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方盛制药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实现营收17.8亿元(+9.15%),归母净利润2.55亿元(+36.6%)。创新中药快速放量,收入占比提升至11%,其中玄七健骨片收入同比增长近280%。方盛制药以中药创新药为核心战略方向,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近3
日前,方盛制药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实现营收17.8亿元(+9.15%),归母净利润2.55亿元(+36.6%)。创新中药快速放量,收入占比提升至11%,其中玄七健骨片收入同比增长近280%。方盛制药以中药创新药为核心战略方向,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近30%,7款1类新药、6个新品在路上。
手握20个独家中成药!2大创新中药销售暴涨
目前方盛制药拥有142个药品注册批件(含已转让未办理完变更手续生产批件),聚焦心脑血管、骨伤科、儿科、妇科、呼吸系统、抗感染等治疗领域。米内网数据显示,国内仅方盛制药拥有生产批文的中成药有20个,包括藤黄健骨片、小儿荆杏止咳颗粒、玄七健骨片、元七骨痛酊等畅销品种。
国内仅方盛制药拥有生产批文的中成药
4月29日,方盛制药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9.15%;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36.61%。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稳步放量,中药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至11%,较上年同期增加5.50个百分点,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从分产品收入情况看,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37.95%;骨骼肌肉系统用药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7.03%;呼吸系统用药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18.87%;此外,儿童用药营业收入1.83亿元,妇科疾病用药营业收入0.81亿元,抗感染用药营业收入0.78亿元等。
2024年方盛制药主营业务分产品收入情况(单位:元)
成熟品种稳步增长。2024年强力枇杷膏(蜜炼)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40%;藤黄健骨片销售量同比增长近10%,累计完成近9000家公立医疗机构(等级医院+基层医院,下同)覆盖;首仿药依折麦布片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
创新中药快速放量。2024年玄七健骨片销售收入约1.1亿元,同比增长近280%,已经覆盖13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小儿荆杏止咳颗粒销售额近9000万元,销售量同比增长近73%,已经累计完成17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的覆盖。
7款1类新药来袭,入局超10亿贴膏剂
自成立之初,方盛制药便将“新药研发能力”定位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1.39亿元,同比增长近30%,中药1类/2类新药、化药3类/4类等多个研发项目稳步推进,未来将在化药、中药、生物药三大领域实现共同发展。
米内网数据显示,目前方盛制药有7款1类新药(按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不含已有批文品种开展新适应症)在国内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涵盖中成药、化学药、生物药三大药品类型。
方盛制药部分在研新药
2款中药创新药上市可期。养血祛风止痛颗粒于2024年9月提交NDA,用于频繁阵发性紧张型头痛,最快有望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审批;健胃祛痛微丸处于III期临床,用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兼湿热瘀滞所致胃脘疼痛、神疲倦怠、口苦口干、纳差、胃脘胀满等。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神经系统中成药、胃药中成药销售额分别超过130亿元、100亿元。
仿制药方面,方盛制药有6个品种以新注册分类报产在审,包括3个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1个心脑血管系统药物、1个肌肉-骨骼系统、1个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其中,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吲哚布芬片2024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均超过17亿元;司来帕格片目前获批的国内企业仅有2家,原研产品2024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超过3亿元。
方盛制药新分类报产在审的品种
除了自主研发,方盛制药也在同步通过外购来储备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以丰富公司产品管线,从而加快发展步伐。
3月27日,方盛制药公告称,公司与康溢医药及自然人李明志签订了《药品品种转让协议》,受让20个在香港卫生署注册的药品品种的所有权。20个品种均为中成药,公司受让后将按照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相关规定在内地申请上市注册。
2月26日,方盛制药公告称,公司与诺迪康生物签订了《药品上市许可转让协议》,受让小青龙胶囊的上市许可(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处方、生产工艺、技术秘密、与标的品种相关的专利、技术资料等数据的所有权)。小青龙胶囊是一款中成药,具有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稀等。
营利双增占比约2成!中药企业业绩分化加剧
日前,A股医药企业2024年业绩报告已披露完毕。中药板块71家上市企业中,7家企业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分别为白云山(749.9亿元)、云南白药(400.3亿元)、华润三九(276.2亿元)、同仁堂(186亿元)、太极集团(123.9亿元)、步长制药(110.1亿元)、片仔癀(107.9亿元);8家企业归母净利润超10亿元,分别为云南白药(47.49亿元)、华润三九(33.68亿元)、片仔癀(29.77亿元)、白云山(28.35亿元)、济川药业(25.32亿元)、达仁堂(22.29亿元)、东阿阿胶(15.57亿元)、同仁堂(15.26亿元)。
从业绩增长情况看,71家企业中仅21家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27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企业仅有16家,占比约2成。其中,东阿阿胶、华润三九、佐力药业、马应龙、大唐药业、华森制药、ST目药、莱茵生物8家企业的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4年业绩双增长的A股中药企业
综上可见,2024年A股上市中药企业业绩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云南白药、华润三九、片仔癀、东阿阿胶等龙头企业强者恒强,仍以稳定的“双增长”表现领跑市场,而部分中药企业则面临营收或归母净利润下降的挑战,甚至有个别企业出现亏损。
分析中药企业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包括中成药集采降价、产品医保受限或被纳入重点监控目录等政策因素,中药材原材料价格上涨、同业竞争加剧等市场因素,还有存货计提资产减值等个体因素。
在这样的多重因素影响下,中药行业的整合并购也在加速中,华润医药、国药集团等巨头通过多次并购活动,提升市场竞争力,未来中药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此外,创新转型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旋律,天士力、以岭药业、康缘药业、方盛制药等中药企业均在积极布局创新药研发,寻找新的增长点。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等
注:米内网《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数据统计截至5月9日,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来源:米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