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寄递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湖南汝城县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新路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9:21 1

摘要:在湖南省东南部,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有一个被称为“鸡鸣三省,水注三江”的地方——汝城县。近年来,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创新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小快递服务大民生”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捎带客车。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蒋培方 郴州报道

在湖南省东南部,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有一个被称为“鸡鸣三省,水注三江”的地方——汝城县。近年来,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创新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小快递服务大民生”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客货邮信息中心。

资源整合:从“各自为战”到“握指成拳”

“以前取个快递要跑十几里路到镇上,现在村里小卖部就能收寄,太方便了!”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村民朱小红说起村里的快递服务站,脸上洋溢着笑容。

客货邮县级配送中心。

这一变化源于汝城县实施的快递资源大整合。2024年,汝城县通过公开遴选,确定“汝城新生活速递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整合“三通一达”、极兔等5家快递企业,实现统一分拣、统一运输、统一配送。

“整合后,农村快递派费从原来的1元降到0.55元,客车捎带费仅0.20元,彻底杜绝了‘二次收费’。”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全县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15%,2024年突破3765万件。

智慧物流:从“人挑肩扛”到“自动分拣”

走进汝城县客货邮融合共同配送中心,现代化的全自动分拣设备正在高效运转。一个个快递包裹通过传送带,被精准分拣到258个对应村落的格口中。

“这套设备每小时可分拣1.5万件,效率是人工的10倍。”运营负责人宋卫红说,县里投入860万元建设的这个5000平方米配送中心,让农村快递配送时间缩短了一半。

依托城乡公交一体化优势,汝城县还开通了11条客车捎带线路,对偏远地区配备8台专车补网,实现了“县到村当日达”。

工作现场。

产业赋能:从“土特产”到“畅销品”

在卢阳镇电商服务站,“汝城茶姐”陈静荷正在直播间展示汝城白毛茶。“通过客货邮网络,我们的茶叶最远卖到了黑龙江,去年线上销售额突破50万元。”像这样的电商服务站,汝城县已建成25个,成为连接13万亩朝天椒、5万亩小黄姜、6.9万亩白毛茶和10.6万亩奈李果园与全国市场的重要枢纽。

走进县级共配中心,贴着“汝城味道”标签的农产品包裹正通过全自动分拣线快速分拨。运营负责人介绍:“现在每天有超过8000件农产品从这里发往全国。”通过11条客车捎带线路和8台专用货车,沙洲村的小黄姜、文明瑶族乡的奈李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了“朝采夕发”。

工作人员查看货运量。

“快递进村让我们的辣椒酱卖到了全国各地。”辣椒种植大户袁取养指着仓库里打包好的产品说。如今,繁华食品公司通过客货邮网络,年加工辣椒制品1.8万吨,带动5000户农户增收。而返乡青年胡永发创办的金银花加工厂,更是通过这条物流通道实现年销售200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这条畅通的物流网络,不仅让汝城的特色农产品走出了大山,更让“田间地头”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绘就了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村级网点。

长效机制:从“政府推动"到“市场驱动”

为确保客货邮融合可持续发展,汝城县建立了“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机制。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出台用地、税费等优惠政策;引进“安捷云仓”智慧仓储,实现每日向全国7个省份发件6万余件;推动村级站点叠加农产品代销、便民缴费等多元服务功能,形成稳定经营收益。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预约响应’‘旅游带货’等服务,让客货邮融合惠及更多群众。”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动分拣设备。

汝城县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小快递"如何撬动"大民生"。客货邮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1+1>2"的化学反应。以创新破难题。从智慧分拣到客车捎带,从电商直播到云仓服务,创新思维始终是破解农村物流难题的金钥匙。以惠民见实效。衡量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是群众脸上的笑容。

如今,在汝城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条条物流线路正如春天的藤蔓,将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紧密相连,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