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柬“金龙2025”联合军演一开场就带着浓重的科技味儿。071型两栖舰长白山号甲板上堆满轮式战车和无人机,最扎眼的是那群背着步枪的机器狗——33磅的负责侦察,100磅的能扛QBZ-95突击步枪打巷战,据说还有带反坦克导弹的重装型号。这哪是传统意义上的联合训练?
中柬“金龙2025”联合军演一开场就带着浓重的科技味儿。071型两栖舰长白山号甲板上堆满轮式战车和无人机,最扎眼的是那群背着步枪的机器狗——33磅的负责侦察,100磅的能扛QBZ-95突击步枪打巷战,据说还有带反坦克导弹的重装型号。这哪是传统意义上的联合训练?
当柬埔寨磅清扬省的靶场响起直-20直升机的轰鸣时,北京和金边的算盘其实很清晰:用技术代差碾压地区对手,顺便给南海围观者划条红线。
(图1)
仔细拆解参演装备清单就能发现玄机。中方派出的845人队伍里藏着整个智能化作战链条:无人机负责战场直播,机器狗(图1)充当先锋敢死队,外科机器人蹲在后方搞战地急救。
这种配置根本不是针对柬埔寨那些连年经费不足的皇家空军,而是冲着南海复杂战场环境去的。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演习选址——西哈努克省外海正是中柬联合翻新的里姆海军基地辐射范围,这里距离马六甲海峡的直线距离,恰好是解放军远洋舰队梦寐以求的中间补给站。当中国海军陆战队在柬埔寨海岸演练两栖登陆时,越南和菲律宾的雷达站怕是早就屏住了呼吸。
柬埔寨这次押注堪称孤注一掷。1311名官兵全体出动,相当于其精锐部队的1/5,连压箱底的T-55坦克都拉出来陪练。
金边皇家大学的学者说得直白:这是把国家安全绑上中国战车的投名状。要知道去年柬埔寨刚取消与美国“吴哥哨兵”军演,转头就和中国搞起三十年来最大规模联合行动。
这种急转弯背后是经济账本的血淋淋现实——中国占柬埔寨外资的43%,西哈努克港七成集装箱来自中国航线。当洪森首相看着中国援建的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时,所谓“军事中立”早就成了奢侈品。
(图2)
但真正的火药味藏在技术细节里。
那些在央视镜头前卖萌的机器狗,实战中能顶着机枪火力为后续部队标定雷区;直-20直升机在演习手册里写的是医疗后送,但换个挂架就能变成特战渗透的利器。
更微妙的是里姆基地的升级方案:300米码头足够停靠071型两栖攻击舰(图2),机库规格完全适配歼-16战机。
五角大楼去年那份报告没瞎猜——这里确实具备成为解放军印度洋前哨的硬件条件。难怪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最近突然加强巴拉望岛巡逻,越南则加速向日本采购巡逻艇,大家都闻到了南海权力天平晃动的嘎吱声。
西方媒体总爱把这类军演描绘成“中国扩张野心”,却故意忽略一个关键事实:东盟国家军费总和还不到中国的1/3。当菲律宾用二手美国巡逻艇硬刚中国海警时,柬埔寨选择用军事合作换基建投资其实是小国的生存智慧。
只不过这种交易正在改变游戏规则——以前大国争夺东南亚靠的是外交支票本,现在解放军直接搬来整个未来战争样板间。那些在演习中测试的无人系统,很可能明年就会出现在仁爱礁的对峙现场,这才是让华盛顿真正失眠的原因。
(图3)
然而,中国展示的不仅是枪炮,更是一套完整的地区安全打包方案:从反恐培训到港口建设,从5G网络到智能武器系统。
当美国还在纠结是否该为柬埔寨取消军演制裁时,北京已经用无人机生产线和跨境电商把东南亚国家拽进自己的生态圈。现在连柬埔寨宪兵都在学习用中国APP指挥调度,这种渗透可比航母巡航深刻得多。
“金龙”系列演习从2016年象征性的几百人规模,膨胀到现在动用战略投送力量的联合作战,恰似中柬关系的微缩纪录片。
当西方盯着机器狗和导弹发射车大惊小怪时,真正改变地区格局的其实是长白山号货舱里那些不起眼的工程装备——能在一周内搭建野战医院的模块化单元,可以净化海水的移动式工厂,这些才是中国军事外交的终极武器。
当演习部队在柬埔寨海岸线演练人道救援时,越南和泰国军官或许该想起2018年中国军队在湄公河次区域救灾(图3)中的表现。毕竟,在东南亚,枪炮打开的门需要用推土机和医疗包才能守得住。
来源:星环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