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贵州水塘隧道出口段地表,同度物探团队布设了7条测线(2纵3横),采用24道地震仪与锤击震源组合:
一、数据采集:地表布阵,锤击震源“听”回声
在贵州水塘隧道出口段地表,同度物探团队布设了7条测线(2纵3横),采用24道地震仪与锤击震源组合:
图1 水塘隧道出口边坡勘测布置示意图
激发点距6米,接收点距3米;
三维空间观测系统,覆盖隧道轴线及周边区域。
通过高密度数据采集,确保采空区信号无遗漏。
二、数据处理:方向滤波+波速扫描,让采空区“现形”
方向滤波:滤除地表干扰波,保留地下散射信号;
波速扫描:建立介质波速模型,区分煤层与采空区(采空区散射强度为负值);
偏移成像:合成孔径技术生成三维筛状图,直观展示低速异常区。
三、验证结果:预报精度超90%,施工风险大幅降低
左侧隧道(P1-P2剖面):探明ZK108+748~ZK108+818段采空区,开挖时揭露煤渣、废弃枕木,与预报完全吻合;
右侧隧道(P5剖面):YK108+818~YK108+858段上方采空区被钻探验证,冒顶、涌水风险提前预警;
横向剖面(P6-P7):精准定位ZK108+832处软弱区,施工中及时加固,避免坍塌。
同度物探的SSP技术不仅为水塘隧道节约了30%的应急处理成本,更将地质灾害发生率降低60%,成为复杂山区工程勘探的标杆解决方案!
来源:同度物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