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安部近日下发通知,部署组织重点地方公安机关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犯罪。公安部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风险研判、联动处置等机制,对案件高发地、黑灰产业链等开展联合整治等。(来源:公安部)
【高层法治动态】
【公安部:严打环食药等领域突出犯罪】
公安部近日下发通知,部署组织重点地方公安机关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犯罪。公安部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风险研判、联动处置等机制,对案件高发地、黑灰产业链等开展联合整治等。(来源:公安部)
【国咨说】
“昆仑-2025”专项行动不仅是刑事打击手段,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制度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犯罪治理,平衡经济发展与安全保障,最终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目标。未来,随着技术手段升级,此类专项行动将更精准地嵌入社会治理体系,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政策发布】
【消费品售后服务新标准:强化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要求】
新版《消费品售后服务方法与要求》(GB/T18760—2025)国家标准于5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提出了及时响应、专业可靠、便捷可及、公开透明等4项售后服务总体原则。结合新形势,补充了配送、延保、回收等售后服务类型,以及基于网络化、数字化的售后服务方法,进一步强化了有关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的要求等。(来源:澎湃新闻)
【国咨说】
新版GB/T18760—2025不仅是技术标准的升级,更是中国消费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企业需以“服务即产品”的思维重构价值链,在满足新标准要求的同时,将售后服务打造为新的核心竞争力。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需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服务标准从“跟跑”向“领跑”转变。
【国内热点】
【广西:商户违规存储烟花爆竹获刑八个月】
据报道,韦某为在过年过节时出售烟花爆竹牟利,擅自将进购的烟花爆竹储存在自建房内,且未安置任何消防设施、设备。2025年1月27日被公安机关查获。东兰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韦某违反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未经依法批准或许可,擅自在自建房储存大量烟花爆竹,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其行为构成危险作业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咨说】
韦某案体现了刑法对安全生产领域“预防性刑事司法”的倾向,即通过惩治具有现实危险的行为,防患于未然。司法机关的判决既符合罪刑法定原则,亦向社会传递了“安全无小事”的法治信号。
【国际热点】
【美国:医疗公司支付数千万元以解决数据泄露事件】
日前,美国Navvis公司与SSM健康医疗集团同意支付650万美元,以解决与2023年发生的一起数据泄露事件相关的全部索赔事项。该事件的起因是在2023年7月12日至7月25日期间,一个网络犯罪组织入侵了Navvis公司的系统,窃取了敏感数据,并利用勒索软件加密了部分文件。多家医疗和健康保险机构的患者和医疗计划成员的受保护健康信息被窃取。经调查取证发现,约280万人的数据在此次事件中被泄露或盗取。(来源:上海市法学会)
【国咨说】
本案提醒医疗机构,需将网络安全视为核心风险治理领域,而非单纯IT问题。监管、技术与法律的协同闭环或将成为行业标配,而650万美元的和解金或仅为未来更高代价的预演。唯有构建“预防-应对-恢复”的全链条防御体系,才能真正确保患者数据安全,重塑公众对医疗系统的信任。
【媒体评论】
【“私人陪游”兴起,制度规范要跟上】
近年来,“私人陪游”逐渐兴起。作为一种文旅新业态,这中间的问题和隐患不容忽视。比如,目前市面上提供“私人陪游”服务的人员大部分没有“导游”资质。其次,服务范围和边界并不明确。此外,由于游客和陪游之间大多是口头协议,一旦发生纠纷,双方的权责难以界定,维权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对于新业态,既不能“一刀切”式“一禁了之”,也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当下,相关部门应尽快明确“私人陪游”的服务边界,完善相关制度规则,让“私人陪游”规范健康发展,助力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来源:正观新闻、中工网)
【国咨说】
“私人陪游”的兴起折射出文旅消费从“观光”向“体验”的升级趋势。通过制度规范消除野蛮生长的隐患,以创新监管激活发展潜能,方能实现“游客满意、从业者受益、文旅产业提质”的多赢局面。唯有如此,新业态才能真正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播者”与旅游经济的“增量源”。
【学者观点】
【王平 张轩铭(中国政法大学):整饬既存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所蕴藏的犯罪控制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以促进个体价值观与规范价值契合为本质的协商性法律社会化,能够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优化提供方向性指引。既存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在程序和实体上均难以达成规范价值内化的旨趣,应当根据协商性法律社会化的要求进行程序与实体两个维度的整饬。在程序上,刑事司法与分级处遇在转处后的贯通上仍应围绕行政主体决定模式进行建构,并强化罪错未成年人进入至转出专门学校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保障。在实体上,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必须认真对待保护处分的功能异化现象。宜通过措施专业化与监督机制化增强限制自由型保护处分的效能,并在实质性制裁额度下构建动态处理惩罚与保护处分并合适用的规则。(来源:《河南社会科学》2025年第4期《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优化》)
【国咨说】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优化,本质是刑事司法从“报应主义”向“教育主义”的价值转向。协商性法律社会化框架下,程序正义与实体效能的双重提升,需以“未成年人最大利益”为原则,构建“国家亲权”与“家庭责任”的平衡点。唯有如此,分级处遇制度方能真正实现从“控制犯罪”到“预防犯罪”的跨越,为未成年人回归社会铺就制度化路径。
【本期资讯团队】:
来源:危机公关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