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从“无序流动”到“有为先锋” 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7:07 1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产业格局深度调整,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已成为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课题。流动党员群体具有分布广、流动性强、行业集聚等特征,其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组织覆盖难、教育适配弱、作用发挥浅等现实挑战。需立足本地实际,构建全周期、立体化、有温度的管理服务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产业格局深度调整,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已成为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课题。流动党员群体具有分布广、流动性强、行业集聚等特征,其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组织覆盖难、教育适配弱、作用发挥浅等现实挑战。需立足本地实际,构建全周期、立体化、有温度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流动党员从“流动无序”向“流而有为”转变。

实施“三全”动态管理,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全链条智慧管理,实现动态实时追踪,进一步完善全域电子报到功能,整合流动党员流动轨迹分析、组织生活预警等模块,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全周期分类管理,实施精准匹配施策,按务工时长、流动频次、行业属性划分管理类型,在维修、运输、调度等岗位单建功能型党支部。全方位协同管理,畅通双向共治通道,推行“双报双联”机制,要求流动党员同步向流出地支部报动态、向流入地组织报岗位,对未及时转接组织关系的党员启动“红黄码”预警。

创新“双向赋能”教育模式,破解工学矛盾。打造“线上+场景”教育矩阵。一方面,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根据流动党员需求设置如安全操作、设备维修等定制课程,开通直播带学、错峰补学通道。另一方面,在产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职工宿舍、食堂等场景嵌入“移动学习角”,开设“班前会微党课”“安全晨读十分钟”等特色教育载体。同步建立技能反哺激励机制,对取得特种作业证书、参与技术攻关的党员给予培训补贴和积分奖励。

创新“三维服务”体制机制,激发先锋效能。设立“职工之家”综合服务站,集成组织关系转接、跨省医保代办、子女入学咨询等帮办服务,配套建设“24小时暖心补给站”。激励反馈维度,推行“先锋指数”考评制度,将安全隐患排查、设备改良建议、带徒传技等纳入贡献分,探索“技术入股”“项目分红”等市场化激励措施。治理协同维度,组建先锋志愿服务队,引导流动党员认领设备巡检岗、安全宣讲岗,建立“隐患随手拍”“应急突击30分钟响应”等机制。

建立“双向反哺”联动平台,实现价值共生。一方面,依托在外人才联络站,建立“技术需求库+人才资源库”双向匹配机制,通过学历、技能、项目经验等关键字段精准对接流动党员技术优势与家乡产业需求,鼓励流动党员为家乡招商引资、技术反哺。另一方面,实施“凤还巢”培育计划,对返乡创业党员提供场地租金减免、技能认证补贴等政策包,优先吸纳优秀流动党员进入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

来源:七一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