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调查,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郭某某、石某某等3人成立工作室,自2025年2月起,通过控制500余个自媒体账号,利用AI软件自动生成并发布三十余万条不实帖文,以 “造热点”“带节奏”的方式吸粉引流牟利,非法获利4万余元。目前,王某某、郭某某、石某某等3人因涉嫌非法
日前,一起利用AI造谣的新型案件引发社会关注。
今年3月,“华山医院前院长张明远因阑尾炎未得到及时救治,客死他乡医院走廊长椅”的虚假信息在网络上传播。
经核实,华山医院没有名为“张明远”的前院长,也没有同名员工。为依法严厉打击此类网络谣言,在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的指导下,静安公安分局网安支队立即开展调查。
经调查,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郭某某、石某某等3人成立工作室,自2025年2月起,通过控制500余个自媒体账号,利用AI软件自动生成并发布三十余万条不实帖文,以 “造热点”“带节奏”的方式吸粉引流牟利,非法获利4万余元。目前,王某某、郭某某、石某某等3人因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静安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违法账号被依法封禁,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今年以来,上海公安机关全力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以雷霆之势向网络水军、AI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亮剑,全量清理造谣传谣信息,分级惩治涉谣账号,严厉打击“造热点”“带节奏”的网络水军。截至目前,破获网络水军案件15起,抓获38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展现出守护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清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谣言如同无形的病毒,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给社会秩序、公众认知和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这种利用AI技术批量制造谣言的行为,不仅突破了道德底线,更触碰了法律红线,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
静安公安分局网安支队指出
此次查处的涉华山医院虚假信息一案,是静安警方查处的首例涉辖区重点单位的AI谣言案件,是公安机关应对AI时代网络犯罪的一次新突破,体现了警方打击网络犯罪、维护清朗网络空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在这起案例中,警方通过平台提供的账号关联数据,迅速锁定嫌疑人线下窝点。
静安警方对辖区重点单位履行网络安全监管职责,开展常态化巡查、网络执法及数据核验工作。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针对网络空间海量信息呈现裂变式传播特征,警方通过构建智能化巡查体系实施动态监测,并依法对突发舆情开展溯源处置。
去年以来,静安警方依托数通链谷“守沪e站”网络安全服务站点辐射市北高新园区,2024年,通过“市北论链”“链上浦江”“彭聚商祺·益企一会”等系列座谈会,开展多次网络安全宣讲培训,累计向70余家企业及其负责人、行业协会代表等普及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从网络安全形势、网络攻击方式、网络安全政策、网络安全保护、网络谣言危害五个方面,向企业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企业网络安全意识。
在网络安全服务供给上,“守沪e站”构建起企业与公安网安部门的高效沟通桥梁。
民警深入企业一线,主动摸排网络安全状况,针对未落实备案的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协助企业梳理备案流程、准备材料,确保备案工作完成。
同时,警方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从制度建设、技术防护、人员管理等多维度提出建议,完善应急预案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组织模拟网络安全演练,提升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让网络安全服务真正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与此同时,警方建立警企长效联系机制,提高企业网络安全风险意识,构成了守护企业网络安全、维护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坚固防线,让企业能够在公平、公正、安全的环境安心经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破获网络水军案件到打击利用AI造谣,从建立网上巡查机制到维护企业网络安全、打造清朗网络空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起“打击、防护、服务”三位一体的网络安全治理格局。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AI工具编造网络谣言,涉嫌违法犯罪。未来,静安警方将持续深化网络生态治理,以法治之力守护清朗网络空间,为企业安心经营、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张琦
编辑:叶苹
图片:图虫创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来源:上海静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