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17个月,幼崽只活了一星期,曾让全世界心碎的她再度丧女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20:35 1

摘要:每当小鲸从她的头顶上滑落时,她就会潜入水中,在海浪卷走小鲸之前把她拾起来。小鲸重达一百多公斤,所以每一次的下潜和抬举都极为耗费体力。在这期间,她几乎无法进食。就这样,她反复打捞死去的女儿,把她留在身边游了至少11天。

2025年的新年第一天,在美国靠近西雅图的皮吉特湾(Puget Sound),人们发现一位虎鲸妈妈的头上顶着一头死去的小鲸。

每当小鲸从她的头顶上滑落时,她就会潜入水中,在海浪卷走小鲸之前把她拾起来。小鲸重达一百多公斤,所以每一次的下潜和抬举都极为耗费体力。在这期间,她几乎无法进食。就这样,她反复打捞死去的女儿,把她留在身边游了至少11天

虎鲸妈妈头顶死去的小鲸|AP news

更令人心碎的是,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失去孩子了。

2018年,她驮着夭折的女儿游了1600公里,游遍了美国加拿大交界的萨利希海(Salish Sea)。当时整整17天的哀悼,让全世界都为她难过。没想到,几年之后,她再度经历丧女之痛。

新年丧女

这位虎鲸妈妈名叫Tahlequah,也被称为J35,于1998年出生。去年12月下旬,Tahlequah生下了一头雌性小鲸J61。研究人员很快怀疑小鲸有健康问题,但这已经是Tahlequah的第四个孩子,他们希望她丰富的抚育幼崽的经验能帮助J61渡过难关。

然而好景不长,在圣诞节前夜,小鲸看起来昏昏欲睡,总是被妈妈推着走。到了12月31日,研究人员确认小鲸已经死亡——她大约只活了一个星期。虎鲸的怀孕期很长,通常长达15~18个月。女儿去世后,Tahlequah不愿放手,背着小鲸的尸体游了11天。

Tahlequah和幼崽J61|Center for Whale Research

鲸类研究中心(Center for Whale Research)的研究人员说,在J61去世后,Tahlequah所在家族的其它虎鲸,包括她的姐姐,都一直陪在她身边。研究人员无法确认J61死亡的原因,只能猜测可能与早产有关。研究人员更担心Tahlequah的状况——一直抱着孩子会让她无法觅食,变得更虚弱,而再度丧女的悲痛,更可能影响她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J61之前,Tahlequah有过三个孩子。

几年前,她怀第二个孩子时,怀了17个月。这是她的第一个女儿,但诞下幼崽仅仅半个小时后,女儿就夭折了。她带着已故的幼崽在水域里打转。背到第7天时,为了让悲痛的Tahlequah得到休息,家族里其它虎鲸帮助她轮流托举幼鲸的尸体。第9天,幼崽的尸体已经出现腐烂的迹象,越来越难顶在头上,但Tahlequah一直不愿放弃。直到第17天,Tahlequah终于选择放手,重新回归家族。

Tahlequah抱着死去的第一个女儿,之后却还要再失去一个女儿|Center for Whale Research

一般来说,鲸豚类会背着死去的孩子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但Tahlequah却背了孩子尸体长达17天。这场漫长的告别,不仅让全世界关注虎鲸的人都为之动容,更让研究人员担心Tahlequah的身心健康。

好在,她最终挺过了那次灾难,并在之后又诞下了一个儿子并且成功抚育长大。没想到,在第四个孩子降临时,悲剧再度重演。

“毁灭性”的打击

Tahlequah属于南方居留型虎鲸。南方居留型虎鲸是北美太平洋沿岸的一个特定生态群体,“居留”意味着它们具有固定的海域。它们主要栖息在美国华盛顿州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省附近的萨利希海,大多数时间都在这片海域活动。

南方居留型虎鲸由三大群体组成,分别是J Pod, K pod和L pod,通常是母系社会。这些群体有自己的方言,当不同群体在海上相遇时,甚至有独特的问候仪式进行友好社交。

南方居留虎鲸一起捕猎|NOAA

目前,南方居留虎鲸的种群情况堪忧。在2005年,根据《濒危物种保护法》,南方居留虎鲸被美国列为濒危等级。

肯·巴尔科姆(Ken Balcomb)是鲸类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他的团队从1976年首次开始监测南方居留虎鲸。当时约有50头虎鲸被捕捞带走,成为海洋公园里的景点,野外种群只剩下70只左右。大约20年后,在联邦保护下,南方居留虎鲸种群数量达到了100头左右的峰值,然后又开始下降。加拿大联邦多个机构联合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南方居留虎鲸种群数量目前已减少至73头,其中具备繁殖能力的雌性只剩23头

J61的突然死亡让鲸类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深感悲痛,他们写道:“对于这个濒危的种群而言,任何一头幼崽的死亡都是巨大的损失,而J61的去世尤为令人痛心。不仅因为她是一头雌性——未来本可能延续家族谱系,更因为她的母亲J35,已经失去了记录在案的四胎中的两胎幼崽,而且全是雌性。”

50年后它们还会存在吗?

目前,南方居留虎鲸种群主要面临三大威胁:食物减少、噪音和污染物。其中,食物减少是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的最直接原因

它们最爱吃大鳞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tshawytscha)。这种鱼又被称为帝王鲑,体形较大、能量密度高。

大鳞大马哈鱼|Wikipedia

然而在过去数十年,因为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鳞大马哈鱼的种群数量持续下降。虎鲸不仅食物减少,还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能量觅食,这降低了它们的体脂率和妊娠成功率,也让幼鲸更难存活。2017年发表在Plos On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2008年至2014年期间,超过三分之二的南方居留虎鲸怀孕后最终流产。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长期监测数据,出生的幼崽只有约一半能活到成年

第二个威胁是噪音。作为群居和依赖声波导航的动物,南方居留虎鲸对水下环境的噪音比较敏感。因为商业航运、捕鱼船等船只活动密集,虎鲸核心栖息地的噪音水平显著上升。噪音干扰了虎鲸通过回声定位系统进行觅食、导航和交流的过程,让它们更难找到食物或和族群保持联系。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华盛顿州一项新法规要求:船只在华盛顿水域航行时,必须始终与南方居留型虎鲸保持1000码(约914米)以上距离,从而为虎鲸的觅食、交流与休息提供所需空间。

另一个多方合作项目Quiet Sound(安静海洋计划)鼓励大型商船自愿减速从而达到减少水域噪音的目的。这个计划一般从10月开始,次年1月结束,这个时期正值大鳞大马哈鱼等鲑鱼开始洄游,南方居留虎鲸会追着鲑鱼涌入皮吉特湾。减少噪音有助于虎鲸在这个觅食的关键时期更有效地捕食和互相交流。从2023年10月到2024年1月,有71%的船只减缓了过境速度,让该水域的水下噪音强度降低了50%

商船自愿减速的区域|NOAA

第三个威胁是有毒污染物。南方居留虎鲸长期暴露在包括多氯联苯 (PCB) 和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等有毒污染物中。研究发现,大多数南方居留虎鲸体内这些污染物含量较高,可能导致虎鲸面临免疫系统受损、生殖障碍和激素干扰的风险,对它们的长期健康和繁殖能力构成严重威胁。

未来我们还能见到南方居留虎鲸吗?巴尔科姆表示,一旦虎鲸停止繁殖,它们或许还能在这片海域游上50年,但没有新的幼崽,它们将会功能性灭绝。

在确认J61死亡的同时,鲸类研究中心还宣布了J Pod里另一位新生儿J62的诞生,目前情况很好。新生儿的诞生仍是南方居留虎鲸种群的一线希望。

而对于Tahlequah来说,这头27岁的年轻虎鲸,在短短7年内经历了两次真实的刻骨铭心的丧女之痛。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她是如何与命运的残忍和解,要花多久才能抚平内心的伤痛。但至少,当人类愿意做出改变,愿意为了海洋环境而减少航运噪音、治理污染物、关心环境与气候,或许在未来,Tahlequah和她的同伴们便不需要再经历如此多的痛苦。

哀悼结束后,1月10日,人们发现Tahlequah和她的家人一起在华盛顿州圣胡安岛附近的哈罗海峡一同游动,然后继续向西,朝着大海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5/jan/02/orca-whale-tahlequah-calf-grief

[2]https://www.seattletimes.com/seattle-news/climate-lab/mother-orca-tahlequah-still-carries-dead-calf-after-11-days/

[3]https://people.com/orca-whale-mom-still-carrying-dead-calf-after-11-days-8773627

[4]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0/sep/07/tahlequah-the-orca-famous-for-carrying-her-dead-calf-for-17-days-gives-birth-again

[5] https://www.fisheries.noaa.gov/feature-story/southern-resident-killer-whale-calf-dies-days-after-birth-second-newborn-appears

[6] https://www.nytimes.com/2018/07/27/science/grieving-orca-dead-calf.html

[7] Ross, P. S., Ellis, G. M., Ikonomou, M. G., Barrett-Lennard, L. G., & Addison, R. F. (2000). High PCB concentrations in free-ranging Pacific killer whales, Orcinus orca: effects of age, sex and dietary preference.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40(6), 504-515.

[8] https://www.endangered.org/campaigns/southern-resident-orcas/

[9] https://www.fisheries.noaa.gov/feature-story/quiet-sounds-voluntary-ship-slowdown-reduces-underwater-noise-reaching-killer-whales?utm_source=chatgpt.com

作者:黄线狭鳕

编辑:麦麦

题图来源:Center for Whale Research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来源:果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