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学者专家齐聚牧野 聚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与深度融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8:28 1

摘要:5月10日至11日,2025第二届中华文化及其对外传播国际会议在新乡成功举办。本届会议由新乡医学院主办,英国斯特灵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会议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跨文化交际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来自海内外文化传播领域的20

5月10日至11日,2025第二届中华文化及其对外传播国际会议在新乡成功举办。本届会议由新乡医学院主办,英国斯特灵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会议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跨文化交际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来自海内外文化传播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创新与深度融合。

开幕式上,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河南省普通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新乡医学院等单位负责人、英国斯特灵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协办单位的代表出席会议并致辞。

新乡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凯英在致辞中表示,新乡医学院始终坚持特色办学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医学+文化”融合模式,积极搭建具有鲜明医学人文特色的国际传播平台。并强调,新乡医学院长期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原医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本次会议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的学术盛宴,更是一项助推文化基因全球传播的有力行动,将为文化交融与文明互鉴注入新的活力。

省委外办翻译室主任陈国良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翻译河南”项目,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搭建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播的平台。并表示,本次会议聚焦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深度互动,涵盖语言文学、国际中文教育、医药文化等领域,展现出开放、包容与共赢的价值理念。他期待通过本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同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本次会议设计了三大板块:一是以“AI时代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校长圆桌会议,探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二是以“AI时代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学者圆桌会议,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促进跨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三是专家学者的主旨演讲,分享在文化传播、语言教育、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校长圆桌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杨慧林,闽南师范大学校长张龙海,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加民,罗马尼亚康斯坦察奥维迪乌斯大学副校长Marius Popa,新乡医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雒保军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优秀人才进行深入交流。

在学者圆桌会议和专家主旨演讲环节,上海交通大学王宁、高旭东,杭州师范大学李庆本,哈佛大学Martin Puchner,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等国内外专家围绕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战略、人工智能时代的跨文化交际挑战、语言教育的多样性等议题展开讨论。

本届会议还设有四个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创新”“跨文化交际与国际中文教育”“人工智能与语言教育变革”和“中医药文化传播与融合发展”等主题展开交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文明的对话与融合。

本次会议聚焦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深度互动,涵盖医药文化、语言文学、国际中文教育等领域,体现了新乡医学院立足特色办学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推动“医学+文化”模式的有效融合,是对历代新医人“医学无国界、文明共交融”情怀的鲜明写照。

近年来,新乡医学院聚焦“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服务管理”五个国际化维度,擦亮“留学新医”品牌,构建“5+1”国际化模式,搭建的医学人文交流走廊,不仅输送师生赴牛津、剑桥访学研修,更吸引全球13个国家的学子前来学习。百余年来,一代代新医人扎根中原大地,将“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精神融入中原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血脉。

本届会议的成功举办,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更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新乡医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推动医学与文化的协同发展,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增进人类文明互信贡献更多的“新医智慧”与“中国力量”。(姚晶 丁芸 杜海霞)

来源:新乡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