演唱饱含深情,同样的板式和曲调,能将人物不同的内心情感诠释的淋漓尽致,令人深深折服!王洪玲在艺术上的成功绝不是仅凭借良好天赋,更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敬畏,是埋藏在心底的从艺初心和为实现艺术梦想而砥砺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全本《王宝钏》的演出阵容,花团锦簇强强联合,既有名家献艺,又有新人担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张树群、杨秀琴、郭砚夫三位老师虽已退休,但是心系青年人的成长和剧团的艺术发展,老骥伏枥甘为人梯,分别饰演薛平贵和王宝钏。三位老师过硬的唱、念、做、表获得了观众们高度的认可和肯定。剧团的青年新秀张颖超,在此次演出中饰演“三击掌”中的王允和“武家坡”中的薛平贵,其韵味十足的唱腔和细致规范的表演,成功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受到大家好评。虽然他是临时“钻锅”学演“三击掌”中的王允,但是凭借多年的勤学苦练和多位老师的悉心传授,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此次演出任务,在表演中与王洪玲的配合默契,表演节奏和火候控制的恰到好处,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剧团青年新秀马曌在“算粮”一折中饰演的薛平贵令人眼前一亮,嗓音圆润,身段潇洒。康佳乐作为一名颇有实力的青年旦角演员,在“探窑”和“武家坡”中饰演的王宝钏也得到了戏迷观众们的好评。在她的表演和唱腔上,细心的观众能够看到王洪玲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色,康佳乐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迈开了扎实的步伐,希望她在名师的教授下早日打开个人的艺术之门,成为河北梆子的优秀传承人,为续写河北梆子风华做出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金民合塑造的王允、刘朝云塑造的王母、魏爽塑造的代战公主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得掌声不断、叫好连连。
此次《王宝钏》的成功上演,不仅是对河北梆子艺术的一次深情礼赞,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它让我们看到,在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戏曲依然能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的界限,触动人心,连接古今。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正创新”的深刻内涵,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和传承发展树立了典范。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能够继续秉持初心,勇于创新,创作出更多贴近时代、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让河北梆子这一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摄影:海棠)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