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启红,现任西林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古障人民法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1988年进入法院工作至今,他扎根基层37年,始终怀着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正义的追求在法槌起落间书写着自己无悔的人生。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工作业绩,他曾获全国法院工作三十年贡献奖、全区
农启红,现任西林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古障人民法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1988年进入法院工作至今,他扎根基层37年,始终怀着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正义的追求在法槌起落间书写着自己无悔的人生。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工作业绩,他曾获全国法院工作三十年贡献奖、全区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先进个人、全市法院办案标兵、百色市法院先进个人、百色市法院“黄登林式好干部”等多项荣誉。
每年12月的古障镇,漫山遍野的果园里,一颗颗金黄饱满的砂糖橘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果香。
“农庭长,我们只知道埋头种地,哪知道卖果还有这么多门道,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果农张某三人捧着厚厚的合同文本,在法庭门口拦住了正要下乡的农启红。
看着三人通红的双眼,农启红安抚三人情绪,并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果农张某等三人与某公司签订了《采购合同》,约定该公司采购张某等三人种植的砂糖橘。可是没想到,果农按约定交货,但该公司却迟迟未向三名果农支付砂糖橘货款给,尽管经过多次沟通,该公司仍以各种借口推脱支付砂糖橘货款。他深知,这场“甜蜜纠纷”若不能妥善处理,可能会影响到果农次年正常的生产种植,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在了解案件的详细情况后,农启红主动与该公司取得联系,敦促其尽快向果农支付货款,并明确告知其若继续拖延还款将承担的法律责任。经过反复释法说理,他最终促成双方和解,该公司当场履行义务,付清货款。
“办案子是一种享受,这辈子能为老百姓解决一点烦恼,是我最快乐的事情。”这是农启红常说的话。
“哪有什么殴打,乡里乡亲都很清楚的,不信法官你可以问问,这完全是无中生有。”在送达现场,被告为自己大声辩解。
该案件的原告与被告系夫妻,两人成婚二十多年,共同育有一双子女,皆已成年。婚后双方经常为一些小事吵闹,在争吵中,被告多次对原告大打出手,原告忍无可忍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农启红深知这起离婚案件背后的复杂情感纠葛,以及被告所面临的困境。他希望采取更为细致的调解方式解决双方的矛盾纠纷,因此,他决定利用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的机会,尽早与双方沟通交流。见到双方当事人,农启红第一时间面对面深入了解他们的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全面掌握案情。他借助亲属的力量,让子女们参与调解,唤起双方当事人对亲情的感知与回应,最终两人由怒转笑,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让风烛残年的老人得到赡养,让濒临破碎的感情重归于好,让反目成仇的邻里冰释前嫌,法官是理性的思考者,更是情感的守护者。
一个“护”字 抚育新苗
作为法治副校长,农启红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法律知识,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法治教育计划,多次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法院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课堂上,农启红用生动鲜活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讲解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同时,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法治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参与法治实践,深刻体会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作为未成年的“法治护苗人”,农启红凭借自身的专业与细致,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这片领域里,不断播撒法治的种子,守护青春向阳而生。
“每一份判决不仅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是交给人民群众的一份答卷。”作为基层法庭的法官,农启红始终坚持法院人的初心和使命,凭借着对法官职业的忠诚热爱,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司法为民”落实到每一个案件审理中。
审核丨 黄 潇
来源:我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