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杂志走进益阳,与教师共探口语交际教学密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6:31 1

摘要:5月8日,一场以“真实情境·深度互动·素养落地”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益阳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益师附小”)举办。本次活动由十几岁杂志社主办、益师附小承办、张益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协办。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雪吟 益阳报道

5月8日,一场以“真实情境·深度互动·素养落地”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益阳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益师附小”)举办。本次活动由十几岁杂志社主办、益师附小承办、张益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协办。

益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任刘胜兰,益师附小党总支书记徐海丹,《十几岁·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杂志执行主编刘秋香,《爱科学》杂志执行主编金剑,张益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首席主持人张益,以及益阳市区小学语文教师代表近150人参与了活动。

徐海丹致辞时指出,在AI深度重塑交流生态的当下,真实情境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互动极为重要。他期待活动能够引导教师突破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瓶颈,助力学生口语能力进阶,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十几岁》杂志始终关注中小学生阅读与表达素养的涵养与提升。刘秋香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缘起,自今年年初,十几岁杂志社与益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合作,在《十几岁·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读写教研会”栏目探讨把话说好的艺术,通过益阳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撰写的系列稿件,为杂志小读者提供口语表达指南。

张益介绍,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课例研讨”与“主题论坛”双线推进,构建真实交际情境,实现思维与表达的协同发展,探索“以言启智、以语育人”的课堂实践路线。

精彩课堂:课例演绎真章

张益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骨干教师蒋芬执教《劝说》一课,将口语交际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以“小男孩挑食”切入,解构劝说内核,借“滑楼梯扶手”“沉迷游戏”等真实场景构建交际场域。现场连线互动打破课堂边界,学生在沉浸式对话中领悟劝说艺术,将素养培育化为语言实践,尽显“生活即教育”理念。

蒋芬执教口语交际课《劝说》

参与《十几岁·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读写教研会”栏目撰稿的唐红艳老师,也是张益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骨干教师。她执教的《说新闻》,以时代气息浸润课堂。创设“红领巾说新闻”招募情境,驱动学生化身“发言人”。“新闻对对碰”“圆桌派”等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信息整合与互动中,掌握新闻表达要点,实现从模拟到真实场景的语言迁移,既锤炼表达力,更培育社会信息传播素养。

唐红艳执教口语交际课《说新闻》

思维碰撞:论坛交流智慧

以“基于真实情境,搭建多元交际平台”为主题的论坛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十几岁·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杂志执行主编刘秋香,《爱科学》杂志执行主编金剑、张益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骨干教师唐红艳、益阳市赫山区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团队核心成员欧瑞梅、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小学教育集团备课组长徐晶晶、益阳师范附属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黄敏围坐而谈,以鲜活情境激活口语交际教学,为构建更具生命力的交际平台提供多元视角与智慧方案。

“基于真实情境,搭建多元交际平台”论坛

金剑从媒体人的角度分享对阅读与表达的看法。他赞赏《十几岁》杂志通过特色板块,巧妙融入交际场景,将阅读与表达有机结合的栏目设计理解。“从话题筛选到互动环节设置,都旨在激发学生表达欲,为教师提供了将媒体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的新思路,展现了杂志作为教学资源的创新价值。”金剑说。

唐红艳从目标定位、情境创设、任务设计三方面,分享引导学生“说好新闻”的教学体会。她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创设电视台招募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分层进阶任务提升学生能力,实现从课堂模拟到真实社会的语言运用迁移。

欧瑞梅高度评价蒋芬老师《劝告》一课,从情境设计层次性、能力培养全面性、教学评一体化三个角度剖析。她认为该课情境层层递进,融合方法策略、习惯养成与礼仪渗透,“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巧妙,真正实现口语交际教学本质。

徐晶晶分享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种经验。她坚持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从被动变主动;主张实践中习得交际策略并迁移运用;构建“立体化交互网络”,推进师生、生生、社会互动,为学生搭建从课堂走向生活的桥梁。

黄敏提出口语交际教学设计要树立“类型意识”与“资源意识”。她指出要依据不同交际类型精准设计,挖掘活用各类教学资源,将两者融合实现素养导向教学升级,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多种能力的现代公民。

部分活动参与教师合影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