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位!冯玲荣获第50届南丁格尔奖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20:04 1

摘要:冯玲作为一名感染科副主任护师,从事传染性疾病防控护理35年,她坚持以“一滴水融入大海”的信念坚定守护生命,开创艾滋病护理多学科协作模式,推动艾滋病感染者器官移植工作。同时又甘做“融入大海的一滴水”,以深沉的关爱投身慈善传递温暖,以无私的奉献参与公共卫生应急救援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翼飞 丁燕飞 於鑫益

2025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第50届南丁格尔奖获奖者名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艾滋病临床指导培训中心护士冯玲入选,成为湖北首位获此殊荣者。

冯玲作为一名感染科副主任护师,从事传染性疾病防控护理35年,她坚持以“一滴水融入大海”的信念坚定守护生命,开创艾滋病护理多学科协作模式,推动艾滋病感染者器官移植工作。同时又甘做“融入大海的一滴水”,以深沉的关爱投身慈善传递温暖,以无私的奉献参与公共卫生应急救援,成为“南丁格尔”精神行走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冯玲

“悄悄话记录本”彰显温暖护理观

“来自河南乡村的年轻母亲吕某因为感染了传染病,郁郁寡欢,经常拒绝治疗。我想,我要经常找她聊聊天,让她加油……最近,吕妈妈的心情好多了,开始主动接受治疗。”厚厚的笔记本里,记满了冯玲写给患者的“悄悄话”。这背后,源于冯玲心心念念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消除恐惧的最好方式,就是提供关爱、普及科学。”冯玲将真诚和良善向患者传递,她的“温暖护理观”让无数一度失去生活勇气的艾滋病患者感受到尊严、重拾治疗信心,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周边的同事。“一名14岁HIV感染的晚期白血病患者对自己的姐姐说‘等我好了,咱们一起去上海迪士尼乐园呀’。一次交流中,姐姐向我们说起妹妹的愿望。可是,孩子的身体已虚弱得不能行走,如何让幼小的心灵不留遗憾?我想,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惊喜。”“我们决定和志愿者一起办一场角色扮演活动。”冯玲说,我们早早地将活动室布置好,等孩子做完治疗,护士们用轮椅把她推到活动室门口,给她戴上公主花冠。当孩子挥舞魔法棒时,门慢慢打开了,维尼熊、米老鼠、唐老鸭、跳跳虎出现了,与孩子牵手、拥抱。她笑得是那么纯真、满足。

2003年,冯玲团队倡议举办了我国首个儿童艾滋病研讨会。2008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设立“爱心助学金”,募集资金帮助因艾滋病失去至亲的孤儿及贫困艾滋病家庭的孩子就学。2013年起组织“快乐求知夏令营”,营员多来自农村艾滋病家庭。多年来,在慈善团体和爱心人士的关爱帮扶下,累计资助学费825万元,帮助学生1000余人次。迄今,已有160多人本科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有17名学生攻读硕博学位。2011年,冯玲团队与香港艾滋病基金会合作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制作的公益心理类音频节目《爱·生命》已播出84期,为人们带去“爱的福音”。2015年以来,冯玲和团队走访了湖北省内几十个县市,进行艾滋病科普宣传,指导3000多名疑难病患诊治。2018年,冯玲所在的艾培中心成为武汉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基地,开展艾滋病的社区宣传、同伴教育等志愿服务。

冯玲(左二)带领护理团队查房

胆大心细,34载呵护万余传染病患者

1999年,一次随团队前往艾滋病高发区、中国河南省上蔡县的实地考察,让冯玲意识到当时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对艾滋病人的误解。“患者胆怯的眼神、他者另眼的旁观……害怕是因为不了解,我们应该帮助患者做些改变。”团队将艾滋病患者接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治疗后,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教授与患者同吃同住,让冯玲受到极大震撼并勇敢地付诸行动:细致梳理艾滋病科普知识,给护士们做培训示范,第一个给患者打针换药,第一个帮患者洗头剪发。一位艾滋病患者因药物过敏出现全身皮肤和黏膜损害,上下嘴唇粘在一起,几天不能进食,试着张开嘴便鲜血直流。冯玲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和管床医生沟通后,我毫不犹豫穿上隔离衣、戴好防护面罩、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患者上下嘴唇分开。期间,尽管血溅到衣服和面罩,但我们没有停下。”冯玲说,得到精心护理,患者的嘴唇黏膜逐渐恢复光滑,能够顺畅进食,精神头也好了许多,很快就出院了。

救治很难,就再多想一些办法;护理很累,就再咬牙坚持一下。在冯玲的带动下,护士们渐渐打消恐惧,主动参与到对艾滋病患者的志愿服务中。工作中,擅于思考的冯玲认为,艾滋病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靠单一的专业力量难以解决复杂问题,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型护理模式刻不容缓。她频繁地跑不同科室,向专家请教设想的可能性,在国内较早地开创了艾滋病护理多学科协作模式,成立了HIV合并肿瘤、HIV合并重症感染、HIV合并肾病等多个协作小组,使不少复杂的护理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多年来,冯玲服务了1万余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她和同事们完成了数千例HIV感染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帮助数百名HIV阳性孕妇生育了健康宝宝。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成立器官移植中心后,冯玲又和移植专家探讨针对HIV感染者进行器官移植的可能性,于2020年成功为一名HIV合并尿毒症患者实施了肾脏移植手术,并建立起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护理流程和规范,填补了领域空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艾滋病患者取药受到影响,冯玲积极与多地疾控中心及治疗点沟通,制定艾滋病患者治疗服务方案,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

冯玲(左二)指导团队进行护理分析

大爱越山海,将专业和担当薪火相传

2003年,“非典”期间,冯玲主动请缨组建发热隔离病房,培训医护人员。2014年,冯玲跨越山海,加入中国援非医疗队赶赴阿尔及利亚开展医疗援助,凭借专业知识协助艾滋病职业和非职业暴露处理,为当地完善了艾滋病暴露处置指引等多项工作规范,受到两国好评。

冯玲是护士,也是老师。1996年,她开展了武汉大学护理系《传染病护理学》的课堂教学,多年来培养了7000多名护理学员,还指导了湖北省内多家医疗单位的进修护士和护士长。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她不仅注重技巧性培训,更注重引导学生的心灵成长,经常给学生们讲起医患暖闻,将南丁格尔的博爱、奉献理念贯穿始终,厚植学生们的职业精神。在她的影响下,有几位研究生专门选择了艾滋病作为研究对象,为国家艾防工作献力,有的学生也跟随她投身到艾滋病防治的公益事业中。她培养的学生胡慧还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作为感染专业护理学科带头人及艾滋病防治项目专家成员,冯玲非常注重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她将标准预防理念用于静脉治疗,建立湖北省首个安全输液病房。通过总结多年工作和学习经验,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流程,并在省内最早开始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培训。这一经验后来被其他省、市广泛借鉴,有效带动了地区职业防护水平的提升。任湖北省武汉市护理学会首届感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冯玲力促对新发传染病的认知及新型诊疗护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018年,冯玲所在的医院以艾滋病防治科普宣传为特色,成为首批中华护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为了能帮助更多人,冯玲建议医院成立了“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截至2024年11月,已有1000多人加入,既有来自不同科室的医生、护士,还有各行各业的爱心青年,志愿服务时长超过7600小时。

据了解,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表彰在护理事业中做出贡献人员的最高荣誉奖,今年共有来自17个国家的35名护理人员获奖,中国有7名优秀护理工作者获此殊荣。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