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朵月季绽放生态之美”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在京开幕 | 动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9:13 1

摘要:5月11日,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开幕。北京市人民政府、国际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花卉协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北京花卉协会等主承办单位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国内外的月季相

作者 | 李艳梅

5月11日,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开幕。北京市人民政府、国际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花卉协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北京花卉协会等主承办单位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国内外的月季相关领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大会吉祥物“小妙月”以AI数字人形象惊艳亮相,向大家介绍国际月季大会的精彩内容。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启动

▲开幕式现场

国际园艺学会(ISHS)主席劳伦斯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本届大会让世界各国的月季科研工作者、育种家、产业技术专家及企业家齐聚北京,发现和交流月季遗传育种、芳香机制、抗逆性研究等诸多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搭建起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他对大会各组织方的工作成果表示感谢,也对北京的花园城市建设,以及环路和街巷的月季景观给予了高度评价。

▲宣读月季宣言

在一场以月季主题的时尚花艺秀后,月季专家、企业代表等人共同宣读《北京月季宣言》,倡导大家以月季为媒介,永远做世界文明的播种者、守护者、引领者,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月季宣言

月季是美好的化身, 它象征着着爱、和平、和谐、永恒、吉祥。

值此全球月季盛会启幕之际, 我们以北京市花月季的培育者、栽培者和爱护者之名,向世界发出宣言: 以月季为笔,绘生态画卷;以月季为媒,筑花园之城; 以月季为链,兴绿色经济; 以月季为桥,促文明互鉴。让爱与和平根植世界每个人的心灵。

我们倡议:

让每一朵月季绽放生态之美,

让每片花瓣承载文明之光,

让每缕芬芳传递和平之愿。

让月季滋养每个人的心灵。

我们一起以月季为媒介, 永远做世界文明的播种者、守护者、引领 者, 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嘉宾参观调研京西月季洲

国际月季大会由国际园艺学会主办,每四年一届,是全球月季领域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会议。本届大会是国际月季大会40年来首次花落中国,大会以“花开北京 香约永定”为主题,融合国际学术会议、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和2025北京月季文化节三大核心板块,构建起学术交流、成果展示、文化传播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一级巡视员贲权民表示,国际月季大会落地北京,是国际对中国科研实力和产业应用的高度认可,也是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月季作为北京的市花,凭借着“三季有花”的优势,已经深度融入北京的生态建设和百姓生活。他说:“月季大会的举办能够广泛带动月季产业链的发展,月季已经大量应用于城市景观和生态建设中,同时也是市民非常喜欢的家庭园艺新品种,我们将通过花卉进家庭、进社区、进机关,推动园艺产业、产品的创新来激发新的活力。”

学术会议聚焦科研前沿

在3天半的的国际学术会议中,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波兰、美国、日本、韩国等12个国家的160余位月季领域的专家、研究者将围绕月季遗传和基因组学、育种学、生理学、次生代谢、逆境胁迫、采后技术等不同主题进行学术报告和墙报交流,分享全球最新月季科研成果。参会代表还将赴妙峰山高山玫瑰园、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地进行技术参观。

▲国际学术会议

开幕式当天下午,国际园艺学会观赏植物部门主任贝鲁托、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邓秀新、中国花卉协会副会长赵良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俊平等分别围绕观赏园艺的机遇与挑战、果实色泽形成与调控、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月季研究与栽培新进展等作主题报告,交流各自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

▲学术报告交流

贝鲁托在分析全球主要观赏园艺产业区的生产和贸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近年来花卉消费正在发生变化,可能会重塑产业格局,应考虑不同地区人口、生活方式和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通过可持续生产、重视技术研究和创新营销策略等方式,让行业继续健康繁荣发展。

邓秀新总结多年研究成果,从呈色物质、基因组学、温度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柑橘类果实色泽的形成机理与调控机制,以及科研成果对实际生产、储运技术的指导实践,为观赏植物的色彩调控、采后储运提供启发。

赵良平全面介绍了中国花卉业在产品供应、生产布局、市场流通、科技创新、花文化弘扬、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分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花卉产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花卉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广、宽的特征,构建现代化花卉产业体系将成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目标是着力构建战略布局合理、产业链条完整、创新迭代活跃、质量高效益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花卉产业体系。

高俊平在报告中说,过去10年,中国在月季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种质研究、功能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逐步建立起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体系,未来研究重点将集中在目标性状育种、多性状叠加、采后保鲜创新。

“近些年,我国在月季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围绕抗衰老、低能耗、低维护、抗寒、耐热等开展育种工作,培育出‘菲韵’‘冰茶’等抗衰老、耐贮运的切花品种,‘北京红’‘约定’等低维护、高抗性的园林绿化品种,广泛应用于切花生产、高架桥美化、庭院景观、道路绿化等。”高俊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千余品种扮靓京西月季洲

作为大会主会场的京西月季洲,设置了占地约23万平方米的月季主题科普博览园,集中展示千余个月季品种。室外精心打造北京园、郑州园、南阳园3个国内城市展园和意大利园、法国园、美国园、日本园4个国际展园,形成交相辉映的月季花海景观。

除了室外展园,京西月季洲还设置了室内展厅,集中展示月季新品种、新技术、新应用。

涵盖切花、盆栽、景观等类型的‘中国芯’‘红珊瑚’‘北京红’等中国自育品种集中亮相,展现我国从“引种”到“育种”的跨越。盆栽月季精品展甄选树状月季、微型月季等八大类型、300余个名优品种,展现我国种质资源的丰富性。穿行在色彩斑斓的花朵中,细读月季文化科普墙,游客不仅能领略月季的美好,还能感受其深厚的文化魅力。

▲北京园

▲郑州园

▲意大利园

▲自育月季品种集中亮相

▲月季品种、应用与科普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会活动现场首度应用数字场景,以大会吉祥物“小妙月”形象为代表的AI数字人,能精准识别百余种月季品种,讲解月季花相关知识,并支持多种语言实时切换,为世界各地游客提供无障碍交流服务。

月季大会期间,还举办插花花艺展、摄影书画展、文创互动体验、月季衍生品展销等系列活动。在沉浸式体验区,游客佩戴AR眼镜可看到月季生长从发芽到开花的整个生命过程。在游览间隙,游客还可以品尝到机器人制作的月季拉花咖啡、花瓣冰激凌等创意美食,感受多方位、智慧化的观展体验。

▲树状月季、造型月季等应用产品展示

▲大会开幕首日迎来大量观众打卡

月季经济激发消费活力

2025花开北京·北京月季文化节以门头沟区为主会场,东城、西城、海淀、丰台、大兴、密云、通州等区为分会场,将“花”元素贯穿始终,融合历史、文化、科技、艺术、产品等元素,举办月季精品展览、京西月季洲“花young生活节”、园艺市集、月季及衍生产品展销等特色文化活动,创新推出“月季+非遗传承”“月季+国潮文创”等综合体验模式,与周边商圈联动,激活消费新潜能。

▲月季衍生品

▲“小妙月”盲盒

“小妙月”形象与潮玩企业泡泡玛特合作,推出了限定盲盒、徽章等文创产品,推动月季文化破圈。琉璃工坊将千年绝技“铁蹄金线”与永生花结合,推出鎏金月季香囊。潭柘寺古法染制技艺与现代设计碰撞,打造国潮文创产品。

▲国潮、科技+花卉展示

本届国际月季大会将持续至5月15日。

来源:中国花卉园艺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