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荣成农商银行成山支行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面写着“服务热情周到 业务精湛高效”的锦旗。这面锦旗来自在荣成市从事家政服务的赵大姐,她通过荣成农商银行办理的房屋按揭贷款,实现了在荣成安家的梦想。
近年来,全省农商银行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金融为民初心转化为日常服务的热心真心恒心,全力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家政大姐安了新家——
近日,荣成农商银行成山支行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面写着“服务热情周到 业务精湛高效”的锦旗。这面锦旗来自在荣成市从事家政服务的赵大姐,她通过荣成农商银行办理的房屋按揭贷款,实现了在荣成安家的梦想。
赵大姐是来自吉林的新荣成人,前些年跟着自己的妹妹一起来到荣成,干起了家政服务行业。
“每当看到为客户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房子时,自己在欣慰的同时也有些许的失落,幻想着什么时候也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赵大姐感慨道。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随着自己的积蓄在不断增加,在荣成安家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赵大姐一边工作,一边留意着自己心仪的房子。前些日子,终于找到了一套自己比较满意的房子,自己虽然首付够了,但要全款买房还是力不从心,需要办理按揭贷款。
可作为外来务工人员,自己在本地没有多少熟人,也没有办过贷款,对购房贷款流程不熟悉,担心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更不知道一个外地人是不是能够贷款……一系列疑虑一股脑儿地蹦出来,给大姐泼了一盆冷水。
成山支行客户经理在了解情况后,当场收集了客户的手续,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贷款资料审核和贷款审批流程。为了让客户尽快住上新房子,支行又利用周末的时间为其办理了贷款合同签订手续,这让大姐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当客户经理告知贷款审批好时,忙碌着的赵大姐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泪水与汗水交织在一起,模糊了视线,却清晰了心中的信念与梦想。
“从咨询到放款,每一步都有专人指导,连周末都在加班帮我推进流程。”赵大姐感慨到这种“家人式”服务让她在异乡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归属感。
“有了房子就有了家,我也变成了荣成市民了!”拿到崭新的房产证,赵大姐开心地说。(窦国强)
助20年老店焕生机——
在高唐县韩寨村街头,李大叔经营的农资店的招牌格外醒目。这家经营了20余年的老店,承载着李大叔的创业初心,也见证着乡村发展的点滴。然而在2025年初,一场资金“倒春寒”差点让这家“老字号”陷入困境,关键时刻,高唐农商银行韩寨支行送来了40万元贷款,让农资购销生意重新焕发生机。
去年冬天,市场的波动让老李犯了难。“年底要囤开春的化肥、农药,可上游厂家要求现款提货,再加上物流成本上涨,账面上的流动资金一下子就不够用了。”李大叔皱着眉头回忆,“眼看着春耕就要到了,农户们等着农资播种,要是货备不齐,耽误了农时,我可对不起大家!”那段时间,老李四处奔走借钱,却屡屡碰壁,急得他嘴上起了水泡。
转机出现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高唐农商银行韩寨支行的客户经理得知老李的困境后,立即展开行动,现场收集贷款资料。
“真没想到,银行办事效率这么高!”李大叔兴奋地说,“小徐他们手把手教我填申请,详细讲解贷款政策,还帮我分析资金使用计划。从提交申请到放款,只用了3天时间,40万元就打到了账户上!”随着这笔资金迅速投入使用,老李第一时间订购了优质复合肥、农药。
如今走进“老李农资店”,货架上整齐码放着各类农资产品,门口不时有农户开着三轮车来采购。“多亏了农商银行的贷款,今年我们提前备足了物资,价格比往年还优惠!”李大叔笑着说。(于延飞)
轮椅上的温暖——
在服务客户的路上,3公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在那一天,他们走过的3公里却产生了满满的正能量。
近日,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坐着电动轮椅来到河东农商银行常庄分理处门口,焦急地向大厅里面张望着。
网点工作人员立即迎了过去,询问后才得知老人的轮椅在来的路上突然没电了。在了解到老人业务需求后,工作人员与保安大爷一起推着老人进了网点,并为老人开通绿色通道办理相关业务,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网点工作人员始终陪伴在侧为老人推动轮椅,并为老人在手机上记好了网点、运营副行长的电话,表示以后如果有业务需求,工作人员可以上门办理。
业务办完了,老人却又犯了难。老人的家距离网点足足有三公里,因轮椅没电,自行回家也变得十分困难,运营副行长在安排好网点的工作后,立即与保安大爷一起推着老人回家。路面坑洼不平,此时没电的轮椅推起来十分费力,徒步三公里在平时或许只需要三十分钟,他们这一走竟走了近一小时。
当工作人员把老人完全送回家后,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拉住他们:“今天要是没有恁啊,也不知道得怎么家来了,你们一等……”说完,老人找了一张纸和一支没有笔壳的笔芯,抖动着手在腿上艰难地写下了“感谢信”——“感谢常庄信用社工作人员对我的热情帮助,特此感谢。”
感谢信上,不工整的字体间却透露出最真挚的感谢。纸短情长,字字暖心,这不仅是老人的情感流露,更见证着农商银行人与客户的“双向奔赴”。(潘萌)
来源:山东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