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和煦的阳光下,温和村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纷纷向我们讲述着温和村最近的变化。《精彩新涉县》小编老玉米,在村民的口中,一个人的名字频繁被提及——温和村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志刚。
涉县“泥腿子”书记刘志刚
以担当和奉献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精彩新涉县》公众号小编老玉米,五一放假期间,与家人一同前往风景秀丽的温和村周边游玩。
在和煦的阳光下,温和村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纷纷向我们讲述着温和村最近的变化。《精彩新涉县》小编老玉米,在村民的口中,一个人的名字频繁被提及——温和村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志刚。
村民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刘志刚的敬佩与感激,认为他正是乡村振兴所需要的村干部。我心中不禁充满了好奇,这位村干部究竟有何魔力,能让一个村庄焕发新生?
于是,我特意放慢脚步,和乡亲们聊起了刘志刚回村任村干部后发生的那些事儿,并决定前往修路现场,与这位乡亲们口中的“泥腿子”书记见个面。
刘志刚,是涉县阳光贝贝摄影会馆的老板,一位在县城摄影界有名气的摄影师,是涉县微电影协会副主席。刘志刚事业有成后,2009年开始不间断的组织参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2015年,他组织参加“西部公益行”,为西部学校捐款捐物,传递着爱心与温暖。2024年,他又发起“乡村义拍·百村计划”,为涉县乡村60岁以上的老人义务拍摄标准照,用镜头记录下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瞬间,将爱与温暖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继续在摄影事业和公益事业上发光发热时,然而,刘志刚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回家乡温和村担任村干部。
当刘志刚把决定回家乡温和村任职的消息告诉家人的时候,立即招到妻子和母亲的坚决反对,母亲和妻子的话没有错,很多顾客就是冲着你刘志刚的摄影技术和实在的服务来阳光贝贝来照相的,你是招牌,你是顶梁柱,放着自己的生意不好好做。母亲更是苦口婆心的劝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咱村的情况,没有资源、交通不便,关键是村里工作不好做,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从小懂事,长大了孝敬父母的刘志刚听了慈祥母亲,贤惠的妻子的话,思索的不是不回去,而是在考虑,这十几年我靠自己努力,拼搏靠摄影事业买了车买了房,一个人富不算富,我必须回去,没有资源可以挖掘、可以发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刘志刚对家乡的大街小巷、沟沟壑壑都存满了深情,深深爱着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父老乡亲们。
2025年3月18日,刘志刚正式回到温和村,全面负责村里的工作。
在施工现场见到刘志刚,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过去在去店里照相见过面,见过那个白白净净、一介书生的他,如今已晒得皮肤黝黑,灰头土脸,完全一副“泥腿子”的模样。刘志刚的变化令人惊叹。
他被晒得黝黑的脸庞,皮肤的粗糙,手上的老茧记录着他为温和村付出的辛勤与汗水。
刚回村的刘志刚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干事,要先聚人心,明白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上任后,刘志刚利用晚上村民在家的机会,走东家串西家,倾听父老乡亲们对温和村现状的不满的缘由、发展缓慢的原因、今后怎样干,同时,还请村里能人、乡贤志士坐到一起共商温和村发展大计。听着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话语,看到父老乡亲们渴望过上好日子的眼神,让刘志刚更加坚定了带领乡亲们一起干的决心。
要想富,先修路。村边就是234省道,可村民们出村要绕远,赶集进城都不方便,能把村里的路和234省道接通是全村人共同期盼和心愿。
刘志刚雷厉风行和相关部门沟通多方协调后,刘志刚带领村民顶着烈日、迎着风进行勘测。测量、记录、核算,他们要找一条通行距离短、占地少、施工难度小的最优路径,经过数天的11次的测量,勘查,他们制定了3个方案,然后集中广益,最终确定了最优路径。
路经确定了,刘志刚却犯愁了,地怎么征补偿怎么给、资金又没有着落……让刘志刚没有想到、感动的是大家都很支持,并主动出工,捐款捐物,村民说只要能让路修起来,让大家走上致富路就行。这份纯朴与实诚,让刘志刚更加坚定了要为温和村谋发展的决心。
2025年5月2日,温和村群众期盼已久的温和村接234省道的这个乡村公路,正式开工,当村民们得知村里路要和234省道接通,并且已经开工的消息后,乡亲们奔走相告,村民们自发的来到施工现场,乡亲们说这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村西的刘大爷专门给在涉县城住的儿子打电话说,志刚领的人要把村里的路和234省道接上,以后出门赶个集,进个城可方便了。
刘志刚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条温和村通向234省道方便出行的乡村路,这明明修的就是一条民心路、招商路、幸福路、致富路,修的是希望、修的是未来。
刘志刚又一次对自己说,一定要早日把这条幸福路、民心路修好,让乡亲们早日走上致富路。大家在心里开始佩服刘志刚、相信刘志刚、认可刘志刚。
刘志刚在开工前,在工地上树起了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这是温和村发展的方向,是温和村全体村民决心大干的誓言,是决心。
在温和村,刘志刚不仅是一位村干部,更是一位实干家。他深知,要改变家乡的面貌,为村民谋幸福,就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为了解决村民灌溉难的问题,他带领团队在漳河上游筑坝引水。为了尽早把水引到地里,不耽误村民播种,刘志刚他们每天6:30就赶到地里,为了节省时间,中午就席地在坐在河滩边上吃口自带的凉饭,接着干,他们只有一个信念,早日把水引到地里,让村民浇上水,翻好地,播上种,时间不等人。
刘志刚脱了上衣卷起裤腿,向三月还冰凉的河里走去,干了不一会儿,做过手术的腿开始发麻没有知觉、手但他没有退缩。
当合漳乡乡领导到河滩指导查看引水工作进度,看到刘志刚在河中忙碌的身影,不禁感慨道:“这才是农民喜欢,乡村振兴需要的‘泥腿子’村干部。”
为了让村民喝像城里人一样喝上纯净水,刘志刚决定在村里也安装净水机。当净水机流出了第一杯纯洁水时,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围拢过来,争相品尝这来自家乡的甘甜。刘志刚看着村民们满足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刘志刚针对村中线路老化、线路不规范等村存在的缺陷,刘志刚决定组织人员对村中线网进行更新改造,确保村民安全用电。
在他的带领下,温和村的灌溉问题解决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会提高。每当提起刘志刚,村民们总是赞不绝口,认为他是温和村的福气。
4月22日,刘志刚召开了两次温和村村志编撰暨状元村特色文化传承恳谈会。他深知乡村振兴不仅要抓经济发展,更要抓文化传承。只有文化先行,才能发扬优良传统,让村庄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3月18日宣布走马上任,不到两个月时间,刘志刚没在12点之间回过家,无数次摸黑回到家,推开院门,看到母亲的屋子还亮着灯,看到年迈的母亲和衣躺着沙发上等刘志刚回家,锅里的饭是热了又热。
当数十日未归家的刘志刚,因进城给村里办事顺路走进自己的摄影馆时,店员和老板娘都愣住了。他们看着这个皮肤黝黑、鞋上满是土、头发凌乱的男人,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曾经那个风度翩翩的摄影馆老板。老板娘更是当着众人的面开始数落刘志刚,责怪他放着好好的老板不当,非要回村受苦。但刘志刚只是笑笑,坚定地说:“村里需要我,我必须回去。”
如今,温和村在刘志刚的带领下,正朝着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稳步前进。虽然回村只有短短48天,但刘志刚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村干部。
刘志刚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温和村描绘了一幅幅美好的画卷。
让我们为刘志刚点赞,也为所有在基层默默奉献的“泥腿子”们致敬!相信在刘志刚带领,村双委和全体村民的的共同努力下,温和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来源:河北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