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平 | 色彩与线条中的情感律动「精微之境:具象绘画研究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9:30 2

摘要:闫平绘画作品的潜在生命力,是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文化气质。理性,是她对西方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研究和对油画语言的传承。具体到画面,则是对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等元素的思考与表达。进一步说,她受到印象派之后西方视觉艺术革命对形式探索与结构重建的影响,透过客观表象,超

“精微之境:具象绘画研究展”

是遵循艺术史写作方式的研究性展览,

并非一味突显传统,或沉迷于传统之中,

其目的是通过对传统的溯源与梳理,

展现绘画语言随着时代更迭产生的变化,

以及语言表达的品质与深度,

最重要的主旨是,

为未来艺术语言的发展提供营养、探寻方向!

闫平

YAN PING

参展艺术家

EXHIBITING ARTISTS

《夏季的早上》布面油彩

100×80cm

2021

《夏季的早上》局部

《大雾的天》布面油彩

140×160cm

2014

《大雾的天》局部

《都有一颗勇敢的心》布面油彩

180×200cm

2014

《都有一颗勇敢的心》局部

《穿过云端》布面油彩

160×180cm×2

2023

《采摈榔》布面油彩

60×80cm

2018

《春分》布面油彩

180×240cm

2018

《看春天》布面油彩

180×200cm

2022

《从明天起幸福的生活》布面油彩

180×200cm

2020

《很温暖很悲伤的新年之二》布面油彩

80×100cm

2023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布面油彩

140×160cm

2020

《那些亲密的时光》布面油彩

180×200cm

2020

《那些亲密的时光》局部

《起飞》布面油彩

180×200cm

2018

《宁静的海》布面油彩

60×80cm

2017

《传情》布面油彩

200×180cm

2009

《花儿明年还是一样的开》布面油彩

160×140cm

2015

《母与子》布面油彩

140×160cm

2005

《母与子》布面油彩

160×140cm

2007

《母与子》局部

闫平绘画作品的潜在生命力,是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文化气质。理性,是她对西方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研究和对油画语言的传承。具体到画面,则是对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等元素的思考与表达。进一步说,她受到印象派之后西方视觉艺术革命对形式探索与结构重建的影响,透过客观表象,超越透视空间和生理结构,寻求主观情感的律动,建立一个独具风格的艺术秩序。

她研究毕加索和勃拉克,感受形式深处的艺术匠心,这种理性的介入为闫平进入绘画的国际语境铺陈了底色。感性,体现在她具有选择性的借鉴与吸收,恰恰暗合了她的个性与意志、敏感与激情。她乐此不疲地在生命的本真和生活的感受、在学习经典和自我创造间穿越,在表现主义和写意精神的双重变奏中实践着她的审美理想。闫平迷醉于人性的挖掘和图式的创新,在“母与子”、“小戏班子”、“静物花卉”和“风景写生”这四个主题里,在女性视角和个体意志的背景下去追问艺术与生活的关联,探寻自由、勇敢和有感而发的心性表达。鲜明的、真实的、瞬间的近乎于直觉的感受,使得她的每幅作品都充盈着饱满的情绪和真切的情感,流露出单纯却执着的精神气质。透过交织的笔触和飞动的线条,在色彩的冷暖和明暗的对比中,在生动的形象刻画和夸张的形态里,我们看到了画家熔铸客观自然和艺术心象的能力,更感受到其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原始的冲动,这表现的欲望,这涌动的才情,这娴熟的技巧,这高妙的意境尽在一片化机中。

——吴为山

闫平的油画造型语言不是靠功夫“磨”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的功力与修养“写”或“画”出来的。闫平欣赏和喜爱文人画,她在母与子的系列油画创作中采用了文人画的某些技巧,在我看来不是她的刻意追求,而是受传统文人画熏陶的结果,或者说是由于她的艺术天性易于接受文人画传达出来的信息。近二十多年来,在我国画坛中出现了令人厌倦的“做”画风气。“做”的绘画不论是具象写实还是抽象的,都缺乏神韵。在这种情况下,闫平有灵性的“书写性”油画作品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好评,就更不是偶然了

——邵大箴

闫平

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油画家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获奖: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2011年 萧淑芳艺术奖获提名奖

2010年 《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获艺术奖

2004年 获全国第十届美展银奖

2003年 “全国第三届油画展”优秀奖

2001年 全国“小油画作品大展”获油画艺术奖

1999年 “第九届全国美展”获优秀奖

1995年 “95油画年展”获银奖

1994年 “中国画·油画精品展”获优秀奖

1993年 “中国油画双年展”获提名奖

1993年 “93中国油画年展”获银奖

1984年 “第六届全国美展”获优秀奖

“精微之境:当代具象绘画研究展”以“尽精微,致广大”为核心理念与学术指向,探索具象绘画在艺术表达上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探寻具象绘画和社会、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

“尽精微”,在这里,不仅是指向对细节的精细描绘,更是一种对绘画语言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要求艺术家在描绘外在形象的同时,更要捕捉到形象背后的精神和情感;“致广大”则是指通过这种精微的表达,追求绘画语言的极致和谐,达到一种超越具体形象的艺术境界,将观者引入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深邃的精神世界。

在当下,数字艺术、抽象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盛行的今天,具象绘画依然有其生命力,尤其是在中国的艺术土壤,仍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次展览按照艺术史的脉络选取当代具象绘画作品,展现了老中青几代艺术家在追求“尽精微,致广大”这一艺术境界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够以当代文化与艺术史的角度推动对当代具象绘画的学术研究,促进艺术创作的深入发展,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一次具有学术品位的艺术体验,去感受具象绘画中蕴藏的精神内涵与无限可能。

精微之境:具象绘画研究展

Subtle Realm

Figurative Painting Research Exhibition

展览时间|Exhibition time

2025.06.07-2025.06.17

展览地址 | Address

云上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内)

联合策展 | Co-curator

当代油画

龙吟雅风美术馆

北京龙吟雅风视觉艺术中心

现场直播 | Live broadcastr

龙吟读画

来源:当代油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