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子到演员,戏红人不红的曹炳琨只能做配角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0 17:54 1

摘要:五月份前后,一共有两部由他参演的热播剧开播,分别是谍战剧《绝密较量》和刑侦剧《刑警的日子》。

2025年,对于演员曹炳琨来说,正如他出道时的09年那般美好。

五月份前后,一共有两部由他参演的热播剧开播,分别是谍战剧《绝密较量》和刑侦剧《刑警的日子》。

而在09年,北影毕业的曹炳琨第一部戏就拿到了著名谍战剧《潜伏》的角色:“谢若林”,而在同一年又出演了经典喜剧电影《决战刹马镇》。

十多年的演艺生涯,让曾经浓眉大眼的小伙子变成了发福微胖的中年人。

而唯一没变的,是曹炳琨在荧屏上的“定位”,三十多部影视作品中,他大都是作配的存在。

早年厨子出身的曹炳琨,凭借着一股对表演的热爱踏入影视界。

兜兜转转数十年过去,他却从未主演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

难道事实正如观众们口中的:曹炳琨天生长了一张“配角脸”?

孰对孰错,恐怕只有曹炳琨自己清楚问题的答案。

曹炳琨作为一位地道的北京人,从小就有着做厨师的梦想。

因为他小时候特别爱吃全聚德的烤鸭,一想起那滋滋冒油的鸭肉,曹炳琨连课都没法安心上。

高中毕业时,曹炳琨索性就报考了厨师专业,上学第一天,他就迫不及待的想学烤鸭的做法。

可事与愿违,师傅告诉他们,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必须先从基础的开始学起,切菜,烧锅,热油等等,必须掌握的炉火纯青。

而等到真正可以上手做菜了,曹炳琨却只能从最普遍的菜样做起:“蛋炒饭”。

不仅要做,而且做完了还得自己吃掉,但机灵的曹炳琨想了个办法,他与同学们交换着吃各自做的菜,这样不仅能互相点评,还能不用吃自己的作品吃到腻。

总之,学厨艺的几年是相当不容易,毕业后,曹炳琨也如愿分到了全聚德,成为了一名厨师。

由于这家全聚德距离北京电影厂很近,所以曹炳琨在休息时经常去厂子附近闲逛,他发现北影厂用群演的数量非常大,而且报酬不少,于是他心中就萌生了赚外快的想法。

在当了几次群演后,曹炳琨在“群演届”也是混了个脸熟,有时候照照镜子,也会不由自主的想,自己还是挺有当演员的天赋的。

某天,北影厂又在大喇叭招群演,曹炳琨在人群中奋力举手,希望自己可以被选中。

就在这时,他忽然觉得自己的衣角被扯了扯,曹炳琨扭头一看,发现一个陌生人正一脸神秘的看着自己。

“兄弟,想成为真正的演员吗?我这有路子”

还没等曹炳琨反应过来,对方已经拉着自己离开人群,来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绘声绘色的冲他讲了起来。

曹炳琨听了个云里雾里,不过大概意思他还是能理解的,眼前的这个自称“公关”的人有许多导演的资源,只要给他钱,他就能安排自己进大剧组。

面对将信将疑的曹炳琨,对方拿出了许多资料,诸如自己与许多导演的合影,还有人力公司的一些材料。

出于对进组的诱惑,曹炳琨相信了眼前这个人,一咬牙将5000元的积蓄交给了对方去“运作”。

结果这一交,好似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苦苦等待多天的曹炳琨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他遇到骗子了。

失落的曹炳琨如丧考妣,一连沉沦了很多天,饭店的主厨看出了这个小伙子的异常,便主动询问道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听完了曹炳琨的讲述,主厨哈哈大笑,曹炳琨以为他在嘲笑自己,于是便一言不发的回到了自己的工位。

这时,主厨来到他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做演员和做厨子或许是一样的,不经过刻苦的努力,怎么能成为真正的厨师呢?”

这一句话仿佛点醒了曹炳琨,对啊,这种事情,怎么还可能有捷径给自己走呢?

或许是为了赌口气,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曹炳琨毅然辞去了全聚德的工作,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成人教育部。

毕业后,经过老师刘畅的推荐,曹炳琨进入了《潜伏》剧组,饰演情报贩子谢若林。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谢若林这个角色起初的设定,并非是个“结巴”。

由于曹炳琨和孙红雷对戏时,紧张的念不顺溜台词,于是副导演便建议,将这个角色就变成一个“结巴”。

于是,金句小能手“谢若林”便诞生了。

随着《潜伏》的热播,曹炳琨的知名度也翻了个番,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表演生涯。

《潜伏》之后没过几个月,曹炳琨和孙红雷迎来了第二次合作:《决战刹马镇》。

2014年,和沙溢合作谍战剧《渗透》,在剧中,曹炳琨饰演齐公子,因为这个角色,他获得了“华鼎奖”最佳男演员荣誉。

曹炳琨的演技多变灵动,很富有层次性,这也让他成为了很多导演心中的“御用配角”,也让他在配角的路上一直走到了今天。

他也曾经尝试过突破自己,2021年,曹炳琨自导自演了剧情片《只要你过的比我好》,剧中,他饰演一位职业是外卖骑手的父亲。

为了饰演好外卖员这个角色,曹炳琨提前一个月体验生活,为了贴近角色还减重三十斤,但这仍然没有挽回电影低迷的票房,这部称得上是呕心沥血的作品仅仅以五百万的回报黯淡离场。

失败后的曹炳琨又回到了荧幕上,或许,他天生就没有当主演的气运吧。

正如曹炳琨在《三大队》中经常说的那句话:“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从厨师到演员,曹炳琨用了二十余年时间证明,表演艺术的本质不在于戏份多寡,而在于能否赋予角色真实的生命力。

他不是“爆款”,也从来没有人设,他在演员行列里,习惯于当好一颗“螺丝钉”。

好演员应该像空气,观众察觉不到存在,但故事里缺了就会窒息。

这种对职业本分的坚守,或许比热搜榜上的名字更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