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一时期,税郭镇以“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为目标,通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路域镇域环境、拆违控建整治、物业管理服务、和美乡村建设”五大提升行动,推动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税郭镇
近一时期,税郭镇以“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为目标,通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路域镇域环境、拆违控建整治、物业管理服务、和美乡村建设”五大提升行动,推动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全域动员聚合力,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按照“政府牵头、镇村联动、综合提升、标本兼治”工作思路,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截至目前,43个自然村出动公益岗、环卫工2700余人次,清理房前屋后三堆五垛、生活垃圾、杂草2100余车次,修补花坛30处,绿化修剪16800余平方,移除移动板房17处,拆除乱搭乱建6处,清除野广告600余处,实现镇村主干道、公共区域全覆盖。
精准施策提品质,下足绣花功夫美家园。聚焦新老206国道、镇驻地、旅游大道等重点区域,对43个自然村进行精细化治理,通过开展五项提升行动,对新老206国道及主次干道进行洒水降尘、修剪206国道两侧园林绿化、开展门前三包常态化整治、集中对镇北路卫生再提升。同时,全面清理河道、修建高标准公厕、砌垒景观墙,切实促进镇容村貌进一步提升。
共建共享激活力,谱写全民参与协奏曲。构建“线上+线下”多元宣传矩阵,通过村内广播、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全方位营造“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党员示范带动、网格包片管理等举措,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形成“家家户户齐上阵、村容村貌焕新颜”的生动局面,为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镇注入持久活力。
矿区街道
矿区街道以城乡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聚焦“快、细、常”三字工作法,全力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辖区新风貌。
“快”字当头,高位推进促落实。建立“日沟通、周调度”工作机制,确保责任、任务和措施精准落实。
“细”字为要,聚焦短板促提升。按照“由内向外、由点到面、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精心部署实施四大专项行动。对楼道杂物、绿化带垃圾等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已累计治理卫生死角 200 余处,清理乱贴乱画 60 余处,规范店外经营 100 余家,拆除违法建设 80 余平方米,切实做到“全覆盖、零死角、无盲区”。
“常”字着力,严督实导促长效。街道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并重,成立考评小组,每周对7个社区内的重点区域开展检查评比,建立“发现问题—派单整改—验收销号”的闭环机制,目前已开展评比2次,反馈问题90余条,全部完成整改。
龙山路街道
为有效预防虫蚁滋生蔓延,保障居民生活环境健康安全,龙山路街道积极行动,针对辖区内树木开展刷漆防护养护工作,筑牢防虫蚁侵扰的“绿色防线”,助力环境颜值与树木健康双提升。
行动中,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化身“粉刷匠”,携带刷子、水桶等工具有序行动,按照“先定高,再涂刷,后补漏”的模式,科学调配比例,确保药剂均匀涂刷,对树皮裂缝、洞孔等处进行了重点粉刷,切实增强树木防虫抗病能力。
中心街街道
近期以来,中心街街道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目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绣花功夫”雕琢辖区细节,用“匠心精神”打造宜居家园,构建整洁、有序、宜居的环境新面貌。
街道聚焦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作为整治工作的“主战场”,集中力量攻克环境卫生难题。针对背街小巷存在的垃圾堆积、杂物乱放等问题,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手持扫帚、铁锹等工具,对卫生死角进行“地毯式”排查和清理。同时,街道还联合相关部门,对违规广告牌、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还路于民,还空间于民。
文化路街道
连日来,文化路街道突出重点,细化目标、压实责任,推动辖区环境“出”新彩、“亮”新颜。
聚焦重点问题,落实精准整治。紧盯顽疾、综合施策,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以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商贸市场及周边区域为重点,针对存在的乱贴乱画、杂物乱放、违规搭建等问题开展集中治理,目前已清理乱堆乱放300余处、清除野广告5300余处。
整治巩固并举,长效洁净同行。全面落实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做到定人、定岗、定责,督导组每天到辖区居民小区、背街小巷、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进行“全覆盖”检查,建立台账,限期整改解决,全力保障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强化宣传引导,动员全民参与。加强环境整治宣传引导,构建“线上+线下”宣传体系,线下悬挂宣传条幅100余条,组织宣传车、扩音喇叭循环播放490余次,联动辖区单位、商户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通过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环保倡议等形式,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的热情,形成“主动参与、整治彻底、管护到位、长期保持”的良好局面。
来源:枣庄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