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人,注意!过了立夏,这些疾病进入高发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07:22 1

摘要:立夏之后气温上升,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日趋活跃,消化道、虫媒等疾病也逐渐进入高发季节,广大诸暨市民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种传染病。

立夏之后气温上升,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日趋活跃,消化道、虫媒等疾病也逐渐进入高发季节,广大诸暨市民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种传染病。

一、食源性疾病

5-10月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月份,气温升高食物更容易腐败变质,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在外就餐机会增加,罹患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食源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在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个别患者可出现较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小贴士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处理垃圾之后都要勤洗手,除了保持厨房环境的清洁,还应注意生熟食物、加工生熟食物的厨具、容器都要分开。

2、注意食品安全。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动植物。

3、不食用生水、不洁净的瓜果蔬菜或变质的食物,食物应彻底烧熟煮透,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4、出现腹泻症状时,及时到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就诊。

二、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蚊子叮咬传播。

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40℃),三红征(面、颈、胸部潮红),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随着气温上升及蚊媒密度攀升,登革热输入后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加,广大市民需做好防护。

预防小贴士

1、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不随意丢弃垃圾,清理家中的积水容器,倒置盆盆罐罐,保持环境整洁,以减少蚊子滋生的可能。

2、减少蚊子叮咬。在家中可安装纱门纱窗、蚊帐,使用蚊香、电蚊拍等。外出时,尽量穿着长袖衣服、长裤,避免暴露过多皮肤给蚊子以可乘之机。同时,使用驱蚊液、蚊香等防蚊产品。

3、尽量避免在清晨和黄昏时分外出,这是蚊子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段。

4、关注旅行目的地的疫情信息。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并出现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居史,避免延误诊疗。

三、蜱传播疾病

蜱虫靠吸取动物血液为生,体内会携带来自其他动物的多种病毒。如果携带有某些病菌的蜱叮咬了人,患者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继而引发重大疾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是由大别班达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每年4-10月份是发热伴的高发季节,在丘陵或山地旅行、生活和工作中,被蜱虫叮咬后,有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风险,市民外出游玩时需注意防范蜱虫叮咬。

预防小贴士

1、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衣服、长裤,不要穿凉鞋,注意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尽量减少裸露部位。户外回来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检查身体和毛发有没有藏匿的蜱虫。

2、如果家里有宠物,定期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毒,及时清理宠物身体和毛发上的尘土和寄生虫。在草丛打滚嬉闹后,要检查宠物是否被叮咬。

3、当发生蜱虫叮咬后,切记不要用手指来捏住蜱虫。如果附近有正规的医院或者诊所可主动寻求医生帮忙,没有的话应采取自救措施,用酒精、碘酒麻醉蜱虫,找一把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它的口器(位于头部),用镊子夹住蜱虫最靠近皮肤的位置(最大程度夹住头部),缓慢向上提拉。注意不能左右扭转蜱虫,最后用碘伏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

4、在蜱叮咬后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诉医生有蜱虫叮咬史。

四、手足口病

5月,随着气温上升,手足口病也将进入高发期。广大家长朋友们需要特别注意手足口病的预防,平时注意多观察孩子口、手、足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作为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主要表现,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预防小贴士

1、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成人也有感染肠道病毒的可能,不过多数为无症状感染。所以除了培养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消毒洗手的习惯,还要规范自身行为,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及时洗手。

3、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加热后食用。

4、做好居家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对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玩具、日用品)定期清洁和消毒。

5、疾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更要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

6、学校、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学生,同时加强通风、消毒等措施,严把病例痊愈复课证明查验关。

审核:郑伟

责任编辑:黄玲芝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战略宏图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