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夕法尼亚大学:新型“装甲”CAR-T击穿耐药壁垒,助52%患者达CR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9:10 1

摘要: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虽已革新B细胞癌症治疗格局,但仍有许多患者难以实现长期缓解,且这类群体面临治疗选择有限、预后不佳的严峻挑战。为此,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团队成功研发出新型“装甲”CAR-T细胞产品huCART19-IL18,首次在血

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虽已革新B细胞癌症治疗格局,但仍有许多患者难以实现长期缓解,且这类群体面临治疗选择有限、预后不佳的严峻挑战。为此,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团队成功研发出新型“装甲”CAR-T细胞产品huCART19-IL18,首次在血癌患者中开展细胞因子增强型CAR-T疗法的临床探索,为突破现有治疗瓶颈带来关键创新。

2025年5月7日,该团队正式宣布Ⅰ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针对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即便在其他CAR-T疗法失效的情况下,新型huCART19-IL18疗法仍展现出令人振奋的疗效——此前接受过多轮包括市售CAR-T疗法在内的癌症治疗均告失败的患者,经该疗法干预后,81%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52%实现完全缓解(CR),更有部分早期接受治疗者病情持续缓解超过两年!并将生产周期缩短至仅3天,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窗口!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重磅发表。

这项突破不仅为耐药患者点燃了生命的新希望,更标志着CAR-T细胞疗法在攻克癌症复发难题上迈出了坚实一步。随着新型“装甲”CAR-T疗法的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癌症患者将迎来长期缓解的曙光!

▲截图源自“Penn Medicine News”

当CAR-T疗法实现“自我强化”:IL-18赋能新型huCART19-IL18疗法,难治性淋巴瘤有效率达81%,52%患者肿瘤“清零”,一例患者无癌生存超2年

huCART19-IL18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发的抗CD19增强型CAR-T细胞产品,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基因修饰使其分泌白细胞介素-18(IL-18)——这一促炎细胞因子可募集并激活额外免疫细胞,不仅能保护CAR-T细胞免受抑制,还能协同增强其对癌细胞的持续攻击能力。此外,该疗法采用该校细胞免疫疗法中心开发的创新工艺,将传统CAR-T细胞9~14天的生产周期缩短至仅3天,最大程度保留了干细胞样T细胞特性,减少细胞耗竭,为侵袭性癌症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窗口。

这项Ⅰ期临床研究(NCT04684563)纳入21例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8例)、滤泡性淋巴瘤(6例)、套细胞淋巴瘤(3例)等多种亚型。这些患者平均接受过7种其他癌症治疗,其中20例曾接受过现有CAR-T疗法但均告失败,疾病因免疫抑制和T细胞耗竭持续进展,临床治疗难度较高。

结果显示:在输注huCART19-IL18后3个月,81%的患者(90%CI:62~93)症状得到改善(详见下图A),其中52%(90%CI:33~71)达到完全缓解(CR)29%(90%CI,13~49)实现部分缓解(PR)。所有淋巴瘤亚型均观察到响应,其中,滤泡性淋巴瘤和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缓解率达100%(详见下图A),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67%

▲图源“N Engl J Med”,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此外,中位随访17.5个月(范围:3~34个月)时,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9.6个月(90%CI:5.5~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8.7个月(90%CI:5.4~未达到);15个月总生存率估计为86%(90%CI:61~96)(详见下图B/C)。

其中,一位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情况尤为引人关注:该患者曾对Yescarta(axicabtageneciloleucel)及双特异性抗体治疗耐药,在接受huCART19-IL18治疗后3个月即达完全缓解肿瘤全面消退,且缓解状态持久维持,自首次输注至今已超过24个月

你的免疫细胞能改造成“抗癌导弹”:自带“GPS”的CAR-T细胞精准绞杀癌细胞

CAR-T细胞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转导技术,在T细胞表面嵌入名为“CAR”的特异性抗原识别结构,使其成为精准靶向癌细胞的“生物导弹”。这种改造后的T细胞不仅能高效识别并杀伤表达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还可在体内长期存续,发挥即时杀伤和持久抗复发的双重作用。目前全球已有13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虽主要适应症仍集中于血液系统肿瘤,但近年来针对实体瘤的临床探索持续突破,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主流生产模式,体外CAR-T疗法的核心流程包括:首先通过白细胞分离术获取患者自体或健康供体的T细胞;随后利用定制化CAR-T载体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赋予其肿瘤抗原识别能力;经体外培养扩增至治疗所需细胞量后,通过静脉输注回患者体内。活化后的CAR-T细胞可在体内精准定位并清除表达目标抗原的癌细胞,同时形成记忆性T细胞,为预防癌症复发提供长期免疫保护(具体流程见图示)。

35%复发率不再可怕!国研CD19 CAR-T疗法为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点燃“治愈”希望,缓解率创100%新高

尽管多数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对标准化疗初始敏感,但约35%会出现复发或持续分子残留病灶(MRD)阳性,导致5年总生存率低至20%以下。更为遗憾的是,这类患者往往治疗选择有限。而近期研究发现,78.3%的t(8;21)AML患者表达CD19抗原,为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的应用提供了关键靶点。

近期,《血液学与肿瘤学杂志》报道了我国一项单中心Ⅱ期临床试验(NCT03896854),首次证实了CD19CAR-T疗法在复发性CD19阳性t(8;21)AML中的有效性。该研究共纳入10例复发性CD19阳性t(8;21)AML患者(中位年龄31岁,13-52岁),经氟达拉滨+环磷酰胺(FC)方案清淋后,接受CD19 CAR-T细胞输注,中位随访时间长达64.6个月(范围:11.2-88.8个月)。

结果显示:所有入组患者均达完全缓解(CR),CR率为100%,其中60%实现分子学完全缓解(MRD阴性CR)(详见下图)。

▲图源“BM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生存分析显示,中位总生存期(OS)为11.6个月(95%CI,18.4%~75.3%),中位无白血病生存期(LFS)3.8个月(95%CI,18.4%~75.3%),12个月累积复发率(CIR)为53.3%(95%CI,20.9%~77.7%),12个月总生存(OS)率为45.0%(详见下图f),12个月无白血病生存率(LFS)为46.7%(详见下图g)。

综上,该方案展现出对复发性CD19阳性t(8;21)AML的显著疗效与安全性,为这一难治性亚群提供了全新治疗选择。

全球首款通用型异体CD70 CAR-T疗法ALLO-316 Ⅰ期数据惊艳,80%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肿瘤显著缩小

复发/难治性转移性肾细胞癌(RCC)患者面临治疗选择有限、临床预后差的困境。由于CD70表面抗原在RCC中高表达,成为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

而ALLO-316是一款源自健康供体的HLA不匹配同种异体CD70 CAR-T细胞产品,其设计旨在精准识别并清除CD70+肿瘤细胞,同时靶向清除介导异体排斥的CD70+宿主T细胞,突破传统CAR-T疗法的适配限制

TRAVERSE试验(NCT04696731)是针对晚期/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Ⅰa/1b期首次人体研究。《癌症免疫治疗杂志》更新了该1a/1b期临床研究的后续数据和后续随访数据。

截至2024年5月28日,研究共入组32例晚期/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其中31例接受≥1次淋巴细胞清除预处理(中位年龄为62岁,87%为男性,既往接受过中位3线治疗),29例接受ALLO-316(一款CD70 CAR-T)输注。

结果显示:对于确诊为CD70+肿瘤的患者,95%(19/20)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控制标准为≥1次随访,且病情稳定、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80%(16/20)的患者肿瘤负荷减轻(详见下图);30%(6/20)的患者在≥1次随访中评估为客观缓解

▲图源“BMJ”,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综上,单剂量ALLO-316在复发/难治性晚期或转移性ccRCC患者中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在表达CD70的肿瘤患者中进行的初步分析提供了令人鼓舞的CAR-T细胞抗肿瘤活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探索ALLO-316在CD70+肾透明细胞癌及其他CD70阳性恶性肿瘤中的治疗潜力提供了坚实依据。

小编寄语

在现代医学的漫长探索之路上,CAR-T细胞疗法宛如一颗璀璨新星,在恶性肿瘤,尤其是血液肿瘤治疗领域成功实现重大突破,为众多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带来希望曙光,使他们得以重获新生,开启全新人生篇章。令人振奋的是,当前我国CAR-T研发事业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蓬勃景象。以驯鹿医疗、复星凯特、科济生物、传奇生物等一众领军企业,积极投身CAR-T的研发浪潮,且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1]Svoboda J,et al.Enhanced CAR T-Cell Therapy for Lymphoma after Previous Failure[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5, 392(18): 1824-1835.

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oa2408771?url_ver=Z39.88-2003

[2]Bui TA,et al.Advancements and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in vivo CAR T cell therapies for cancer treatment. EBioMedicine. 2024 Aug;106:105266.

[3]Yin J,et al.CD19 CAR-T in relapsed t (8; 21) AML: a single-center prospective phase II clinical trial[J].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5, 18(1): 1-5.

[4]Srour S A,et al.322 ALLO-316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metastatic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 updated safety and efficacy from the phase 1 TRAVERSE multicenter study[J]. 2024.

[5]https://www.pennmedicine.org/news/news-releases/2025/may/enhanced-car-t-cell-therapy-offers-new-strategy-for-lymphoma

本文为全球肿瘤医生网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来源:全球肿瘤医生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