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预告降药价80%,搅乱全球医药股?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20:02 1

摘要:日韩的大药企也未能幸免。12日盘中,日本中外制药株式会社的股价一度下跌7.2%,创下一个月来最大跌幅;第一三共株式会社、武田制药株式会社股价下跌约5%,SK生物制药株式会社、Celltrion Inc.和三星生物制剂株式会社的股价均下跌超过3%。

创新药“出海概念股”的下跌,未必全然是受到特朗普“降价预告”的影响

文|《财经》记者 凌馨 辛颖

编辑|王小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让全球药企战栗。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宣布,当地时间5月12日将在白宫签署一项行政命令,美国将以全球最低价格购买药品。

特朗普表示,美国的处方药和药品的价格会几乎立即下降30%到80%,而全球其他国家的药价将上涨,以实现价格平衡。

截至北京时间5月12日收盘,和黄医药股价下跌超3%,康宁杰瑞制药跌超12%,百济神州跌超9%,迈威生物跌超10%,舒泰神跌超6%。

日韩的大药企也未能幸免。12日盘中,日本中外制药株式会社的股价一度下跌7.2%,创下一个月来最大跌幅;第一三共株式会社、武田制药株式会社股价下跌约5%,SK生物制药株式会社、Celltrion Inc.和三星生物制剂株式会社的股价均下跌超过3%。

有港股投资分析人士认为,创新药“出海概念股”的下跌,未必全然是受到特朗普“降价预告”的影响,也有可能是资金从创新药板块撤离,转而投向了更可能受益于中美关税谈判进展的其他板块。此前,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时,曾给予药品阶段性豁免,因此,医药股在前一轮税战中跌幅相对缓和。

“受影响更大的还是美国本土药企和跨国药企。”另一位医药投资人士对《财经》分析,无论特朗普这一次会做什么,但他多次对医药价格“喊话”,已经让跨国药企开始转变,除了在美兴建生产基地,“MNC(跨国企业)要在全球价格体系上动脑子了,biotech(创新生物药企)也要考虑在不同地区布局”。

谁将受影响最大?

特朗普发文后股价跌幅较大的中国创新药企,都是已经或被认为有潜在机会进入美国市场的。其中,百济神州是中资药企中,目前在美销售额最大的。

2024年,百济神州核心产品抗肿瘤药物泽布替尼在美国销售额达138.90亿元,占单品全球销售额约四分之三。泽布替尼是中国药企的首个“十亿美元分子”,即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药物,百济神州全年总营收一半以上来自这一单品。

美国市场给予创新药的定价空间较高,是泽布替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泽布替尼是百济神州研发的一款BTK抑制剂,2022年,该药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一项头对头试验中,无进展生存期(PFS)率为79.5%,优于强生伊布替尼的67.3%,被认为有成为“同类最佳(best in class)”的潜力。因此,其在美国的售价定为,30天疗程12935美元。这个价格,约为中国市场的16倍。

在美国,民众愿意为好的药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这鼓励了创新药企,并促进了制药行业的增长,然而也影响了药价,同一款药品在美国有时会比其他国家价格高出5倍—10倍。

特朗普不愿意让这个现状继续下去了。他的观点是,重提药价最惠国政策,即要求美国享有全球最低药价国家的同等价格待遇。

2020年,特朗普在其首个总统任期内提出“最惠国”试点计划,针对的就是没有低价仿制药竞争的新品,让其价格与法国和日本等药品价格低得多的国家保持一致。彼时,这一计划涉美国公共医疗保险Medicare支付的50种B部分药。政府估计,它将节省约860亿美元。

然而,这一计划被联邦法院驳回了。原因是政府没有正确执行规则、制定程序。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对《财经》分析,行政令虽然看上去影响很大,但美国法律禁止政府和药企直接谈判药价,而是通过其他代理机构间接谈判药价,政策实施效果就会受影响。

随着2022年民主党《减少通货膨胀法》的通过,形势起了变化。该法案赋予了医疗保险每年谈判少量药品价格的权力。但该方案严格控制参与谈判的药品数量,如2025年仅有15种药品将参与价格谈判。

曾于纽约市政府供职的医药人士孟八一认为,特朗普政府可以逼迫像Medicare那样使用便宜药,使得政府支付的总医疗费不会上升。但对整个市场来说,最终很可能是降下几个药的价格,大多数药品的价格还是不会下降。

今年以来,特朗普对美国的药价数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满,直言要降低药价、转移产业。然而,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全球市场复杂,实际效果可能低于预期。并且,此次行政令若未获国会支持,可能会再次面临诉讼风险。

特朗普政府也考虑对进口药品征收高关税。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这一行为可能会加剧某些药品(尤其是仿制药)的短缺,由于美国仿制药大部分都是从印度、爱尔兰等国进口,高关税最终会传导至美国仿制药价格的上升。

美国市场之外,是哪里?

“和美国比,欧洲不算特别好的医药市场。”一位从事医药研发、出口的企业高管告诉《财经》。

据公开信息,泽布替尼在欧洲的定价约为 12750 欧元(约合人民币 10 万元),价格略高于美国。2024年,泽布替尼在欧洲的销售额为25.64亿元,占全球总销售额约13.60%,其七成以上的销售额来自美国市场。

从事细胞治疗的传奇生物,其抗肿瘤药物CAR-T产品西达基奥仑赛,在美国上市后的定价为46.5万美元/针。虽然该公司尚未披露其在国内的定价,但可以参考国内已经获批上市的其余五款CAR-T产品,它们的定价范围在99.9万元到129万元不等,大约是西达基奥仑赛在美国售价的三分之一。

传奇生物合作企业强生在2024年业绩中提到,西达基奥仑赛全年销售额达9.63亿美元,距“十亿美元分子”一步之遥。

此外,君实生物研发的PD-1、和黄医药研发的呋喹替尼,在美国的定价也都是在中国售价的数十倍。

从经济发达程度看,欧洲市场是块大蛋糕,并且有着审批便利性,一旦在一个国家获批,可以通过快速流程在三个月内复制到欧盟其他国家。

但是,中国和美国都是统一的大市场,欧洲不是。

前述药企高管介绍,“欧洲每个国家的医保政策不同、销售方式不同、区域有实力的合作商不同,就连说明书的要求都不一样。”因此,进入欧洲市场,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也需要比开拓美国市场更多的耐心。

尽管如此,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发达国家,仍然是中国药企在美国之外的较好选择,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一带一路”上的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

“新加坡的好处是,它不只是本国市场,东南亚的有钱人会去求医。”前述药企高管称,沙特也同样具有辐射整个中东地区的特点,“它们虽然经济水平没那么高,但人口基数在那里”。

在关税战之前,中国药企已经寻找在欧美之外的市场,有些还赚到了钱。

2024年,复宏汉霖在亚太区(不包括中国大陆收获)2.37亿美元,仅次于北美,超过了欧洲的1.01亿元。2023年末,复宏汉霖的抗癌药物PD-1单抗药斯鲁利单抗在印尼获批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成为首个进入东南亚市场的中国产PD-1。复宏汉霖采取的模式是与当地制药龙头企业合作,继而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开发和商业化。

不过,整体看,中国药企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海外市场,挣的都是小钱。因此,药企出海下一步该怎么落子,还有待观察。

来源:财经杂志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