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乌达区:着力夯实基层治理能力 全力助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7:53 1

摘要:提高人民安全感、满意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和人民的幸福感。乌达区牢记人民公仆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着力在改进基层治理工作、做强亲民服务上出实招、见实效,将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平安乌达工作的根本标准,力争让群众的安全感满意

提高人民安全感、满意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和人民的幸福感。乌达区牢记人民公仆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着力在改进基层治理工作、做强亲民服务上出实招、见实效,将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平安乌达工作的根本标准,力争让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强化组织领导

着力完善和优化工作机制

为深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部署要求,提高平安乌达建设质效。一是健全领导体系。成立了以政法委副书记为组长,公安、司法、宣传等平安建设相关部门分管同志为成员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工作组,每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要事项和问题。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系统联动、分类施策、集中发力的原则,结合各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乌达区关于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实施方案》,认真细化落实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工作的具体措施,把任务逐层分解细化至各相关部门。三是强化督导检查。以“一统多专”的要求,由区委政法委统筹协调、督导推动各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以周巡查、月通报的手段,推动“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的落实落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自3月开展巡查工作以来,共巡查单位8家,下发工作提示函1份。

以问题为导向

扎实推进提升工作走深走实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人民群众所期盼的,就是乌达区努力的方向。乌达区立足短点痛点、矛点堵点,针对性开展提升工作。一是提升农区法治服务能力。不断优化农区司法所、派出所建设,扎实推进涉农社区“两所一中心”联动模式,打破“重城区,轻农区”的发展现状。开展“社区警务年”专项工作。将社区警务尤其是涉农社区警务作为派出所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确保大部分警力的大部分时间沉在社区开展基础工作,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让民警真正敢于往矛盾“窝”里钻。二是持续提升街面见警率。通过调整巡防模式,优化公安分局值班勤务机制,增设巡逻警力2组。结合辖区治安管控实际,采取车巡与步巡相结合、循线巡逻与蹲点守候相结合等的方式,深化与武警联勤机制,最大限度挤压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空间。今年以来,共计开展街面巡逻1686次,有效提高见警率30%,切实提升了管事率和震慑力。三是强化矛盾排查。建强矛盾调解队伍。通过完善选任机制,强化线上线下培训力度,提升调解员专业水平,规范调解员的选任程序,实现人民调解员的动态调整。此外,不断强化矛盾排查工作。在坚持日常排查工作的同时,推行镇(街道)月分析、季总结机制,总结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规律,突出做好重点人员,重点区域的纠纷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可能导致矛盾纠纷的潜在因素,按照其特点进行研判梳理,尽量把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5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00余件,调解率达99.27%,有效防止了矛盾纠纷上行外溢的可能。

乌达区深刻明白,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基层工作的“酒”要酿好,“吆喝”也要跟上,宣传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是影响公众观念、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把牢“数据宣传”的阵地,以“数据量”形成热烈的宣传氛围。充分利用“公众号”“头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我来干、你来看”网络宣传活动,高频率推送基层治理小知识,及时展出工作成效,用“身边治理、身边故事”,全力打通宣传引导“最后一米”,努力实现以“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的传播方式扩大宣传效果。二是把牢“总结提升”的手段,切实提升宣传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开展宣传质量强区和品牌带动战略,以提升乌达品牌知名度、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为目标,为开创“善治乌达·幸福乌达”的新局面营造良好氛围,通过紧抓“认真做、勤总结、积极报”三个工作要点,扎实开展总结提升工作。今年以来,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平安建设信息558条,其中中央级媒体采用刊发34篇次、自治区级媒体采用刊发58篇次。三是把牢“舆情监测”的底线。依托24小时全网信息技术监测、人工监看等手段,完善制定梳理落查线索、依法严厉打击、辟谣引导宣传等措施,妥善做好属地网络相关有害信息清除和负面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严防传言、不良媒体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因素,确保网络风清气正。

来源:山村男孩小阿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