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丰田纺织,在“传承与变革”中应对新挑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20:39 1

摘要:作为丰田汽车集团的核心供应商之一,以纺织机械起家的丰田纺织已有107年的悠久历史。近年来,面对产业变革,丰田纺织已经逐步转型为汽车座椅和内饰系统的企业,并试图在智电大潮中重新定位自己。以2025上海车展为例,丰田纺织就展示了面向2030年的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作为丰田汽车集团的核心供应商之一,以纺织机械起家的丰田纺织已有107年的悠久历史。近年来,面对产业变革,丰田纺织已经逐步转型为汽车座椅和内饰系统的企业,并试图在智电大潮中重新定位自己。以2025上海车展为例,丰田纺织就展示了面向2030年的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包括概念座舱、智能技术及环保产品等。

在与《汽车观察》的交流中,丰田纺织(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庄志强博士坦言,丰田纺织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在“坚守制造的本质”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变化”,坚持“传承与变革”双轨并行,已经成为了丰田纺织的核心策略。

丰田纺织(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庄志强博士

以座舱为核心寻求突围

“丰田纺织在中国市场受到的压力较大,因为中国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速度远超其他地区。”面对这一趋势,庄志强介绍,丰田纺织选择加速转型,与科技公司跨界合作探索智能座舱的未来形态。

“无界愈境(reSpire)”是丰田纺织的参展主题,这一概念由“rest(休憩)”和“inspire(启发)”融合而成,旨在打造一个“身心得到疗愈的移动出行空间”。对此,庄志强表示:“我们希望未来的座舱不仅能满足出行需求,还能成为用户放松和激发灵感的场所。”

车展首发的MX OASIS 2030移动出行空间智能座舱,以“像自家客厅一样舒适自在的空间”为理念,旨在重新定义车内空间价值。对于这款产品,庄志强介绍:“我们不再将车内空间视为单纯的移动工具,而是将其视为生活场景的延伸。”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丰田纺织与联想集团、东超科技、中科创达等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开发了姿态联动显示屏、空中显示系统、健康监测技术等创新功能,这些细节设计体现了“无界愈境”的匠心。

除了智能座舱,丰田纺织还展出了多款面向不同场景的座椅产品,包括雷克萨斯LM的行政座椅、丰田赛那的宽适座椅、专为红旗打造的中式豪华座椅,以及面向机场休息室、4S店以及写字楼等场景的Qualia Pod质享舱。“我们在乘用车座椅上的经验,完全可以复制到航空领域,这也是我们未来业务拓展的方向之一。”庄志强称。

除了智能化与舒适,环保也成为了丰田纺织应对变革的重要关键词。2025上海车展,丰田纺织展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相关部件,而早在2000年,丰田纺织就开始将兼具轻量化与环保特性的洋麻应用于汽车内饰上。“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内饰材料的100%天然化,但这需要技术突破和市场接受度的提升。”庄志强称。

在“内卷”中坚持品质的底线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配置战、智能化竞赛让整个行业陷入“内卷”状态。对此,庄志强表示:“研发周期越来越短,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但我们仍然坚持制造品质,这是我们不变的底线。”

庄志强指出,丰田纺织的精益生产体系曾是行业标杆,但在新能源时代,传统制造企业需要更快地适应变化。“原来一款车的开发周期可能是3~5年,现在国内一些新势力车企要求1年甚至更短,这对供应链是极大的挑战。”

谈及此,庄志强强调了“系统供应商”模式的重要性。“日系供应链的特点是主机厂与供应商深度绑定,从开发初期就介入,这样可以避免后期出现工艺问题。”

庄志强认为,良好的整零关系应该是主机厂充分信任供应商,而不是单纯依靠价格竞争。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新能源车企更倾向于自主掌控核心技术,甚至自建供应链。对此,庄志强表示:“我们仍然相信专业分工的价值,但必须适应新的游戏规则。”他透露,丰田纺织正在积极拓展非丰田系客户,以降低对单一品牌的依赖。

与此同时,庄志强透露,丰田纺织正在组建自己的软件团队。“日本总部对软件团队的投入很积极,但与中国市场的需求相比,进展相对保守。”他坦言,如何在传统制造与软件研发之间找到平衡,是丰田纺织未来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正如庄志强所言:“在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坚持和创新同样重要。”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中,丰田纺织既坚守精益制造的传统优势,又积极开拓跨界合作,希望以务实与远见在传统制造与创新科技之间寻找平衡点。

来源:汽车观察A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