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语音通话功能,支付宝或是想要再战社交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20:27 1

摘要:近日,支付宝App正式上线语音通话功能,支持互为好友的用户发起一对一语音通话。目前用户将App升级至最新版本后,在好友主页或点击聊天界面聊天框右侧的“+”,即可找到、并体验这一功能。

近日,支付宝App正式上线语音通话功能,支持互为好友的用户发起一对一语音通话。目前用户将App升级至最新版本后,在好友主页或点击聊天界面聊天框右侧的“+”,即可找到、并体验这一功能。

据了解,支付宝语音通话功能支持开关麦克风、扬声器,并可实现小窗模式。同时支付宝方面透露,该功能具有安全、真实、隐私等特性。

以安全为例,该功能会在用户昵称下方直接显示对方的真实姓名。如用户担心隐私问题,也可以在隐私设置中选择不向好友公开真实姓名,届时通话中将仍展示用户昵称及账户“已实名”的状态标识。

虽然支付宝打出的口号是“用语音通话,资金往来更安全”,但由于语音通话已是社交场景的“标配”,所以在强化用户交易安全之外,布局社交赛道或许也是支付宝此举的目的所在。而他们对于社交赛道的意图,则由来已久。

其实早在2016年,支付宝就曾涉足社交领域,推出可依据人群及兴趣划分社区的“圈子”功能。随后在2024年年初,支付宝又“盯上”了兴趣社交,开始内测“兴趣社区”功能。此外基于蚂蚁森林、蚂蚁庄园等产品,支付宝也为用户提供了“偷好友能量”、“投喂好友小鸡”等具有游戏性质的互动方式。

支付宝之所以在社交领域多次进行探索,显然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时长,进而探索商业化的可能、提高流量变现效率。毕竟支付工具属性在带来庞大用户规模的同时,也导致其用户停留时间短、打开目的单一。

根据QuestMobile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日活跃用户大于5000万的App中,支付宝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仅7.8分钟、几乎垫底,这也意味着流量难以进行转化。

另一方面,为自身增添社交属性,也可以视为支付宝为对抗微信支付而进行的防御性布局。在艾媒咨询发布的相关数据中显示,2024年中国用户常用的手机支付平台中,微信支付、支付宝位列前二,占比依次为84.11%、83.66%,其中微信支付略胜一筹。

更为重要的是,自2024年9月淘宝宣布全面接入微信支付,标志着国内互联网行业长期存在的支付壁垒正在逐步瓦解,迎来了历史性的互联互通时刻。对于微信支付而言,作为流量的掌控者,淘宝这一国民级电商平台的接入,无疑为其移动支付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同时这也代表支付宝在淘系订单中的占比,可能会出现下降。

论及微信支付最大的优势,自然是其凭借与微信的紧密结合,天生就坐拥社交属性,从而能够在消费领域形成强大的用户惯性壁垒。这也是微信支付当年能凭借“微信红包”上演“偷袭珍珠港”,一举扭转市场格局的关键所在。

总而言之,在金融与社交的交叉点,支付宝能否找到一条差异化的增长路径,或将决定其下一个十年的生态高度。

当然,由于过去十余年间,支付宝始终在强化自己的工具属性,所以在踏入社交赛道时,此前建立的用户心智反而就成为了桎梏。再加上支付是一个相对敏感的场景、与钱有着过于紧密的联系,所以就导致在许多用户看来,打开支付宝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相比一众竞争对手,微信在社交领域的地位可谓是遥遥领先,所以支付宝的社交探索至今并不顺畅。

不过这一次,支付宝似乎想尝试一些不同的思路。从展示实名、不支持变声、不存储通话内容等特征来看,支付宝并非是借助语音通话功能直接对标微信的通用社交属性,而是想聚焦于支付场景的信任增强。用户在转账前可以通过语音确认对方身份,避免因昵称混淆或账号盗用所导致的资金风险。而不存储通话内容、无变声等设计既符合金融产品的合规要求,又强化了用户对支付宝安全心智的认知。

更为重要的是,支付宝此前的“圈子”、“兴趣社区”等尝试,与自身的金融属性并无交集,且入口分散,从而导致用户兴趣缺缺。此次上线语音通话功能,支付宝则或是试图借助安全之名,将沟通行为嵌入支付流程,从而减少用户的抵触心理,并试图让社交需求自然生长于用户的高频操作中,一如抖音基于短视频业务将触角伸向四面八方那样。

不过社交与金融双线发展在有望为支付宝带来突破的同时,随之也势必会有更多挑战。所以对于支付宝方面而言,安全不仅仅是卖点、更是底线,如何将安全落在实处是其与生俱来,也无法割舍的一个命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三易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