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市崇明区积极推进“护苗”工作,创新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四有”宣教体系,推动“护苗”工作落地生根。
上海市崇明区积极推进“护苗”工作,创新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四有”宣教体系,推动“护苗”工作落地生根。
加入特色元素,宣传有新意
持续在“护苗”宣传中加入特色元素,力争常宣常新。编排崇明话版本“小品说法”普法短视频、扁担戏《绿书签在行动》,为“护苗”宣传添新声,增强本土传播力。
制作“护苗”益智拼图、魔方、跳跳棋等“护苗”文创,为“护苗”添趣味,提升青少年参与度。
巧用崇明土布、五谷杂粮工艺画等非遗文化,丰富宣传载体,为“护苗”添新韵。
减少保护盲区,宣传有重点
积极开展“护苗”主题宣教活动,提升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联合区文旅局执法大队开展“护苗”法治课堂《知法、守法,守护年少的你》《擦亮双眼 远离非法出版物》《沉迷网络 害了自己》,面向青少年精准“护苗”。
结合学校美育课程,组织开展“绿书签行动”海报征集活动、“护苗”IP形象设计活动,推出“护苗”卡通IP“崇小卫”并制作公益宣传视频,不断深化“携手‘童’行,绿动瀛洲”“护苗”品牌建设,让“护苗”宣传深入人心。
发挥乘数效应,宣传有力量
全区共设立365个“护苗”联络点、28个横向站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矩阵,有效提升“护苗”影响力。
乡镇“扫黄打非”办公室结合文艺下乡、宣传早市,将“护苗”宣传触角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成员单位紧扣节点节日主题宣传、联合执法等活动契机,将“护苗”宣传送进社区、商圈。
破除“护苗围墙”,宣传有成效
不断扩大“护苗”朋友圈,破除政府、企业、社会间责任壁垒,主动“护苗”见成效。企业主动守法普法,切实履行“护苗”责任。
来源:扫黄打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