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到这儿,不少家长立刻心动:“这不就是我天天担心的事吗?要是真有用,给娃整一个也不是不行。”
最近,不少科技大佬都在戴的 Rokid 智能眼镜,突然火出了圈。
不仅能看演讲稿、显示中英文翻译,有人甚至说——它还能护眼、防近视。
听到这儿,不少家长立刻心动:“这不就是我天天担心的事吗?要是真有用,给娃整一个也不是不行。”
每天为娃近视焦虑的家长们,已经坐不住了,一掷千金给娃买“黑科技”,电话手表都不香了。
那么:这些“护眼产品”真的靠谱吗?值不值得花钱给娃配?
今天咱们就从智能眼镜讲起,一次搞懂市面上热传的几大护眼设备,到底是“智商税”,还是“真有料”。
你是不是有种感觉:
“明明给娃控制了电子屏,结果视力还是保不住?”
那是因为我们搞错了方向,近视的核心不是“眼睛累”了,而是“眼球变长”了!
科学点说,是眼球前后径——也就是“眼轴”变长了,导致图像落在视网膜前面,看东西就模糊了。
至于为什么眼轴会变长?医学界总结了两个关键风险因素:
所以,那些打着“缓解疲劳”“眼动训练”旗号的产品,如果不能抑制眼轴增长,基本就和预防近视没多大关系。
不少家长好奇:
“Rokid 不是说有‘视疲劳缓解系统’吗?好像挺高端?”
确实,这款 AR 眼镜宣传有:
低蓝光无频闪显示内置眼动训练和眼肌放松视频缓解视疲劳听上去挺让人安心。但问题是——
护眼 ≠ 防控近视!
就像有人天天做面膜,但生了皮肤病还是得看医生。缓解疲劳只是“舒适感”上的提升,但对控制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发展——没有明确作用机制。
更别说,AR 眼镜本质还是电子屏。
即使是低蓝光,它依然会增加孩子的屏幕时间,不利于控制眼轴增长。而且目前也缺少权威机构认证其“近视防控”效果。
这个设备最近也挺火的——远像屏。
先说清楚,远像屏的本质是一种带有特殊光学系统的电子屏幕系统。
看上去像在近距离看屏幕,但它通过光学设计,让画面成像“虚拟地”出现在更远的空间位置上。
简单说,它让娃的眼睛“误以为”自己是在看远处,从而减轻用眼时的调节负担,让眼睛更放松。
这个原理,确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支撑。
研究已经证实,过度近距离用眼是导致眼轴增长、近视加深的核心因素之一。很多近视防控指南里也反复强调,“看远”是控制近视的重要手段。
所以从用眼环境角度看,远像屏确实比传统电子屏(如手机、平板)更友好一些。
不过必须承认,它目前还没有被纳入到医学干预的推荐体系中。
远像屏说白了,更像是“电子设备优化升级版”——它优化了孩子的用眼场景,但并不能独立承担近视控制任务,属于“机制成立+理论合理+实际效果待观察”的阶段。
不过远像屏要护眼,也有前提,比如:
使用环境光足够亮,避免瞳孔长期放大;每次使用时间不能过长;更不能因为用了它,就忽视户外活动、眼轴检查和干预。这个要认真说了——OK 镜是真的有用的!
OK 镜,全名叫“角膜塑形镜”,是目前在国内外都被眼科医生广泛认可、监管部门批准的近视控制方式之一。
这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
它在娃睡觉的时候佩戴,利用夜间睡眠的时间,对角膜表面进行轻微重塑。
早上醒来摘掉镜片后,角膜中间变得更平坦了,光线就能刚好聚焦到视网膜上,于是白天不用戴眼镜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例如,一项为期 5 年的研究显示:佩戴普通框架眼镜的儿童,眼轴平均增长为 (1.41 ± 0.68) mm,而佩戴 OK 镜的儿童增长为 (0.99 ± 0.47) mm,增长幅度明显较小。
另一项研究也指出,相较于单独佩戴框架眼镜,OK 镜联合框架眼镜的方式在控制度数加深方面更为有效。
总的来说,根据目前大量研究数据显示,OK 镜近视控制效果在 40~60%。
从医学角度讲,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最终个体的控制效果,还要取决于自身的年龄阶段、近视度数、用眼习惯、户外活动等。
当然,OK 镜也不是“神药”,并非一劳永逸,更不是“谁都能戴”:
一般来说,只适合 8 岁以上的孩子;
而且要在正规医院由专业眼科医生判断是否适合佩戴,并进一步验配,不能网购、不能随便试;
最关键的是,护理一定要到位,否则可能导致角膜感染等严重问题。
所以,如果考虑 OK 镜,家长必须准备好长期跟进、定期复查,最好也能陪着娃养成正确的佩戴和清洁习惯。
还有一种看起来和普通眼镜没啥两样,却常被眼科医生推荐的镜片——就是“离焦镜”。
那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其实挺简单的。普通眼镜是把整个镜片都做成一个清晰的成像区域;但离焦镜的设计灵感源于一个科学发现:眼球周边区域如果看得太“清楚”,反而会刺激眼轴变长,导致近视加深。
所以,离焦镜的设计是:
中间一圈镜片负责清晰成像,保证孩子看得舒服;
镜片周边布满了“离焦区域”,模拟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给眼球一个信号:“别再长啦!”
听着是不是有点意思?这个机制已经被多项研究支持。
比如香港理工大学 & HOYA的联合研究就发现:使用离焦镜的儿童,其一年内近视加深的速度比普通镜片的孩子,慢了 52 %。眼轴增长也显著减少。
另外,除了矫正近视的常规款,现在还有“平光版本”的离焦镜。不带度数,但依然能通过“周边离焦”起到控制眼轴增长的作用。
经常适用于一种非常典型的场景:娃还不算真正的近视,但每年检查时,却发现眼轴长得飞快的。
如果这时什么都不做,眼轴一旦过了临界点,近视就不可逆了。所以可以向医生咨询,是否要考虑给孩子戴平光的离焦镜,算是“提前出手,防患未然”。
很明显,离焦镜的特点很突出:
和普通眼镜一样,戴着方便,没有护理负担;不挑年龄,哪怕小学一二年级的娃也能适应;不用额外训练摘戴方式,爸妈省心,娃也能坚持。最后,用一张表总结一下。
聊了这么多镜片和产品,最后提醒一句:再好的镜片,也需要好习惯的配合,才管用。
督促和陪伴娃尽量做好以下这些事,可比买设备更重要:
这条护眼路,没捷径,但每一步都值得。
参考文献
[1]Hiraoka, T., Kakita, T., Okamoto, F., et al. (2012) Long-Term Effect of Overnight Orthokeratology on Axial Length Elongation in Childhood Myopia: A 5-Year Follow Up Study.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53, 3913-3919.https://doi.org/10.1167/iovs.11-8453
[2]Charm, J. and Cho, P. (2013) High Myopia-Partial Reduction Orthok: A 2-Year Randomized Study. 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 90, 530-539.https://doi.org/10.1097/OPX.0b013e318293657d
[3]http://www.eye-zju.cn/contents/27/2702.html
[4]Lam CSY, Tang WC, Tse DY, Lee RPK, Chun RKM, Hasegawa K, Qi H, Hatanaka T, To CH. Defocus Incorporated Multiple Segments (DIMS) spectacle lenses slow myopia progression: a 2-year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Br J Ophthalmol. 2020 Mar;104(3):363-368. doi: 10.1136/bjophthalmol-2018-313739. Epub 2019 May 29. PMID: 31142465; PMCID: PMC7041503.
来源:年糕妈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