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朝的驿站制度在继承元朝旧制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完善。南宁地处左右江汇合处,朝廷对驿站的建设特别重视,通过设立驿站、急递铺,建立了一个以南宁为主的西南交通中心。与此同时,南宁还是安南贡道的必经之地。按照其功能,明朝广西的驿传机构可以分为驿站、递运所和铺舍3类。其
明朝的驿站制度在继承元朝旧制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完善。南宁地处左右江汇合处,朝廷对驿站的建设特别重视,通过设立驿站、急递铺,建立了一个以南宁为主的西南交通中心。与此同时,南宁还是安南贡道的必经之地。
按照其功能,明朝广西的驿传机构可以分为驿站、递运所和铺舍3类。其中今南宁所辖各地先后建立了21个驿站和数量不等的递运所和铺舍。
南宁府的府城水陆交通甲于粤西。明朝在此设有6个驿站、27个急递铺。其中,建武驿在府城西门外;黄范驿在府城南,往永淳县水路所经;施湴驿在府城东北;长山驿在城东北;大滩驿在城西,往新宁州、隆安县陆路所经;那龙驿在城西,往隆安县水路所经。在驿站之间设有铺,用来传递公文,又称急递铺,至少每十里置一铺,各铺设有铺兵。从南宁府城通宾州陆路上设有急递铺11个,南宁府城通往永淳县的陆路上设有6个铺,府城通往隆安县陆路沿途设有10个铺。
明朝横州境内设有2个驿站、11个急递铺。其中,州门驿在城西,乌蛮驿在城东乌蛮滩,往浔州府水路所经。在州城往东通贵县的陆路上设有3个急递铺,从州城通往永淳县的陆路上设有3个铺,州城通往灵山县的小路上设有2个铺,在州城通往宾州的小路上设有2个铺。
永淳县设有县门、火烟2个驿站,县门驿在县城南门外,火烟驿在县城东。此外,还设有5个急递铺。
隆安县境内有那造驿,洪武三年(1370)设,原隶宣化县,嘉靖十二年(1533),那造驿改隶隆安县。另外,在隆安县城通往府城的陆路上还设有9个急递铺。
宾州是连接南宁、柳州、思恩等地的交通要道,境内设有3个驿站。上林县思龙驿位于县境东部,是上林通往宾州、宣化县的交通枢纽。
思恩府境内设有水马驿、古陵驿、苏韦驿、荒田驿等驿站,上述四驿均为土驿。武缘县境内设有黄桐、白石、珠沙(朱砂)等三驿。以上三驿均洪武十八年(1385)设。
驿站、急递铺的设立,将南宁纳入了北通桂林和京师、西接桂西和云贵、南连交趾的交通网络。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