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女寺院火了:吃住免费,专治女性焦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7:28 1

摘要:在泉州永春县,有一座独特的全女寺庙。这里所有的师父和义工都是女性,她们定期举办公益性质的禅修课程,旨在缓解现代女性的压力与焦虑。寺庙中没有性别的刻板印象,三名女性可以并肩搬运数百箱物资;女性生理期也不再是禁忌,大家共享卫生用品,并一起探讨健康问题。天气晴好时,

在泉州永春县,有一座独特的全女寺庙。这里所有的师父和义工都是女性,她们定期举办公益性质的禅修课程,旨在缓解现代女性的压力与焦虑。寺庙中没有性别的刻板印象,三名女性可以并肩搬运数百箱物资;女性生理期也不再是禁忌,大家共享卫生用品,并一起探讨健康问题。天气晴好时,师父们会带着大家在小院煮茶,还会邀请义工们一起观看女性主义电影。来自各地的女性朋友在这里共同修行,彼此包容、彼此关怀。

义工们会在后院摘菜,过着一种优雅的生活。来到这里的女性身份各异,有职场拼搏的大厂员工,有直播行业背负业绩压力的网络主播,也有肩负家庭责任的全职母亲。在这里,她们学习如何更好地关照自己,也在寻找重塑生活的机会。

在今年三月,一条团队探访了这座全女寺院。有人在这里学会了放慢快节奏的工作步伐;也有的全职妈妈隔三差五来寺院,与师父交流、倾诉。师父认为,“女性了解女性,不会为难女性。”相同的女性身份使她更能感同身受。

三月的寺院充满生机,前院香樟树发芽,后院花开满园,静谧角落里植物悄悄生长,风中的铃声仿佛低语。这座始建于隋代的寺庙如今成为全国少见的女性修行场所,也是唯一由女性设计和建造的寺庙。

闽南地区的寺庙多以男性僧众为主,女性往往受到诸多限制。因此,2014年住持印宣法师决心复建一座专属于女性的寺庙。她自学建筑设计,从砍柴到建造都亲自参与,整整用了十年时间才完成重建。两位师父性格迥异却互补:70后的印宣法师出家多年,温柔细腻、善于洞察情绪;80后的智观法师则用川渝特有的幽默为大家驱散烦恼。

不久前,功德箱失窃,智观法师却宽慰地说:“人家只偷了小数目,还是给我们留了不少。”寺庙设有“猫狗管理员”,虽然规模不大,但大家团结紧密,连宠物也得到关爱。天仙寺没有严苛戒律,偶尔外出旅游或回家探亲都可被批准。一年前,有人请假去看电影,师父甚至主动带义工们一起去观看那部影片。

“女性确实在觉醒”,智观法师这样说。她在一天的禅修中被女生们的力量所感动——这些女性独立坚韧,即使没有男性也能过得很好。平日里,周边的妈妈们也会来寺院静修,在忙碌生活中抽离片刻,享受难得的个人时光,这也是她们疗愈身心的机会。

义工和学员们每天清晨上山禅行,感受自然之美。禅修营持续三天,活动丰富多样,包括禅舞、品茶等,分享会上常有人感动落泪,整个氛围充满给予与接纳的温暖。禅修间歇,也有人悠然养神。智观法师理解年轻人的疲惫,她说:“把事情做完后,就可以尽情放松。”

许多人在寺庙生活一段时间后感到焕然一新,收获了内心的宁静与平衡。义工醒醒提到“丰裕哲学”,在简朴生活中领悟何为真正的富足。

以下是两位参加禅修课程的学员和义工的自述:

自述|醒醒

我曾在大厂工作,来到寺院后彻底远离了互联网的纷扰。第一次来是去年五一,当时因工作筋疲力尽,期待一个突破口。在这里,没有社交媒体干扰,起初我感到焦虑,但三天过去后发现一切如旧。我在天仙寺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朴素的善意。与在公司不同,这里没有功利交换,只有无条件的帮助和支持。

慢慢地,我适应了坐禅和无声用餐,从最初的抗拒变为最后一天的从容。智观师父告诉我:天仙寺是女性的心灵归宿。原本漂泊不定的心终于找到了安宁的港湾,于是我决定辞去工作,留在这里。这是一个女性友好的地方。师父关心我们的需求,让我开始与自己和解,接受自然真实的自我。在这里没有数据、财富的追逐,师父教导我们随缘而安。

我开始意识到,生活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宁静,而不是外界的目光。

自述|观露

我是一名主播,曾长期处于焦虑之中,为每次直播的成功与否操心。第一次来这里时,我习惯性地忙碌,却被师父提醒可以休息。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累”也可以表达出来。在这里,我逐渐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

记得有一次焦虑症发作,师父包容了我的情绪,这让我深受触动。我留下来,是因为师父的一句话:“女性承载了太多。”在天仙寺,我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和可能性。从小在闽南长大,我经历过许多不公,但在这里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

师父就像第二位母亲,对我们的关怀无微不至。在这里,没有竞争和戏码,只有彼此的理解与和解。生活不需要过多物质追求,我开始接受自己的情感表达,而不是通过消费来释放。

如今,我的心境更加平和,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即使遇到困难,我也相信自己能冷静面对,因为我已经找到了内心的指引。

来源:晓妙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