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初,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这一轮关税风暴,剧情的发展,还真的配得上“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样的形容。
本文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121篇原创文章
2025年4月初,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这一轮关税风暴,剧情的发展,还真的配得上“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样的形容。
这一轮博弈转折和变化,比绝大多数人,以及全球共识认为的,都要来的快。
一夜之间,氛围和风向,都不一样了。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在所谓贸易“解放日”宣布美国政府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10%–50%的关税,成为自1930年美国颁布《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关税上调。
历经近一个月以来的贸易紧张关系和多轮升级,中美终于在(5月10日)于瑞士日内瓦开展关税谈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美方官员包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与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旨在缓和可能切断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重创世界经济的争端。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双方派出高级别经贸代表团,在瑞士驻联合国大使官邸展开了长达16个小时的激烈谈判。这场跨越昼夜的交锋,不仅牵动着华尔街和沪深股市的神经,更被视为全球经济秩序走向的关键转折点。
但客观来说,不管从过往经验,还是从博弈现实来看,虽然这场选址微妙的全球G2级别的会谈牵动人心,备受关注,但是对“能谈出结果”的预期,其实是普遍不足的。
但是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缺惊喜和意外的,这一次中美在瑞士日内瓦的经贸会谈,博弈磋商,竟然给出了一个打破预期的表现:
北京时间12日凌晨3点,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湖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用“坦诚的、深入的、具有建设性的”三个关键词,总结了此次会谈的氛围,并特别强调双方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达成了重要共识”。短短五字“实质性进展”,如巨石投入深潭,瞬间在国际舆论场激起千层浪——要知道,自特朗普政府4月悍然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的综合关税以来,中美关系持续紧绷,全球供应链震荡不安,此番表态无疑是两个多月来首次明确的缓和信号。
事实上,在美国代表团结束会谈的三个小时前,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便已按捺不住,率先向媒体透露:“我们在美中重要的贸易谈判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他还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全面掌握谈判情况,并计划于日内瓦时间5月12日发布更详细的成果声明。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也补充道:“这是一次非常富有成效的两天。”这些接连表态,让市场对关税下调的预期迅速升温。据华尔街分析师预测,部分商品关税有望从145%大幅降至80%-65%,甚至更低,这将极大缓解美国国内因物价飞涨引发的通胀压力。
显然,这次会谈谈的不错,双方都公开表示,中美双方将尽快敲定相关细节,并将于5月12日发布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
最新的消息是,新华社日内瓦5月12日电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从时间轴梳理来看,这一轮围绕关税风暴背景进行的G2会谈,确实说的上超预期: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超预期的这次会谈,过程自然全程保密,唯一能看到会谈结果的联合声明,究竟说了什么?
基于联合声明的内容,对于这轮全球关税博弈的后续走向和变化,以及对应影响,又给出了怎样的重要信号?
这篇文章,紧贴时事,将基于最新官方权威发布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动向和内容的详细梳理,结合联合声明以后中美关税的实际执行情况,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深入挖掘本轮关税风暴当下的现状和情况,并对后续的走向和变化,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阅读提示: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关于这一轮中美会谈,有必要为大家梳理一下详细的时间线和过程情况: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
2025年4月以来,美国政府在此前单边加征关税的基础上,又对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中国进行了坚决正当反制。随后美方轮番升级关税措施,将对华“对等关税”税率从第一轮的34%先后提升至84%和125%。美高额关税严重损害双边正常经贸往来,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本次会谈达成了联合声明,是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迈出的重要一步,为进一步弥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达成多项积极共识。国内官媒,第一时间全文发布了声明内容:
图片来源:见图
总的来说,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
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事情的脉络和情况就是这样,有依有据,一目了然。
据商务部网站12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表谈话。
体面话就不多说了,具体来看看联合声明之后的实际政策和规则变化情况,这里找了一个可视化图表帮助大家一目了然看清重点和关键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
现实就是这么魔幻又真实。
美方一纸声明,官宣暂停针对中国商品24%的高额关税,中国也立马跟进,完全镜像操作,同步暂停24%的关税,仅保留10%。
而且最关键的是,双方还同时宣布取消最近一系列的额外关税措施和非关税反制政策。
这种同步率,真的不是提前约好的吗?
从结果上来说,如果按照联合声明来看,确实是超预期了,换个角度来看,相当于特朗普这一轮关税大棒的挥舞,基本上在中国这边的效果,就是白忙活一场。
双方都差不多回到了原点,但是关税战是美国挑起来的,没想到这么快。
情绪面和一些艰涩分析就不搞了,看看资本市场的表现情况:
此次中美联合声明的内容,显然远超市场预期,消息一出,全球资本市场暴涨。
港股直线拉升,恒生指数涨约3%,恒生科技指数涨约5%。
避险资产黄金暴跌3%。
按这势头,后续A股应该还有一轮向上行情。当然,从信号面上,也给中国对外贸易这架关键马车的持续运行,打开了想象力空间。
那么,一派超预期利好的氛围之下,是不是就能说,这一轮关税风暴对中国的影响就此结束了呢?
实际上,还没有到可以完全放松的阶段,两个理由:
第一,破镜难重圆,无论未来的关税将降到多少,总之是不可能回到关税战开始以前的位置了。
第二,当下,只是3个月的缓刑而已,未来不确定性还很多,肯定充满反复和挫折。
对于中国而言,必须要清醒的是,美国搞“制造业回流”的总目标是不会变的,相对以前更高的关税是不会变,逆全球化的趋势也不会变。
值得注意的是,5月12日黄金大跌,因为
1)中美似乎谈得比预期好;
2)印巴也更冷静了;
3)特朗普还大幅砍了医药价格。
所以无论是从避险叙事,还是从美财政赤字叙事都遭遇了逆风。
中美此次缓和的另外一面是,双方的元气修复其实还都在于自己——
特朗普再提富人税、砍医药支出;
中则延续对内求稳,财政托举,主动化债,反腐倡廉。
结论其实非常清晰:
一方面,和2018年上一轮关税博弈不一样的是,当下中国已经没有为美国背走通胀的条件和空间了,能够在原则之上提供给特朗普政府的好处,已经没有多少了,阶段缓和,其实双方心里都清楚不可能依靠对方的让步去解决自己国内的问题。
共识很好很快的达成,是核心利益没有冲突。
另一方面,导致美国收缩的国内经济问题,会随着关税僵局的持续而进一步恶化,过去一个月来,特朗普针对全球发起关税战,试图借助极限施压,一展“交易的艺术”。
然而,最终迅速妥协的国家并不多。全球化逆流,“与全世界为敌”,不仅让大国形象碎了一地,而且经济金融风险不断加剧。
特朗普最大的短板是时间,离2026年底的中期选举只有一年多时间,如果关税战悬而未决,恐怕连基本盘都无法稳固。
用力过猛,效果不佳,再撑下去,也没意义。
做过生意的都知道,合格的商人,是不能追求面子和名声,直白一点说,就是不能要脸的。
为了虚无缥缈的脸面,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和风险,这就是特朗普冷暖自知的事情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坡下驴,趁热打铁,缓和矛盾,也就成了美国当下最优选择了。
不管从美国,还是中国的角度,以及全球经济宏观走向来看,这一轮联合声明释放的缓和和利好信号值得承认,也值得高兴,但是长远来看,这轮博弈既然已经开局,就不会轻易简单的结束,要对前路的不确定性和走向变化,保持应有的警惕和理性。
理性一点,大国之间的博弈和关系,出现了短期转向和利好,绝对不等于长期的逆转和变化。
就在不久之前的重要会议上,中国国家层面将“关税战”升级为“国际经贸斗争”。
总不能有利好信号,缓和变化,就把这样的国家定义和态度抛掷脑后吧?
按照中国的语言逻辑来看:
如果说关税战、贸易战,着眼的还只是短期的博弈;那么斗争,更易让人联想到持久战、长期战。
既然是斗争,自然不是一时一地,不会很快就能终结,而要做好长期准备。
且不说大洋彼岸的最高决策者,向来以反复无常著称,正在达成的协议、即将达成的协议,能维持多久,都不好说。
特朗普的不靠谱和不确定性,以及商人的特征,从国家的层面,一定看的更为透彻清晰。
当然,对于512这个最新的中美会谈联合声明释放的利好信号要承认,但是要说可以载歌载舞,欢呼繁荣,恐怕时机还不成熟。
关键的本质要看准看清:中美之间的问题不在于表面的关税,而是地缘格局、对外开放、大国竞争。
不管这轮关税战的结果和变化如何,全球格局已经开始出现松动,大国博弈的天平也已开始倾斜。
持久战,长期博弈的主线不变。
顺带说一下5月12日这一天的国内股市:
这次联合声明的表态,肯定是超预期的。
毕竟会前大多数国人,包括全世界主流的机构和分析观点,预期都放得很低,觉得第一次会晤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5月12日的A股走的也很有意思,早盘比较纠结,一如既往的高开低走,一涨就有资金着急着跑路。
不过午后,随着更多谈判消息的传出,终于实现反转,最终上证指数+0.82%,创业板指+2.63%。
全市4000多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温和放量,回到了1.3万亿以上。
收市后发布中美联合声明,宣布暂停90天加征关税,两国关税税率暂时回落至30%、10%,港股恒生指数迅速飙升至2.98%。
说明国内的头部资本,还是太软,立场和态度,不值得信赖。
利好之际,见证人性,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大风大浪只会趋利避害,那么风吹草动,就不要指望这些人和钱,能直面挑战了。
大家仔细体会一下。
以上,就是对2025年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高层会谈以后,最新公布的联合声明,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深入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来源:熊猫贝贝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