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周郸宁淮河支流蜿蜒而过,裹挟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润泽一片片金浪翻滚的麦田。河南省信阳市息县,这片被当地人称为“弱麦之乡”的土地上,一粒小麦的旅程远比想象中走得更远———它可能被茅台酒厂选中,在赤水河畔化作一滴醇香酱酒;也可能穿越全自动生产线,成为美味的糕点,
记者周郸宁淮河支流蜿蜒而过,裹挟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润泽一片片金浪翻滚的麦田。河南省信阳市息县,这片被当地人称为“弱麦之乡”的土地上,一粒小麦的旅程远比想象中走得更远———它可能被茅台酒厂选中,在赤水河畔化作一滴醇香酱酒;也可能穿越全自动生产线,成为美味的糕点,摆上北上广超市的货架;又或是在氮气低温仓中沉睡,等待科技赋予它更高的身价。
数十台物联网传感器如同沉默的哨兵,将万亩麦田的呼吸数据实时传向云端。数千公里外,茅台集团的品控报告上,“息县弱筋小麦”多年蝉联优质评级。从淮河平原到茅台酒窖,这条横跨千里的“黄金供应链”,正被一家县域粮企———息县宏升粮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悄然撬动。
7700平方米科研楼,生产车间年处理小麦10万吨以上;拥有年产3.6万吨挂面生产线,标准化粮仓35座,仓容24万吨,茅台酒粮专储浅圆仓4座,仓容2.4万吨,现代化日烘干能力1600吨的粮食烘干设施;公司及其子公司在信阳市息县项店镇建立了有机弱筋小麦种植基地10万亩(流转种植6万亩),50万亩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已获得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
这组耀眼的数字,是日前粮油市场报记者在息县宏升粮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获悉的。这家从事粮食收储和初级面制品生产的县域小厂于2005年创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宏升公司何以脱颖而出?
鲜为外界所知,弱筋小麦是酿造白酒的核心原料之一。信阳虽不是河南小麦主产区,但其地处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地理环境与生态气候适宜弱筋小麦生长,又可大规模连片种植,种植弱筋小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走进位于息县项店镇的智慧农谷,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着万亩麦田的温湿度,电子大屏上跳动着土壤墒情与虫情预警数据。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们从基因测序到田间管理,全程数字化。”
信阳市弱筋小麦协会会长、息县宏升粮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潘道荣在实验室里展示了另一组数据:每年研发投入超千万元,联合河南农大、信阳农林学院等科研院所,累计申报专利25项,其中“适于小麦制粉厂的集中清理系统”“含葛根粉的挂面制备方法”等专利技术,将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科技赋能不仅停留在实验室。自建3000亩小麦品种繁育基地,和市农科院合作开展小麦育种,历经8年,成功培育两个国审小麦新品种“信麦163”“信麦129”,已经大面积推广种植。
为提升酿酒弱筋小麦核心竞争力,2021年开始公司承担了河南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酿酒弱筋小麦重大科技专项,投入科研资金1100万元,引进小麦品种50多个、自育品种筛选品系68个、品种种质资源材料创新参试材料187份、新品种示范与展示试验品种15个。
“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这句古老的谚语生动描绘了息县农业的繁荣景象。弱筋小麦作为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广泛,年产量可观。
近年来,宏升公司提速切入消费品市场,创新研发出酸汤面叶、方便型烩面、“息县坡”有机稻米、饺子专用粉、饼干专用粉、面包专用粉等系列产品。但在同业中,它更出色的身份是“头部酒粮供应商”。如茅台系列白酒里,有相当比例的小麦就来自该公司输送的弱筋小麦。
通过与白酒企业的紧密合作,确保了10万亩小麦得以高效供给,为白酒产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来源。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息县弱筋小麦的知名度,更推动了整个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
在宏升公司,设有省级“酿酒专用弱筋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小麦品种繁育基地,自营土地主要种植弱筋小麦,专供茅台酒厂。自2017年开始,对所有自营耕地进行有机培育,于2019年全部通过有机认证,当年成功中标“全国茅台酒用有机小麦供应商”,成为茅台集团全国有机小麦十家供应商之一。自2021年以来,连续4年被茅台集团授予原料类全国唯一“优秀供应合作伙伴”,所供小麦占茅台酒厂小麦原料的15%。
“一二三产融合是企业突围的密码。”潘道荣站在智慧农谷沙盘前,描绘着产业链蓝图: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的综合基地,集种植示范、农技培训、仓储物流于一体,年服务农户超10万人次。
公司董事长潘道荣,也是河南省人大代表,宏升公司又是信阳市人大工作联系点。“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下基层,聊民意,解民忧,是潘道荣践行使命担当的具体实践。作为市人大工作联系点,公司坚持在加压中奋进、在实干中兴业,力争把信阳的弱筋小麦产业做得更好,把优质绿色产业链拉得更长。
在宏升粮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弱筋小麦产业园“5G+智慧农业”数字化平台上,现代物联网技术实时传递着作物生长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深度分析海量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种田不再凭经验,如今只需手指轻点,施肥、灌溉、喷药便能快速完成,科学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也让农民的笑容更甜、荷包更鼓。
“粮食企业是民生压舱石,关键时刻必须顶得上!”潘道荣介绍说,他们始终践行共创共享理念,坚持反哺惠农、产业兴农,已在项店镇13个村,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5万元,帮助3300多个农户每户平均增收超过2000元,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795人;并开展多种社会捐助活动,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牵头成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串联25家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户均年增收3161元。2023年,公司通过“股田制”带动212户农民变身“产业股东”,土地流转规模突破10万亩,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服务”的闭环生态。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费供种服务、免费农技服务、免费购买农业保险,以及按成本价提供农资、一喷三防、粮食烘干等社会化服务;按高出市场价0.05元/斤的标准敞开收购弱筋小麦。
从淮河畔的弱筋麦田,到茅台酒厂的酿酒车间,一粒小麦的“蝶变之旅”,映射着宏升公司“科技筑基、三链融通、责任扎根”的奋进哲学。站在智慧农谷的观景台远眺,潘道荣目光灼灼:“我们要把‘中国弱麦之都’的招牌擦得更亮,让每一粒麦子都带着中原粮企的匠心,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续写传奇!”
来源:粮油市场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