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内,59名通过笔试的推荐生候选人正在接受一场穿越时空的考验——在40分钟内复原古代抛射机。考场内,墨家机关术的智慧与现代少年的创新思维,迸发出璀璨的火花。
新黄河记者:史春勇
5月12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内,59名通过笔试的推荐生候选人正在接受一场穿越时空的考验——在40分钟内复原古代抛射机。考场内,墨家机关术的智慧与现代少年的创新思维,迸发出璀璨的火花。
今年,山东师大附中共计划招收推荐生29人,最终有670多名考生报名参加笔试。依据5月11日上午笔试成绩,按照1:2的比例,确定59名(同分并列)同学通过笔试,进入能力考查与面试阶段。
古技新解,学生现场制作“抛石机”
每年,山东师大附中推荐生测试都非常重视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今年的推荐生考题再上新,题目为“制作抛射机”,重点考查学生科学性和创新性。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位考生都领取到了一个材料袋,袋里包括雪糕棒10支、橡皮筋20根、勺子1把、乒乓球一个。 测试时间共计40分钟,包括学生思考、制作、试射、发射、监考老师打分,要求学生利用杠杆原理,用材料包制作“抛射机”,利用橡皮筋的弹性提供动力,把乒乓球发射出去。评分考核点在于考生操作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艺术性、完成度、抛射高度或距离。
根据考试规则,为了不影响其他考生,前25分钟不允许试射,35分钟要完成制作。制作过程不允许交头接耳、旁窥,受其他考生影响更改方案的将被扣分。
这场以“古技新解”为内核的能力测试,由山东师大附中物理教研组组长郭福强精心设计。“考题的创意来自中国古代的抛石机,这种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人力提供动力把石弹发射出去。我们不仅考察杠杆原理、抛物线计算等物理知识,更期待看到传统工匠精神与现代工程思维的融合。”郭福强介绍。
新颖有挑战,学生完成度超老师预期
考场内,学生们化身“少年鲁班”,将典籍中的“抛石机”转化为立体模型,从图纸解析到材料切割,再到结构调试,全程展现出强大的思维敏捷性,这种临场应变能力和动手效率远超老师预期。
“好几位同学表现得都超出我的预料,有些孩子做得不仅完成度好,还很美观,稳定性和灵活度等方面都非常不错。”郭福强表示,测试过程中,考生们不受限于提供的材料包,展示出了令人惊喜的创造力,而这种动手能力和灵活度,也是山师附中此次推荐生选拔的重要标准。
郭福强介绍,抛石机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绳索拴住放石弹的弹兜,另一端系以多条炮索让人一起拉拽,多人一同拉下炮梢一边的炮索,抛射另一边弹兜里的石弹。此次考核则构建了“三维能力评价体系”:技术维度考察机械结构理解与材料应用,思维维度检验问题拆解与创新能力,人文维度则通过器物美学呈现文化理解。
记者了解到,山师附中的推荐生笔试考查科目为数学、物理、化学,侧重选拔理科思维学生,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动手能力。
“试题‘看似简单’,实际上不仅考验动手能力,还有物理知识,对自己来说是个挑战。”一位考生告诉记者,每一年山东师大附中的科学素养能力测试试题很新颖,今年体验后感觉确实挺有挑战性。
摄影:黄中明 校对:高新 编辑:刘玉红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